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苟且,诗和远方,可以共生么?

记得《奇葩说》中经济学家薛兆丰曾说:


“所有工作的本质,都是把别人的辛苦变成自己的辛苦,把自己的舒适变成别人的舒适。”


这句话,道出了如今大部分成年人的心声。


生活的苟且,诗和远方,可以共生么?


但即便网上有那么多丧气的话,我在生活中看见更多的,却是那些不轻易向生活妥协的人。虽然表面泄气,他们内心却一直在给自己鼓劲,越是这样,越让人动容。


每天早上6点起床,7点挤地铁,8点上班;晚上8点下班,9点到家,10点吃晚饭已经成了成年人的工作群像。


有人做过这么一个调查:现在的年轻人焦虑吗?他们在焦虑什么?


调查结果让人吃惊,96%的人每天都在焦虑,最让他们焦虑的事情Top2,是物质和事业。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有梦想,也有爱好,只是为了生活,不得不委屈自己,把自由搁置。


生活的苟且,诗和远方,可以共生么?


一份工作做久了才发现,原来在职场上最重要的能力不是升职加薪,而是将这份工作做十年,仍然高高兴兴去上班,在寻常的忙碌里甘之如饴。


然而,大多数的我们,被困在一言难尽的工作里,疲于奔命却无力自拔。


于是这时候,辞职就变成了一个甜蜜又危险的诱惑,尽管很多人都知道,辞职只能让一个人短暂地离开不喜欢的工作,却因为经济压力而不得不再次投入另一份不喜欢的工作中。


眼前未必苟且,远方未必有诗。

能生活好,眼前也可以是瑰丽的诗篇;生活不好,远方也不过是更远的苟且。

长久以往,你将陷入“职场不自由——裸辞——职场不自由——裸辞”的恶性循环中,万劫不复。


生活的苟且,诗和远方,可以共生么?


人不能没有追求,但又不能只满足于追求。另外,我还想说的是,赚钱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难。你把追求“诗和远方”的时间拿去去学习,尝试,折腾,实践,慢慢的你也能赚到钱。


在你没有明确目标的时候,不妨试试灵活用工的身份通过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的方式,快速了解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和强度,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进行工作的试错,确定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无需受困于长期的劳动合约。

灵活用工可以让你通过短期的合作,个人可以在不同企业、不同岗位接受新的挑战,培养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技能,还可以获得相关的行业人脉,积累伴随整个职业生涯的宝贵经验。


生活的苟且,诗和远方,可以共生么?


在转换工作或者寻求最适合自己的岗位期间,灵活用工往往是求职者的最佳选择。个人可以根据自身意愿选择短期项目工作,同一时间段内还可以根据自身精力、技能等方面的考量,同时兼顾其他的项目工作,将自身价值最大化。


你看,其实所谓”诗与远方“和”现实“根本不冲突。你一定有诗和远方,只是时机未到。通过灵活用工,个人可以自主决定工作时间以及所承担的任务期限,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生活方式,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这不也是实现了相对自由么?


愿我们都能在在苟且的同时,努力朝向诗和远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人脉   远方   群像   焦虑   成年人   岗位   灵活   眼前   舒适   辛苦   技能   自由   项目   工作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