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禁令下各大芯片巨头

在美国宣布对华为芯片的全面禁运的大背景下,我们制作了芯片巨头的处境系列短视频。只是想系统地梳理一下各大芯片巨头的现状,以及华为禁止令对他们各自的影响。

视频加载中...

芯片行业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洗礼,一直是激烈竞争和多方角力的状况,并没有出现类似苹果这样的独步天下的巨头。这也是芯片产业的热闹之处。同时,芯片又是高科技硬件行业的顶级王冠技术,是各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因为重要和变化,使得我们关注度越来越高。

ARM崛起的秘密

在移动芯片市场上,ARM是一家可以与英特尔对抗的公司,关键是他做了模式创新。

以英特尔为代表的IDM模式,承接了芯片从设计到制造到封装的所有环节。这在芯片工业早期行得通,但在移动终端领域中,低成本、微利润的处理器是无法支撑这一重度投入模式的。

ARM公司开创的授权模式,将芯片的架构、设计(Fabless,如高通、联发科、海思)和生产(Foudary,如台积电)分开,它激活了全产业链的活力,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新工艺迭代的速度,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目前,ARM公司在全球拥有1000多家处理器授权合作企业,依靠移动芯片低耗能、高性能的特点,全球95%以上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采用的ARM架构的处理器。安卓芯片商的主要几家,高通,华为,联发科,都是采用的ARM公版架构。而苹果近期也转向了部分使用ARM架构。

英特尔为什么流年不利?

英特尔今年二季度的业绩基本面良好:营收197亿美元、净利润51亿美元,双超市场预期。但其股价却在跌跌不休。其市值甚至被图形芯片霸主英伟达超越。

股价下跌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业绩不好,而对未来预期的悲观成为了市场的主流情绪。压垮英特尔导致其股价暴跌的导火索是7nm的推迟,而本质上,是英特尔在芯片业务上一直被诟病的挤牙膏式发展,未曾有很大的改善。反观,对手AMD、英伟达纷纷在芯片和数据中心业务上不断实现突破。

英特尔7nm芯片延期的可能市场已有预期,更让英特尔紧张的是苹果Mac系列产品转向ARM。据华尔街投行伯恩斯坦(Bernstein)估计,苹果的笔记本电脑业务占英特尔销售额的2%至4%,占其收入的6-8%。单从销售额占比上来说,虽然看似影响有限,但是真正的打击可能来自苹果带来的示范效应。

同时,英特尔还面对高通、ARM等在移动芯片领域的强攻。特别是ARM架构,直接导致华为、苹果等英特尔的潜在客户,倒向自己的对立阵营。

台积电过得很好

台积电将以6nm制程拿下英特尔明年GPU代工订单。英特尔原本所有芯片都是自己生产,这次,却外包给台积电,令外界震惊。

原本市场担心,华为的禁售将给台积电带来业绩影响。没想到,台积电的生产排期却一直很满。台积电赢在了半导体的核心制程上:7nm稳定领先,5nm独树一帜。下一代的3nm也已开始布局。

环顾台积电四周,中芯国际目前还停留在14nm,老江湖格芯和联电已经放弃冲击10nm及更高。真正的高端制程,只剩台积电、三星、英特尔三足鼎立。

在消费电子时代,下游需求、潮流快速变化,就迫使品牌公司必须更聚焦在设计研发,把代工外包,提高响应效率。比如苹果、高通、华为海思,以及索尼CIS、以及现在的英特尔、AMD皆如此。而且,不只是在逻辑芯片领域。存储、分立器件、传感器、光电器件等传统IDM的厂商,也从2008年起,就主动改变了。英飞凌、飞思卡尔、东芝等巨头纷纷关闭自家工厂,交由台积电、中芯国际代工。

其实,不想给也不行啊。随着制程越来越高,工艺越来越难,晶圆厂投入也越来越高。单座就达到了25亿-30亿美元。一旦失败,风险越来越大。  于是,不如交给技术更专业、手法更娴熟的专业代工厂。

台积电的芯片制造作业做得又快又好,于是,台积电的工厂门口自然排起了长队。

英伟达为何可以成为芯片股王?

2020年8月17日,英伟达股票收盘价之后市值冲破3000亿美元,不仅成为美国半导体行业的第一,这个市值也等于老朋友AMD、Intel两家的市值之和。

英伟达大家可能比较陌生,只知道它是做显示图形芯片的,对于打游戏很有帮助。但实际上,CPU与GPU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尤其对于人工智能AI计算来说,二者缺一不可。打个比方,如果CPU是一个数学专业的大学生,那GPU就是一百个小学生的集合,一道微积分的数学题数学专业的大学生才能算出来,一百个小学生只能是干瞪眼。但如果要算一百道类似2加3等于5的个位数加减法,那这100个小学生一个人算一道题就行,速度肯定秒杀数学专业的大学生。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英伟达的GPU对AI深度学习那么重要。

英伟达的业务重心正在从游戏部门转移到数据中心。该业务主要包括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后两者,都非常有想象空间。

同时,英伟达要进军CPU芯片领域,收购ARM就成了一个必然选项。ARM是一家做架构的公司,直接对抗的是英特尔的X86。所以,2020年夏天,创下市值新高的英伟达,将以约5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ARM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AMD在与英特尔的竞争中从未放弃

几十年来,AMD一直在与Intel争夺芯片市场的主导地位。在那段时间里,无论AMD产生了什么创新,英特尔似乎总是占上风。

此消彼长。AMD最大的竞争对手英特尔在下一代处理技术上止步不前,AMD则在2016年开始打了翻身仗,在个人电脑(Ryzen笔记本电脑组合更强劲)、游戏机和服务器等市场,全面提升市场份额。

4年前的转折点,终于使得,这两家公司的命运以及各自股票的价格朝相反的方向发展,尤其是今年,AMD的股价已经追赶上英特尔,市值则接近英特尔的一半。

美国银行称,AMD可能是下一家价值1000亿美元的芯片公司。美国银行分析师告诉客户,AMD有三驾马车,股价上涨,平均售价上行和长期增长前景。

高通站在产业链最顶端收取专利费

大家知道,高通是一家靠收取专利费为主要商业模式的公司。因此,高通也经常被同行和竞争对手告上法庭。

2020年8月12日,美国法院宣布正式推翻了此前其下级法院就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起诉高通垄断问题的裁决,高通没有对采用其他公司的调制解调芯片的销售征收反竞争附加费,FTC方面也不能证明这家主导了芯片市场的通信公司从事了垄断活动。

对于高通来说,它赢下了关键一战。

FTC起诉高通更大的背景是——FTC背后所代表的其实是苹果,“他们拥有共同的利益”。

去年4月苹果和高通达成和解后,双方直接结束了在全球范围内多达几十次的世纪诉讼,而苹果也为此支付了此前拖欠的47亿美元费用。

除去苹果这个大户,上个月高通也和华为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华为将支付18亿美元的和解款项,并与高通签订了一份更长期的全球专利许可协议。

在全球市场范围,高通已与几乎所有手机厂商签订了一系列的专利授权许可协议。有消息称,高通依然在积极游说美国政府,要求撤销向华为出售零部件的限制。

联发科或成芯片方案最大受益者

商务部称,新的措施立即生效。目前华为并未对此进行回应,联发科方面则对21Tech记者表示,公司正密切关注美国出口管制规则的变化,并咨询外部法律顾问以确保相关规则之遵循,根据现有信息评估,对公司短期营运状况无重大影响 

8月18日早间,联发科在台股市场一度跌10%。

按照此前美国公布的禁令细则,虽然华为麒麟芯片难以生产,但并不影响第三方芯片设计企业向华为提供标准产品,其中联发科被视为外购芯片方案中的最大受益者,但美国的新规让外界对联发科与华为的继续合作产生疑问。

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对记者表示,美国商务部的文件中并没有阐明如何定义“basis”(基础),联发科或三星等芯片制造商是否被包含在(限制)内还需要进一步的解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三星   华为   巨头   芯片   英伟   英特尔   美国   禁令   市值   股价   架构   苹果   美元   业务   市场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