用60分钟,与毕淑敏一起环游世界

用60分钟,与毕淑敏一起环游世界

我们天生是需要去旅行的。感受过全世界的大美,才会珍惜当下。

——毕淑敏


对毕淑敏而言,旅行早已经成为了她生活与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用60分钟,与毕淑敏一起环游世界


从《非洲三万里》、《美洲小宇宙》,再到《破冰北极点》、《南极之南》……


我们跟着毕淑敏的文字见证了她的史诗之旅,更透过这些佳作眺望到了那些遥不可及的远方。

8月6 日 19:00,我们邀请到了国家一级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毕淑敏做客“博集Live”,一起聊聊自己对于旅行的那些感悟,一同去看看那些遥不可及的远方。


用60分钟,与毕淑敏一起环游世界

如不能正常进群,可添加wx:bookuu6,申请进群


用60分钟,与毕淑敏一起环游世界

多年来,毕淑敏为自己安排的旅行路线,每每都带些惊险的色彩。

62岁那年,她在非洲和旅行社讲条件,旅行社希望她乖乖待在酒店享用美酒,或是和队友结伴去看看动物,而她希望进入非洲最大的贫民窟索韦托做田野调查。


协商的结果是她签下一份合约:进入索韦托后是生是死,一切后果自负,旅行社概不负责。

用60分钟,与毕淑敏一起环游世界


63岁那年,毕淑敏一头扎进热带雨林,一边拍摄古玛雅人建造的太阳金字塔和亡灵大道,一边细细体味神秘的玛雅文明。


在去看火山的路上,她小心地将队友随手抛下的生活垃圾收进袋中带走。

64岁那年,晕船的毕淑敏在破冰船上咬着后槽牙捱了大半个月,终于成功抵达北极点。


好像是怕行程不够紧凑似的,同年,她还给自己安排了一场南极之旅,穿着大红冲锋衣站在南极厚厚的冰盖上,毕淑敏咧着嘴笑了。


用60分钟,与毕淑敏一起环游世界


▌一个人要活成一支骑兵


毕淑敏身上的这股子韧性与果毅跟她早年间的从军经历分不开。

16岁那年,毕淑敏从北京赶赴西藏参军,习惯了背负几十公斤的武器、干粮、行军帐篷野外拉练,独自骑马渡冰河为藏民送药,在冰川上席地露营,攀登海拔六千米的雪山……


前线牺牲的战友被送到卫生所,16岁的卫生员毕淑敏把战友流出的肠子重新捧回腹腔,一针一线地缝合遗体,为战友整理遗容。


用60分钟,与毕淑敏一起环游世界


艰苦的环境没有磨掉毕淑敏的开朗与豁达。

广东湛江的小学生们给“边防哨所的解放军叔叔”写信,寄了一袋葵花籽做礼物,这份礼被送到了17岁的解放军毕淑敏手里。


她在高寒的哨所种下葵花籽,看小小的青枝绿叶顶破冻土,纽扣大小的金黄花盘在海拔4500米的雪山上灿烂绽放。寒流随即到来,一夜之间,金色小葵花被生生冻成冰坨。


用60分钟,与毕淑敏一起环游世界


看到这场景,她也丝毫不见懊悔,“我不知道它是不是世界上最小的葵花,但我知道它是世界上最高的葵花”。

转眼五十年过去了,老兵毕淑敏的内心仍然有着少年般的朝气。毫不夸张地说,她一个人就活得像一支骑兵。


▌乘风破浪去旅行

破浪去旅

迄今为止,毕淑敏已经走过了八十几个个国家与地区,更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花甲之年同时征服南北极的作家。

不过谈到近年来最令自己感到触动的旅行地,见惯大风大浪的毕淑敏一定会提到“巴尔干半岛”。


用60分钟,与毕淑敏一起环游世界


01 如果勇气需要开启,巴尔干便是钥匙


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的巴尔干半岛历史悠久,地理位置独特,人口成份复杂,信仰多样,素来是欧洲大国刀兵相接之地,曾先后被罗马、拜占庭、奥斯曼等帝国统治,不断上演“权力的游戏”。

身处夹缝和边缘的巴尔干似乎不曾受到神的眷顾,但即便如此,这片土地上每一处微小的褶皱里也依然保持着古老与尊严,宁静与厚重,隐忍与伟大,诉说着人世间亘古未变的孤独与激情。


用60分钟,与毕淑敏一起环游世界


行走在巴尔干半岛,毕淑敏被这片灵魂与信仰同栖,战火与玫瑰共存的土地深深震撼。


于是,她写下了《巴尔干的铜钥匙》,以自己巴尔干之行的沿途见闻为线索,追溯了巴尔干土地上饱经沧桑的历史、缘于民族、宗教、地缘等因素的内外政治纠葛以及军事冲突,以深刻的洞察力、冷静犀利的纪实笔触,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游客视角以外的真实的巴尔干。

用60分钟,与毕淑敏一起环游世界


创作之初,为了便于查阅资料,毕淑敏干脆把房子卖了,搬到首都图书馆附近居住。半年时间内,她查阅了几十万字的史料,写得废寝忘食,四易其稿后终于完成了《巴尔干的铜钥匙》。


于是,在《巴尔干的铜钥匙中》,我们不但看到了巴尔干地区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更收获了毕淑敏对生存意义的深度思考。

用60分钟,与毕淑敏一起环游世界


02 欧洲人珍藏的最好的秘密


来到克罗地亚后,毕淑敏无意中走进了大名鼎鼎的“失恋博物馆”。

失恋博物馆无人讲解。博物馆开在老城区内,只有一层,总面积有几百平方米。朴素的本色地板,墙壁雪白。沿墙壁四周摆着陈列柜,摆放着世界各地捐赠来的失恋展品。


展品中最常见的是日记本、求爱信、洋娃娃、餐具等“恋爱见证”。


每件展品下都有文字说明,创办人声明并未加工过,都是匿名捐赠者自拟的。


博物馆内最奇特的展品之一,或许要数假肢了,具体说就是“从膝关节以上离断的大半条假腿”。标签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它“忍耐的时间比爱长,其材料也比两人之间的感情更坚固”。


用60分钟,与毕淑敏一起环游世界


看着这件略显瘆人的展品,毕淑敏幽默地分析到:

估计捐出这物品的是女子,因为假肢比较粗壮,看来是男式的,还带着小半截大腿。假肢的材料似是工程塑料加金属。这女子总结出来的教训也算得上言简意赅,切中要害。你想啊,工程塑料和金属多经久耐用,几百年不会分解。破碎的爱情,的确甘拜下风。

我的思绪一时走得远了,想那男子离家出走时大约是在一个清晨吧。他套上了自己新的假肢,从此决绝而去,再也不会回头看失恋的女人和自己的旧假肢了。有个词叫作“弃如敝屣”,在这件展品前,可以改作“弃如敝肢”了。我又发奇想,那男子该不会是单腿一步一跳地离开的吧?


......


人间百态在此上演。对失恋物品,刀剁斧劈者有之,拿出来拍卖最后挣一小笔零花钱者有之。


有些人毫不饶恕,另外一些人莞尔一笑……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相比之下,悲哀不过沧海一粟,不必太过执着。


用60分钟,与毕淑敏一起环游世界


在尼泊尔,毕淑敏又路过了印度教徒火葬场。露天火葬的场景对国人而言十分陌生,导游也说,中国来的旅行团,大约只有不到 1/3的人,会愿意观看这个场景。

面对这样“露骨”的场面,看着周边玩耍的幼童,毕淑敏自然而然地谈论到“死亡”:

快餐似的文化忌讳谈论死亡。人们觉得它是丑陋的,阴暗的,恐怖的,可怕的,肮脏的,悲痛欲绝的甚至是可以用来嘲讽的,人们要把死亡秘藏起来。


那些实在无法回避的裸露的死亡,或是赋予诗意,或是赋予想象。在这种迷雾笼罩下,死亡变成了另外的东西。


03 人生终要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

中国有句古话——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到底是什么诱惑着我们放弃安宁和舒适,自觉自愿地选择了人在旅途呢?

在毕淑敏看来,旅行使人谦虚。


用60分钟,与毕淑敏一起环游世界


飞驰的速度,变换的风景,奇异的遭遇,萍逢的客人……这一切旅途中可能发生的事件,强烈地超出了我们已知的范畴,以一种陌生和挑战的姿态,敦促我们警醒,唤起我们好奇。


在我们被琐碎磨损的生命里,张扬起绿色的旗帜。在我们被刻板疲惫的生活中,注入新鲜的活力。

在疫情期间,不得已的久久蜗居,难免使我们囿于生活的琐碎,忘却了世界的广阔。

这时候,不妨跟着毕淑敏一起聊聊她乘风破浪的环球旅行。

与她共同感悟如何在奔袭中安静,在纷乱中镇定,重温我们对大自然和生命的敬仰。

顿悟宇宙之大,生命之微,时间之贵,死亡之近。

8月6日 19:00“一个人就是一支骑兵”即将开播!

国家一级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毕淑敏做客“博集Live”,亲自为我们讲述更多旅行中的故事。


用60分钟,与毕淑敏一起环游世界


『直播预告』

减肥先去湿,湿胖毁所有,无湿一身轻!

8月20日,我们邀请到了佟彤老师做客“博集Live”,与大家一起聊聊减肥那点事,从湿胖的臃肿中解放出来,“享瘦”健康每一天!

用60分钟,与毕淑敏一起环游世界

佟彤,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曾供职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并参与创办编辑国家级刊物《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已经出版的著作《脸要穷养,身要娇养》《脾虚的女人老得快》《女人暖养更年轻》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追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巴尔干半岛   巴尔干   南极   葵花籽   北极   哨所   假肢   非洲   展品   骑兵   葵花   北京   战友   钥匙   旅行   世界   科技   毕淑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