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教育”两字的意义?

我的理解是老师把知识教给需要学习的人,并让学习的人通过知识学习获得个人成长,就像一棵树的成长。从小树苗被种下那一刻起,种树人就会对小树苗进行细心呵护。刚开始,种树人会不定期给小树浇水,并让小树苗可以充分吸收到阳光,慢慢适应生长的环境。他每天都会过来看看小树苗的成长情况,想办法帮小树更好地存活下来。

如何理解“教育”两字的意义?

一段时间后,小树开始扎根了,种树人就给小树施肥,捉虫、拔掉旁边的杂草,让小树可以在肥料的滋养、没有害虫的啃食和其他植物的干扰下健康的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树苗长成了小树。种树人来照顾小树的次数慢慢减少了,小树也已经学会了自己成长。小树努力把根扎得更深,因为不知不觉中它发现自己越来越强壮了,泥土下的根系不但变得粗壮,而且根系越来越发达,它想把那些根系伸展到所有能到达的地方,身体里的生命力不断地释放一个信息——只要努力成长一定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所以,它开始疯狂地成长。

这个过程除了地下的根系变粗壮、发达,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杂乱的枝丫。这些枝丫严重影响了小树树干变粗壮、变笔直地成长,这时种树人来了,他把影响小树成长的枝丫砍去,小树被修枝后果然越长越直、越长越壮,最后长成了一棵大树,种树人的任务也完成了。

如何理解“教育”两字的意义?

从上面小树成长的例子,我们可以理解教育其实是先教后育。也就是先把学生领进门教会知识的内容,接着就让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老师在身边随时给与支持和帮助,慢慢地学生就形成自己合适的成长模式,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老师就可以放手了,这就是教育。

应该怎么教育?

关于教育,我觉得要因材施教。这个材字,我的理解是科目知识内容。因为科目不同知识内容肯定是不一样的,各科目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所以老师使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就不应该千篇一律。教材不一样,老师设计教学教案时就应该根据教材的情况确定教学对应的方式方法,使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展现教材的知识。从以上分析我们知道,教育活动的开展都是围绕教材进行的,教材是决定教学模式的重要因素,一切因材而起。

如何理解“教育”两字的意义?

下面我们来说说这个施教,我的理解是老师们教学过程使用的方式方法。施教,在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老师施教的结果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吸收。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应该怎么进行教育?教育两个字是名词也是动词,说它是名词指的是教育这件事情,说它是动词指的是教育的过程,也就是怎么施教。施教的过程包括太多内容,比如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方案的实施、教学效果的评估、教学个案的处理等等,这些因素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充分的考虑。作为老师,要想把教育工作做好必须注意每一个环节的把控,以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完成,达成教学目标。所以老师会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熟练应用科学的教育方式方法让知识的传播更容易,更有影响力!

综上所述,教育就应该因材施教,让科学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人才。

文章来源悟空问答作者-高效学习法教练芳芳

图源于网络

侵权联系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枝丫   根系   粗壮   动词   小树   科目   名词   意义   教材   过程   老师   方式   方法   知识   内容   学生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