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 | 全球市场观察综述

全球市场概况

美股从动荡中快速企稳?

国庆长假归来,不知不觉之中我们已经来到了第四季度,回首10月刚刚过去的8个交易日,美股过山车式的走势让市场中的参与者难免紧张了一把。好在恐慌来的快,去的也快,美股在A股假期复盘前就扭转了跌势,上周美股三大指普遍上涨,而昨夜美股却再次急转直下,三大指全线下跌。

市场情绪之所以能出现这样180度的大转弯,关键在于对通胀的担忧正在被市场各方所重视,表面上看美联邦政府停摆的危机暂时解除乐观情绪重回主流,但在我看来,美国参议院两党领导人就提高短暂债务上限达成协议,将债务上限延长至12月初这个临时协议,更隐藏着深层的含义,临时法案的通过向市场透露出3.5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最终可能被通过的市场预期。

当然这个协议最终能否通过还是未知数,但至少再次给了民主党人两个月的宽限期,因此能源市场又开始憧憬这个升级版的货币量化宽松,国际油价在上周四经历大跌后已重新回归涨势,美油和布油双双收盘再创新高,当前的油价均已接近三年前的高点附近,能源与化工在涨价盛宴的预期下再次全面上涨。

当市场猜测美联储对通胀失去掌控力的时候,那“滞胀”的风险就会抬头,因此后市除了既定的QE减码脚步之外,加息可能是下一个潜在的关注点,只有对加息时间的暗示才可能成为被市场理解为“鹰派”抬头的信号。前有滞胀预期后有加息风险,双重背景下,美股短线承压概率较大,随着三季度财报季披露期临近还需警惕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

欧洲市场方面,随着美股的上涨,欧洲斯托克指数与富时100指数均双双收涨。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在欧洲肆虐的能源危机还未能引起欧洲央行的密切关注,全面上涨的天然气价格已经在通胀数据上得以显现,但欧洲央行最新会议纪要显示: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仍是必要的,重申紧急抗疫购债计划(PEPP)是作为一项紧急方案设计的,其明确目标是消除疫情的影响。短期通胀上升主要是由临时因素推动的,这些因素将在中期内消退,而不是要求收紧政策。

10月12日 | 全球市场观察综述

10月12日 | 全球市场观察综述

A股与港股市场展望

港股在超跌中展露希望

港股在节中的走势大致跟随了美股的节奏宽幅振荡,长假首日的大跌再次让市场陷入一片恐慌,不过,在恒指再创新低的同时,我们注意到恒生科技指数却并未同步创新低。这个现象与我们一再强调的“港股在整体破净的背景下,左侧布局的时机正在来临”的观点不谋而合。

今年以来如果从年线的角度去比较港股与A股,前者下跌7%,后者上涨3.42%,港股整体弱于A股和美股,而科技股又是最近几个月的重灾区,特别是行业监管趋严导致的科技龙头估值一再回落,当然这其中也间接包含了在美中概股的股价下跌对港股的负面影响。不难看出无论是从绝对跌幅还是从估值角度,都在风险释放层面都更为充分,因此当前的布局可以从前期超跌的核心资产估值修复预期入手。

从南向资金近一个月的统计可以发现,相较于8月的净流出百亿相比9月已经出现逆转,截至到11日港股通呈现小幅回流局面,合计流入174亿港元。

10月12日 | 全球市场观察综述

港股通净流入显示:内资在加仓腾讯、美团、电力、能源。

通过个股跟踪可以发现在9月份,南下资金大幅加仓腾讯、美团、电力、能源;减仓方向主要是纺织服装、硬件及半导体(小米集团、中芯国际、舜宇光学科技)。

行业与个股在分析师一致性预期层面也出现显著变化,通过对分析师2021年业绩预期的变化统计(相较一个月前)可以发现软件、旅游、地产是主要被下调的板块,保险、家电、券商、公用事业这几大板块业绩被上修。

面对近两日大幅反弹的港股,我们认为这只是一个估值修复的开始,未来机遇将逐步大于风险,投资策略上可以加仓互联网核心资产(腾讯、美团),保持对银行、公用事业、电信运营商的配置,保险与家电低估值行业具备持续修复能力,在随后的板块轮动中减配周期上游品种。

A股市场风格正在从周期向价值转移?

节后刚刚过去的三个交易日除了第一天呈现普涨态势之外,连续两天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调整态势,其中周期与价值的分歧格外明显,本周一更是出现了煤炭和银行齐涨的诡异现象,不过随着今日银行板块的整体胜出或许短期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事实上对于周期与价值的话语权争夺早在9月的第一轮指数上涨中已经开始,在指数层面以上证50(000016)为代表的一线蓝筹自8月20日见底后已拉动上证综指的重心整体上移,并在9月创下了3723点的本轮反弹的阶段性高点,反观其他各主要分项指数与大盘运行趋势相反。

10月12日 | 全球市场观察综述

在资金层面市场主要新增资金之一的北向,最近主要流入非银金融、食品饮料、医药等价值蓝筹密集的传统板块,流出电力设备与新能源、基础化工、电子等带有强周期属性热点板块。

最新统计显示北向资金净买入前十大个股美的集团、中国平安、恒瑞医药、伊利股份、中国中免、五粮液、立讯精密、平安银行、顺丰控股、宁德时代;

净卖出前十大个股为隆基股份、恩捷股份、天赐材料、韦尔股份、迈瑞医疗、智飞生物、药明 康德、汤臣倍健、陕西煤业、东方财富;

最后从大宗商品价格入手去看看它与股票的关系,特别是最近动力煤大涨至1400元上方,周期将继续维持强势的观点不再少数,这种短期带有“能源危机”的说法是否真的能让周期资源股持续新高呢?

从历史表现上看,周期股票的高点同步大盘而非期货,例如2007年的国内沪铜、沪铝在2006年中已经见高点;国际方面LME铜、LME铝在2007年见高点,回调之后再次上行,2008年初又创了新高;而当时的主要标的如中国铝业,江西铜业,同步于大盘在2007年10月见高点,下跌之后反弹没再创新高。

再有离这次比较近的2017年沪铜、沪铝2017年已经见高点;LME铜、LME铝在2017年见高点之后,2018年分别走出新高;中国铝业,紫金矿业2017年9月见高点、2018年2月初见高点,同步于大盘。所以,股票跟着大盘走,股票和商品价格,国内期货与全球期货无法严丝合缝。

综合来看不难发现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周期见顶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即便国际能源价格还有进一步走高的可能,但从盈利增长水平的角度来看明年很难在维持高增长的局面,从当前的盘面观察已经可以嗅到资金在周期向价值切换的风向,虽然后市难免还会出现板块轮替的局面,但这种格局的变化已经变得越发清晰,因此随着第四季度的来临,蓝筹大盘价值股的左侧布局机会已经到来。


End


免 责 申 明

本平台涉及的任何内容及操作仅供您参考和学习使用,不构成投资建议、不构成对股票、期货、黄金等任何金融产品的购买,不作为您做出任何投资的依据,不承诺您获得投资收益。您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和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腾讯   市场   通胀   欧洲   高点   新高   个股   大盘   板块   周期   能源   指数   资金   风险   价值   全球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