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贷”再遭封杀,持牌金融机构将彻底退出?

“医美贷”再遭封杀,持牌金融机构将彻底退出?

“医美贷”再遭封杀,持牌金融机构将彻底退出?


在被资本市场“封杀”之后,医美贷又将迎来媒体的“封杀”。


9月27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停止播出“美容贷”及类似广告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一位业内人士对消金界表示,虽然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不是金融机构的直接监管机构,但是这个《通知》还是给行业传递出了强烈的信号,持牌金融机构考虑导向和影响,应该不会发力医美贷产品了。


此前,消金界已经注意到,多家曾经布局医美贷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都已暂停了医美贷产品。


随着对医美、医美贷的持续整顿,持牌金融机构今后会更加审慎对待该类产品了。


“医美贷”再遭封杀,持牌金融机构将彻底退出?


广电总局对“医美贷”出手


广电总局《通知》称,近期发现,一些“美容贷”广告以低息甚至无息吸引青年,诱导超前消费、超高消费,涉嫌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造成不良影响。为此,广电总局决定,自即日起,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机构、平台一律停止播出“美容贷”及类似广告。

《通知》还表示,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机构、平台要高度重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的要求,抓紧组织进行核查清理,确保上述要求落到实处,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营造良好传播环境。


此前据新华社报道,一些医美机构往往用“超低价”的优惠广告吸引顾客,当消费者走进医美机构时却被推销费用高昂的项目,再进一步推荐“美容贷”。医美项目价格高昂,动辄上万元,几个项目做下来甚至会超过10万元,几乎每家机构都能办理医美项目贷款。


大学生是医美服务的一个目标消费群体。学生的社会经验和金融知识不足,很容易被低息、零息的宣传诱惑。


虽然《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规定,不得向无收入来源的借款人发放贷款,这表明不能向无收入来源的大学生办理美容贷,但仍有平台违规向学生群体放贷。


据悉,向学生放“医美贷”的大多是小贷。


可以说,很多医美机构和放贷机构不规范的操作,最终将“医美贷”这个产品送上了“绝路”。


“医美贷”再遭封杀,持牌金融机构将彻底退出?


已遭资本市场封杀


此前,消金界已经报道,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要求在其交易所挂牌的部分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产品,入池基础资产中不得有“医美贷”。两大交易所联手“封杀”医美贷,在资金端对其“釜底抽薪”。


两大交易所,先后封杀“医美贷”, 究其原因,还是医美贷产品风险太高,骗贷屡见不鲜,产品风险应该是其考虑的首要因素。


一般来说,医美贷的资金方涉及很多金融机构,包括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信托、网络小贷公司以及商业保留公司,很多都有医美贷产品。在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不乏布局医美场景的公司,捷信、海尔都曾发力医美业务。


但医美贷产品的欺诈风险很大。


南粤银行就曾卷入一起医美贷诈骗案件。南粤银行与助贷机构合作的个人贷款业务中就有医美贷,骗贷团伙用制造虚假客户信息和流水材料的方式,骗取南粤银行的贷款,涉及183人,受骗金额达623.33万元。


因此,很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都早已退出了医美贷市场,仅有的几家曾准备发力医美贷的持牌消金,也因为政策导向等问题,先后退出了医美贷市场。


目前,医美贷主要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小贷。


7月底,重庆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开始对辖区内小贷公司在医美、教育培训、租房三个领域内的贷款情况,进行摸排,要求相关机构上报合作机构、在贷余额、综合年化利率、在贷户数、逾期90天金额、逾期90天户数等详细信息


重庆率先摸排很好理解,小贷是医美贷产品一个非常大的资金来源,而重庆聚集了多家互联网小贷,其中有网络小贷一直就有医美贷产品。


而早在2020年6月,上海市八部门就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其中就要求“谨慎开展”医美贷——为切实防范“医美贷”相关业务风险,引导就医者理性、审慎就医,严禁任何组织、个人在医疗机构推销“医美贷”相关业务、发放与“医美贷”业务相关的宣传资料,严禁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向就医者主动推介“医美贷”相关产品,严禁医疗机构与未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无贷款业务资质的机构合作开展“医美贷”业务。严厉打击涉及医疗美容行业“套路贷”的行为。


进入2021年,对医美贷的整顿力度开始加大。


2021年5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公安部办公厅、海关总署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邮政局办公室、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等多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医美贷以及与医美贷有关的“套路贷”已经成为监管打击的重点对象。


伴随着对医美、医美贷的深入整顿,今后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恐怕将不会再染指医美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金融机构   南粤   广电总局   重庆   办公厅   交易所   广播电视   贷款   机构   业务   银行   通知   金融   产品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