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之争由来已久,二者的差别在工作后高下立判,聪明人都这么选

文/喵喵萌宝教育记(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选择文科还是理科,一直都让高中学子非常头疼。

在高考尚未改革前,文科一直被说成是“女孩子的专业”,仿佛只有理科学不好的人才会去学文科,以至于文科一直都饱受着嫌弃与争议。

而在新高考政策施行后,文科与理科的争论依旧没有停止。即使学生现在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高考科目,但在大学填报志愿时,不同专业之间对文理的要求还是泾渭分明。

文理之争由来已久,二者的差别在工作后高下立判,聪明人都这么选

那孩子们到底应该怎么在文理之间做取舍呢?

文理之争由来已久,学文和学理的差别,在工作后就能一目了然

有调查表明,在大学毕业之后,除非一些极特殊的情况,大部分的学生们还是愿意从事与专业相关,甚至是与专业完全匹配的工作。

这个时候,文科还是理科的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这时候提前了解文理科毕业生将来工作的区别就显得尤为重要。

文理之争由来已久,二者的差别在工作后高下立判,聪明人都这么选

① 文科更易于就业,但薪酬较低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无论是哪个行业,都需要有文科生的身影。

相对于理科生来说,文科生学习的知识更贴近日常生活,也在适用范围上更优于理科生,相当于就业路上的“万金油”,在就业渠道上拥有更多的选择。

但“万金油”的属性也造成了这些文科类岗位的含金量不高的事实。虽然拥有更多的就业选择,但在一些行业,大部分的文职类工作的可替代性较强,而且薪酬不高。

文理之争由来已久,二者的差别在工作后高下立判,聪明人都这么选

对于那些想要闯出一番事业的同学来说,文科类专业的发展前景其实并没有太过乐观。

② 理科专业门槛更高,但薪酬较高

无论是从大学录取分数线还是从就业渠道来讲,理科生要面对的困难都要比文科生多。

由于理科专业的特殊性,大部分高校对于考生的成绩都是卡得比较严。考虑到大学课程的枯燥乏味,学习难度过大等问题,一些高校会在招生时提高理科生的招录门槛,以此来筛选最适合的人选。

另外,理科专业的特殊性也让大学毕业生们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换句话来说,理科生要想直接择业,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考研,深挖自己的专业方向。

文理之争由来已久,二者的差别在工作后高下立判,聪明人都这么选

工科学习的工作难度与招聘难度,也让他们获得了更多的市场认可和薪资水平。

与其一味沉溺在文理之争的论战中,倒不如来看看这两科各有什么优势

正因为文理科之间的各有利弊,有些学生在选择的时候往往只看到了一方的好处,却忽视了自己的性格和该专业的匹配度。

如此颠倒兴趣,不仅容易造成学习状态的萎靡不振,更是在结果上收效甚微。与其纠结利弊,不如从自身出发,看到二者的优点。

● 文科生在公务员考试中更占优势

在越来越“内卷”的社会竞争下,选择进入体制内成为了当下热门。

一方面,公务员本身的知识系统更适合文科生学习,另一方面,稳定的体制内待遇也可以弥补部分文科生面对的低薪问题。

文理之争由来已久,二者的差别在工作后高下立判,聪明人都这么选

● 理科生选择考研的性价比更高

从就业竞争力来说,理科专业繁杂细化的知识点在本科阶段不容易被学生完全吸收,与其面对毕业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不如选择利用考研来提升自己,进一步增加自己的简历含金量。

文理之争由来已久,二者的差别在工作后高下立判,聪明人都这么选


教育寄语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文科和理科都是对社会发展有利的中坚力量。

一个国家如果想要发展,就离不开文科与理科的共同助力。与其偏重一科盲目从众,一味的在文理的选择中争论,不如从自身出发,认真剖析自己的优势与长处,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ps: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文理   科盲   万金油   工作   由来已久   含金量   利弊   高下   特殊性   聪明人   理科   薪酬   门槛   差别   难度   体制   更多   大学   专业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