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蓝鲸I奇瑞鲲鹏长城柠檬DHT比亚迪DM-i横评来了

继长城、奇瑞发布DHT混动平台之后,长安近日也发布了基于蓝鲸平台的IDD混动系统。加上已经上市热销的比亚迪DM-i,堪称百家争鸣,已经能凑成一桌麻将了。

长安蓝鲸I奇瑞鲲鹏长城柠檬DHT比亚迪DM-i横评来了

都是国产中的一线品牌,也都是混动系统,难免会被放在一起比较,已经有不少人在后台问我,长城柠檬的DHT和奇瑞鲲鹏DHT有什么异同?和比亚迪DM-i比谁更好啊?现在长安推出了蓝鲸的IDD系统,能不能给综合分析一下,到底谁更好啊?

不能。

长安蓝鲸I奇瑞鲲鹏长城柠檬DHT比亚迪DM-i横评来了

言简意赅。为什么?现在除了比亚迪DM-i以外,其余实车都没看见呢。怎么比啊?不要说我,哪怕就是这几家的一线研发人员,刀架脖子问他们,到底谁家混动系统更好,恐怕他们也很难拿出一个准确客观的答案,因为披露的信息太少了。

人家的技术细节是不可能告诉你的,只能从发布的那些只能归结为“营销内容”中,分析出一点点有用的东西,用这些东西去判断优劣显然是不负责任的。我无法给大家一个结论,但是可以基于有限的信息做一个大致的分析:

都是混动系统,我们如何比较?


先看技术底蕴:


长安蓝鲸I奇瑞鲲鹏长城柠檬DHT比亚迪DM-i横评来了

在混动领域里,比亚迪的优势无疑是明显的。毕竟人家是最先开始玩插电式混动的,而且是全世界唯一一家掌握了三电技术的车企。有自己的电机、自己的刀片电池,自己的电控系统,就连芯片也能自己造。插混领域,其实很多国家标准都是人家参与定制的,所以,说技术沉淀,那比亚迪肯定是第一。甚至我可以大胆猜测、蓝鲸IDD、鲲鹏DHT和柠檬DHT平台里,多多少少都会有点比亚迪的专利。毕竟人家弄得最早,专利墙都给竖起来了,就连本田的I-MMD都用了比亚迪的专利,这是必然的,因为很多东西是绕不过去的。

长安蓝鲸I奇瑞鲲鹏长城柠檬DHT比亚迪DM-i横评来了

比亚迪的DM-i,其实并不能和上面几个平台相比较。它只是DM4.0技术的一个分支。DM4.0分成了DM-i和DM-p两个技术方向,DM-i主打节能,DM-p主打性能。从版本上也可以看出比亚迪的技术沉淀优势。


至于说长城,之前WEY的VV7、VV7GT就有插混版本,长安也早在18年就推出了CS75的PHEV车型。而奇瑞在插混领域里基本上是空白的,此前并没有发布任何的插混车型。

长安蓝鲸I奇瑞鲲鹏长城柠檬DHT比亚迪DM-i横评来了

从大致的技术水平来看,长城VV7的插混版技术水平相对要高一些,单电机,搭载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有5.9S的破百性能。综合油耗也算可以接受,能达到百公里8、9个油。长安CS75Plus的插混版虽然是双电机版本,但是则显得要薄弱一些了,双电机有最大255Kw的功率,总扭矩更是超过了600牛米,而实际零百加速要8秒多,显然混动并没有混起来。

长安蓝鲸I奇瑞鲲鹏长城柠檬DHT比亚迪DM-i横评来了

从经验和底蕴的角度来看,比亚迪肯定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长城我认为可以排在第二位,长安第三,而奇瑞之前并没有过造插混的经验,只能排在最后。


再看性能水平:


不管是什么混动,终归是一套动力系统,评价动力系统,我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评估,第一动力、第二、油耗、第三行驶体验。然而,这里面除了比亚迪有实车参考。其余三个平台的新车还都没上市,所以我们只能根据各自披露的信息来粗略看一下:

长安蓝鲸I奇瑞鲲鹏长城柠檬DHT比亚迪DM-i横评来了

1、长城柠檬平台的DHT涵盖了三种动力总成(HEV暂不讨论),分别是:1.5L+DHT100、1.5T+DHT130、1.5T+DHT130+P4。简单解释一下:1.5L+DHT100类似秦Plus DM-i,一样用1.5L自吸发动机,一样是前置电机。所谓定轴式变速箱从结构上和DM-i用的ECVT几乎是一样的。

而1.5T+DHT130则和唐DM-i类似,只是发动机动力更强,搭载在B级车上。混动逻辑上并没有太大区别。

长安蓝鲸I奇瑞鲲鹏长城柠檬DHT比亚迪DM-i横评来了

而第三个1.5T+DHT130+P4,可以理解为在DM-i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后置电机,实现双电机四驱的强动力版本。不过它和目前DM3.0的区别还是很大的。DM3.0是通过一台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来实现不同工况下的混动。有1.5T和2.0T两个动力版本。如果比亚迪推出DM-p4.0版本的话,估计很大概率会是这种DM-i加上后置电机的结构。

另外,长城柠檬的DHT给电机加装了两档减速器,相当于是两档变速箱,可以实现更高速度下的纯电直驱。这一点我保留意见,等实车再看表现吧。从理论上看,换挡必然存在一个动力中断或者传动效率的问题,会不会影响使用体验也说不准。

长安蓝鲸I奇瑞鲲鹏长城柠檬DHT比亚迪DM-i横评来了

这种结构可以在保持动力的同时兼顾燃油经济性,但是也并非只有优点。如果电池系统发生故障,变速箱结构决定了,车辆是无法用纯油模式继续行驶的。而使用双离合的版本则可以纯油跑,可靠性要更高一些。


2、奇瑞鲲鹏DHT平台


奇瑞的鲲鹏动力包含了燃油、混动、纯电和氢动力四部分,这里我们只讨论混动的DHT平台。

长安蓝鲸I奇瑞鲲鹏长城柠檬DHT比亚迪DM-i横评来了

发布会上披露的信息我们筛选一下,鲲鹏DHT最大的不同是用两台中低功率的电机代替了高功率的电动机。从表述上看,似乎像是双通道内存的感觉,据说可以实现更低的亏电油耗。另外一方面是11个组合档位的混动专用变速箱。发动机有三个档位,电机也有三个档位。比长城的两档减速器还要更加的复杂。

长安蓝鲸I奇瑞鲲鹏长城柠檬DHT比亚迪DM-i横评来了

双电机设计,其实很多车型都有了。15年上市的一代唐DM,就是三擎四驱,前后双电机+前置发动机。并不能算是全球首创,而改用中低功率的电机,性能上肯定要缩水,但是不是真的能节约能耗,我们也得要看实车表现再下结论了。奇瑞这次只是发布平台,并不是发布实车,所以并没有车辆的亏电油耗等数据,我们还得等瑞虎8Plus PHEV版上市之后再看。

长安蓝鲸I奇瑞鲲鹏长城柠檬DHT比亚迪DM-i横评来了

而多档位的互动专用变速箱应该是一种进步,然而复杂的结构,必然要考验调校。换挡逻辑是否合理,调校是否平顺,甚至还关系到以后故障率的问题。在混动领域还真不是档位越多越好,因为电机的转速范围很宽,完全可以实现平顺的无级变速,11个组合档位带来的是什么样的性能提升,我这一点存疑。


3、长安蓝鲸iDD系统:

长安蓝鲸I奇瑞鲲鹏长城柠檬DHT比亚迪DM-i横评来了

蓝鲸IDD系统披露的信息也不多,具体的技术细节更是一带而过。我们抛开营销用词以外,真正能扒出来的有价值信息无非是几个技术指标:

纯电续航里程130Km,电池30.7kWh,亏电油耗百公里低至5L,最大扭矩590Nm,传动效率97%,热效率40%。

没有技术细节,所以没办法综合分析。但是从这几个指标来看,蓝鲸的iDD还真是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感觉。

长安蓝鲸I奇瑞鲲鹏长城柠檬DHT比亚迪DM-i横评来了

纯电续航130Km,的确是插混车目前最高的纯电里程。然而这并不难实现,更大的电池包即可。就好像说综合续航1100公里,加大油箱也可以做到。从这里是无法体现出技术水平的。

而30.7度的电池包,只达成了130Km的纯电续航,折合百公里电耗23.15度。这其实并不能算是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以唐DM-i为例,长续航版本112Km,电池只有21.5度,相当于百公里电耗19.2度。可以看出,同为中型SUV,两款车的能耗控制水平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长安蓝鲸I奇瑞鲲鹏长城柠檬DHT比亚迪DM-i横评来了

至于说5L的亏电油耗,590Nm的最大扭矩,成绩不可谓不优秀,但还没达到一枝独秀的程度。用一个PPT和比亚迪的唐DM-i实车对比也没有明显优势,所以对于这套iDD的先进性,我是存疑的。但是哪怕没有超越DM-i,这套混动系统也依然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最起码同属一线阵营。


4、比亚迪DM

长安蓝鲸I奇瑞鲲鹏长城柠檬DHT比亚迪DM-i横评来了

比亚迪这里就简单多了,DM4.0时代,分成了DM-i和DM-p两个技术路线,DM-p主打性能,DM-i主打家用经济性。像是唐DM,还是DM3.0的产品,百公里加速4.3S,亏电油耗7.5L。到现在也一直是性能标杆。而DM-i更是靠极低的油耗表现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秦Plus DMi在8S破百的动力水平之外,依然能够做到3.8L的亏电油耗。比亚迪在这里还“虚标”了。实际表现,如果奔着省油,油耗低于3L一点都不难。

长安蓝鲸I奇瑞鲲鹏长城柠檬DHT比亚迪DM-i横评来了

综合看,四款混动系统对比燃油车,不管是动力还是油耗,都有碾压级别的优势。长城柠檬、长安蓝鲸、奇瑞鲲鹏,还有比亚迪的DM-i、DM-p,或许技术上有一定区别,但是实际表现的差别一定不会太大——就好像现在纯燃油车,A级车的油耗大多在6-7L左右,因为在当前的技术框架内,基本上已经做到极致了。

长安蓝鲸I奇瑞鲲鹏长城柠檬DHT比亚迪DM-i横评来了

其实,这四款混动系统,核心的竞争在于成本控制,说白了,就是车辆的售价!比亚迪的DM-i技术是牛,可是如果成本要20万的话,那它一文不值!以秦Plus为例,它最厉害不是8S内的破百动力,不是3.8L的油耗水平,也不是纯电120Km续航,而是它10.58万元的售价!如果这款车要20万,那没有任何意义,也谈不到颠覆燃油车!颠覆不了!

长安蓝鲸I奇瑞鲲鹏长城柠檬DHT比亚迪DM-i横评来了

而长安蓝鲸iDD、长城柠檬DHT、奇瑞鲲鹏DHT能不能把混动系统的成本压到10万元区间?我觉得很难。毕竟比亚迪有自己的三电系统,自己的电池,自己的电机和电控,成本肯定要比采购要低得多。而这三家,电池和电机必须采购,所以成本控制是肯定不如比亚迪的。

长安蓝鲸I奇瑞鲲鹏长城柠檬DHT比亚迪DM-i横评来了

所以,我可以大胆得出结论,DM-i的经济车型的市场,这三家的混动系统是无法撼动的,在无法压缩成本的情况下,就只能在中高端市场去抢蛋糕。而在20万左右,一直都是合资车的天下,结合比亚迪DM-i产能的提升,今年下半年,一定会有国产车全面反击,收复失地的一场反击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蓝鲸   鲲鹏   长安   长城   柠檬   档位   变速箱   油耗   电机   电池   性能   版本   动力   系统   技术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