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不如意,往往源自思维方式

你的不如意,往往源自思维方式


01


有位心理学家曾做了这样一个测试。


他问一位成功人士:“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成功人士想了想,说:“因为父亲从小看不起我,我要努力证明给他看我也是好样的。”


同样的问题,这位心理学家也将其抛给了一位乞讨者,乞讨者的回答是:“我从小被父亲轻视,导致自卑、胆怯,所以,至今一事无成。”


同样的问题,同样的回答,同样的归因,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问题出在了哪里?


《教父》里有这样一句经典的台词:


“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情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


虽然只是一句台词,却道出了不同人生存在的根本——对待问题,甚至是同一问题,不同的思考模式产生的结果也不尽相同。


对于成功秘诀这一问题,成功人士很快抓住了本质,就是他自身的努力,因此父亲的瞧不起不过是外因,非但没有阻碍他,反而激励了他对成功的渴望和获得成功的决心。


而乞讨者花了半辈子也没看清成功的本质,仍将失败归咎在了父亲的轻视上,一事无成的结果也就不难理解了。


02


如何抓住问题的本质,取决于如何思考。


大多数人在思考问题,寻找答案时,总是倾向于最易获得,最显而易见的原因。


然而有着这种简单线性思维的人,在现实生活往往遭遇命运的“打脸”而不自知。


“我读了博,却还是没能留校当老师。”


“我名校毕业,毕业后却没找到一份体面工作。”


“我看了很多管理学的书,学了很多有关课程,但仍管理不好我的团队。”


“我为了孩子辞去工作,全职在家,可孩子的成绩还是全班垫底。”


这样的思考模式,仅仅看到了事物的表面,而非事物的深层根本。


事实上,读博也许是留校任教的必要条件;


名校毕业也许是找到好工作的重要指标;


学习管理学也许是团队管理的加分因素,全心陪伴也许是孩子成绩的重要辅助,但它们不是决定性的,是非本质的。



03


人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如果大脑总是习惯性地落入简单的思维方式陷阱,不能从更广的角度理解世界,了解事物运行的核心逻辑,其结果不外乎是:努力很久,问题依旧。


面临问题时,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找不到问题所在,但有些人面临复杂问题却能一眼能看到源头,不走弯路。因此:


多维度的思考,看清问题的本质,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而看待一个事物的本质,需要深入理解它,抓住它的主线、主要趋势、主要矛盾点、主要运行机理,这些才是看清问题本质的核心因素。


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获得信息的门槛接近于零。然而面对扑面而来的碎片化信息洪流,获取真知的成本反而更高。


人们往往被那些真假难辨、断章取义、观点偏激的信息轻易左右,不明就里,随波逐流,难以有效获知事物全局,纵观发展来龙,抓住问题根本。


所以,今天悦读君给大家推荐一本《多维思考》,它将带你探寻找出事物本质的方法。


在这本书中,作者将通过30个认知训练实例,帮助你培养多维立体的思考方式,跨越认知边界,从而更加高效地实现个人提升。


当你觉得世界仿佛在降维,生活总是在重蹈覆辙,财富似乎也并非万能;当你觉得是规则让你输在起跑线上,运气消失时世界比你想象的还要不公平,选择后的反馈反而会把你带到陷阱;当你重新思考关系的亲疏尺度和情感的脆弱程度,重新思考胜负的定义和周期的意义……


这本书会与你讨论这些具体又抽象的问题,最终努力找到“可为之事”的边界,重新认识事物的本质。世界上的问题太多,不确定性太多。适时去做思维的整理,找到改善自己处境的思路,或许是当代生活的一种必备技能。


——文章部分内容摘自于《读者》




【推荐阅读】


你的不如意,往往源自思维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多维   心理学家   边界   名校   不如意   管理学   认知   台词   成功人士   本质   事物   父亲   努力   孩子   人生   科技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