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n3架构使英特尔主流酷睿全线崩溃,十一代酷睿能否背水一战

早在5年前,当时英特尔还在美滋滋过着四核八线程的挤牙膏日子,AMD就充分意识到推土机架构的失败惨痛教训,暗地里开始设计一系列高性能X86 CPU。

此时的AMD虽然在X86服务器和PC市场节节败退,但是已经有着AMD有着深谋远虑芯片开发战略,开始组建的处理器开发团队,让多代处理器的研发同时进行。因此,设计师可以快速从上代处理器转移到新一代处理器,AMD因此能够不断如约将产品推向市场。

Zen3架构使英特尔主流酷睿全线崩溃,十一代酷睿能否背水一战

然而对手英特尔却不把AMD放在眼里,认为设计出来所谓高性能多核CPU,都是一些像FX系列这样高频低能的没有东西。殊不知AMD此时内部已经发生了变革,又来了三位半导体界的重量人物,他们分别是我们熟知的苏妈苏姿丰、苹果前任设备硬件设计高级副总裁Mark Papermaster、CPU设计大牛Jim Keller—曾经负责K8的设计和iPhone 4处理器A4处理器的设计。他们就开始Zen架构设计的相关工作,英特尔在双核时代被K8打得落花流水,怎么就不长点记性。

Zen3架构使英特尔主流酷睿全线崩溃,十一代酷睿能否背水一战

在一代二代甚至三代锐龙,由于AMD的CCX使用的是两颗四核八线程小锐龙封装的设计,因此与英特尔原生六核和八核相比,内存和核心延迟自然很大,核心调用不太容易,导致单核性能一直不如Ringbus设计的原生核心强。这样一来,英特尔酷睿从7700K到10900K,每代旗舰都以高频优势稳坐了单核性能王者之位,都是号称迄今为止最强游戏CPU。

但是到AMDZen 3架构的时代,英特尔这种优势荡然无存,产品线全线崩溃。AMD这边也杀红了眼,丝毫不留半点薄面,将锐龙价格提高。英特尔酷睿真正沦为只谈性价比、高频低能的产物。当年推土机就是这个样子,正所谓风水轮流转,苍天饶过谁!

Zen3架构使英特尔主流酷睿全线崩溃,十一代酷睿能否背水一战

对于英特尔这代酷睿的彻底失败,确实令人揪心。甚至很多玩家都悲观认为,“之前错怪英特尔了,以为他有实力但就是挤牙膏。现在发现,他是真的不行!”英特尔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在十一代酷睿Rocket Lake-S上对酷睿架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产品还没有完全封装测试完工就在官方新闻工作室发布了关于Rocket Lake-S的产品信息以“稳住军心”。

看来这次英特尔真的被对手AMD的锐龙5000吓破胆或者吓尿了,但是Rocket Lake-S 能否背水一战,让英特尔重夺性能王者之位?但是根据英特尔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提升幅度看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重要的升级归纳起来无非就是这几种:

1、使用全新的Cypress Cove 核,源于 Ice Lake 酷睿架构,核心数最高可达8核16线程

2、由PCIe 3.0升级到PCIe 4.0,直连CPU的PCIe通道由16条增加到20条

3、指令集升级,增加了深度学习加速和 VNNI 支持

4、两位数的 IPC 性能提升

Zen3架构使英特尔主流酷睿全线崩溃,十一代酷睿能否背水一战

核心架构和IPC性能的提升,确实可以让CPU性能大幅度提升,如果能够保持5.3GHz高频的话,确实可以重新稳坐单核性能王者之位,继续成为最强游戏CPU。此外,增加PCIe通道和加入新指令集,对于英特尔平台来说确实是难得的良心升级。

但是我们忽略两个限制Rocket Lake-S平台发挥的重要因素,就是工艺与核心数。而AMD这边早就普及16核心与7nm工艺了。相对于英特尔,AMD表现出超强多核性能以及极低的功耗,能效比非常高,这就是这代锐龙能够加价的原因之一。显然,Rocket Lake-S的14nm工艺依然逃脱不了发热量和功耗爆炸的命运,即便是架构再优秀,能效比也难以匹敌7nm。

Zen3架构使英特尔主流酷睿全线崩溃,十一代酷睿能否背水一战

再说说多核性能,自从锐龙架构诞生之后,英特尔在多核性能上几乎就没有赢过AMD。10代酷睿好不容易升级到10核心,现在Rocket Lake-S却回到8核心,多核性能真的开倒车。主流平台的多核性能要想和AMD五五开,怕是要等到十二代酷睿大小16核心登场。因此,Rocket Lake-S只能帮助英特尔扳回单核王者地位,综合性能与AMD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所以,我们并不很期待Rocket Lake-S能够背水一战,让英特尔重回当年王者地位。英特尔也应该聆听网友的意见,记住网友说的那句话,“之前错怪英特尔了,以为他有实力但就是挤牙膏。现在发现,他是真的不行!”。失败其实并不可怕,AMD不是也从当年推土机阴影中走出来了吗?


Zen3架构使英特尔主流酷睿全线崩溃,十一代酷睿能否背水一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英特尔   多核   架构   挤牙膏   推土机   功耗   线程   全线   王者   处理器   当年   确实   主流   性能   核心   工艺   数码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