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副产品现状:农民卖不动,消费者买不起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很多农副产品的现状就是,农民卖不动,消费者买不起。

很多消费者还记得前两年的“蒜你狠”、“姜你军”,当时大蒜的价格飙升到近10元一斤,让很多消费者坦言:“爱不起”。而今年的大蒜,实则“蒜你惨”,往年地头收购价2元以上的大蒜,今年的收购价只有5毛左右,卖则亏本,不卖则烂到地里,最惨的还是“失蒜”的农民。

农副产品现状:农民卖不动,消费者买不起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不仅是大蒜,今年的洋葱也是这样,疫情导致出口受阻,收购商给的价格是2~3毛每斤,这个价格对种植洋葱的农民来说,绝对是亏本的,洋葱种子本来就不便宜,再加上化肥和人工,平均一亩地的成本在3000元左右。

如果只是葱蒜、那么农民的境遇还不至于这么惨,目前的状况是,蔬菜、水果、干果全面沦陷。

板栗,在往年绝对是经济作物,能为农民增收起到大作用,但是今年的板栗收购价仅为2元一斤,这个价格与往年相比真的是差远了。

农副产品现状:农民卖不动,消费者买不起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紧随板栗上市的桂圆,也遭遇了身价狂跌的景象,往年上市能卖5元以上的桂圆,今年的地头收购价是8毛,这个差距也太大了点!

农副产品现状:农民卖不动,消费者买不起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农副产品现状:农民卖不动,消费者买不起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还有今年的莲藕,行情也不好,莲藕采摘十分辛苦,要在冰冷的水中泡上一天,而往年4元一斤的莲藕,今年1.8元还是卖不出去,农民叫苦不迭。

农副产品现状:农民卖不动,消费者买不起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眼下,正是山楂上市的季节,往年稳定维持在2元一斤收购价的山楂,今年也只能卖到7毛一斤,农民看着堆成山的山楂一筹莫展。

农民卖不出去,城市贵的要死,是哪个环节出问题了?

即使今年莲藕价跌了,但是消费者还是以每斤5~6元的价格才能买到;而大蒜的价格还是3元以上,有的地方甚至到了6元;山楂如今的市价还是4元一斤……

许多农民在种植农副作物时,指导思想就是哪个贵种哪个,殊不知今年贵的,或许就会因为明年产量太大而导致价格急剧下跌。农副产品的价格遵循的还是市场规律,供大于需,必定会导致价格的下跌。

针对这种情况,网友建议:国家应调控市场经济,让农民知道该种啥,不要盲目的去种植,就不会赔的太惨了。相关的专家应该多为辛苦的农民考虑、着想。同时应该优化销售路径,鼓励当地农民通过电商等方式售卖,既能卖出去也能让消费者得到真正的实惠。

农民卖不动,城里买不到,你认为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成山   农副产品   消费者   农民   收购价   莲藕   桂圆   地头   山楂   大蒜   洋葱   往年   板栗   环节   现状   价格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