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2017年9月3日,我与两名同学到庄河游玩,晚上想找一农家院住下。于是,跟着导航,我们直奔庄河市西北方32公里的银石滩国家森林公园。到山脚下之后,我们进入靴子沟,顺着溪水逆流而上。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但见溪水清冽,有许多鸭子在戏水,一派静谧的田园风光。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一路上,看到农家院儿非常多,大致都是这个样子吧!这么多的农家院儿,自然要找一个最适合我们的了,于是我们驱车向上行继续寻找。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上行不远,遇到了这个地方,溪水流经巨石形成了一个银白色的小瀑布,上面有供人脚踏的石盘,再往前就是一条石阶蜿蜒没入密林中,引起了我的好奇,“远上寒山石径斜”,莫非“白云深处有人家”?于是我决定下车去看一看。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顺着石阶而上,到了一块平地,看到了一个院落,外面干净整洁,树木枝繁叶茂。

院子的门楼是一种仿唐建筑,门口挂了两对灯笼,其中红灯笼上写着“溪石谷”三个字。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进院后,看到院子里有一个长方形的水池,里面种的荷花,还有锦鳞在自在游弋。正房门前搭了一个架子,由绿色的植物形成一个自然之门。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正房三间,有两间是客房,是传统的东北大炕。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厢房则是东北大炕与榻榻米的混合体。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在正房边接出一间客房,由月亮门联通。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这间房里融合了南方的竹、贵州的蜡染。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屋前有石头垒成的荷花塘。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在偏僻的角落,仍然布置的十分雅致。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穿过正房,有一条道路通往山上。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拾阶而上,穿果园,到后山,看到两块巨石,前有水潭,想起一句唐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据说,这里要建一座木制小桥,曲折蜿蜒向两块大石中间,然后在大石上建一座茶楼。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院落外面是开放式厨房,古朴而自然。前面立一块巨石,再往前面是绿色植物,高与低,虚与实相映衬,从平地到绿植、到巨石、到厨房,既层次分明,又过渡自然,避免了突兀,体验了设计的美感。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这是厨房石柱子上的挂件儿,矿井下用的电话,防爆的,估计许多人没见过。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这是我们的就餐桌椅,全木结构。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晚餐是四个特色菜,庄河大骨鸡、炒笨鸡蛋、油炸小河虾、拌黄瓜,大骨鸡炖的是当地的山蘑,笨鸡蛋吃到嘴里就一个字儿“香”,小河虾是地产货,黄瓜也是本地的,尽兴!

就餐时出现了一个有趣的插曲,我们刚坐下来不久,有三个外国人也来就餐,听服务员介绍他们是德国人,昨天已经过来一次了,大概是喜欢这里的环境吧?今天又来了。于是我们与他们攀谈起来,得知他们是一家三口,那位妈妈中国话说的非常流利,是开出版社的,20年前曾经学过两年汉语。有了翻译,我们聊了起来,虽然是第一次见面,却是聊得不亦乐乎。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时值傍晚,金乌落山,去除了白天的火热,微风习习,此为良辰;在大自然的环境里,周围溪水潺潺,树荫蔽日,是为美景;良辰美景之中,与友人相聚,品尝着美食,怎么能少得了音乐呢?于是在我们的热情邀请下,我们与那几位德国朋友一起唱起了卡拉OK。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夜里,我们娱乐完毕后,住进这里最有品位的房间。早上起床之后,才有时间慢慢品味这里的物件儿!里面每一件东西都是老板亲自收集来的,凝聚着他的心血!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看到左下角的雨具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这种古董电话,只能在电视里看到吧?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这种古老的保险箱,只能用钥匙开。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出来散步,看到溪水边的茶亭,溪石谷虽经过四年的辛苦建设,但工程量巨大,目前只能说初具雏形,这个在建的茶亭凝聚了老板的心血,有很多有趣儿的构思,比如说上面的天窗,可以增加下面的采光;上面的烟筒是装饰性的,一定要比天窗要高,看上去错落有致。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注意左手边的大石头,左边是上山来的小路,右边是该亭的入口,从上山者的角度来看,前面有巨石拦路,疑为路尽头,近前方知后面别有洞天,给人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巨石上盖一个棚子,比主亭要矮一些,这样从外面到里面有一个过渡;这个棚子并没有完全盖住石头,只能盖住一半,从小路看石头是景,在亭里面看石头也是一景,一石两用,老板是一个用石的高手。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亭子护栏的高度有讲究,下面横栏的高度要求能防止小孩子掉出去,同时也能保证与凳子连接后,人坐着舒服,符合人体工程学。护栏全用自然的树木扒皮后安装,看上去自然和谐。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亭子靠近山脚那一面,有树数棵,并没有伐掉,而是给它留取了自然生长的空间,可谓亭中有树,树外有亭。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地板上大约留出一平的空间,初步想法是要么上玻璃钢,要么周围加上护栏,可以低头看到流水,此谓静中有动。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这是该亭靠河一面,此处在亭里建了一个小跃层,有两个作用,如果有活动可当戏台,平时四周可以拉上草帘子当做一个半封闭的空间。后面的枫树可以入景,此为传统园林文化中的“借景”,春天枫树为灰白色,夏天枫树是绿色,秋天枫树为红色,冬天枫树为白色,此谓亭中四季。

此亭再有十天就完工了,相信到时候会给我们一个惊喜的!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这些是该亭上下游的景色,此地山中有溪,溪中有石,难怪名为溪石谷。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逆水而上,又见一间有特色的房子。

门口的摆设,上面重重叠叠全是木耳。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这是卧室,充分利用山上的巨石,石在屋内。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这是卫生间的石头,与刚才卧室的石头为同一个,又见一石两用.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这是厅里,也有石头,墙下地面上一尺宽的碎石一直延伸到屋外。雨季时墙体有渗水,可以直接排到外面,这是大禹治水的思路,“堵不如疏”。老板有20年园林建筑经验,在整体构思上处处考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饶是如此,也构思了五个月。

这个炉子也是屋内的摆设。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初看平平无奇,但仔细看商标——神国,这是日本产的。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户外又见各种石,关键在于细节。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溪水边有一个茶亭,亭即是树,树即是亭,体现了设计者的精巧构思。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记录了一个武陵渔夫本想捕鱼,结果误入桃花源中。而我们呢,本来想随便找一农家院,结果却到了溪石谷,也算是有缘吧!走遍了溪石谷的每一个角落,听到了每一块巨石后面的故事,在感慨大自然之神奇的同时,也欣喜这些人工建筑与大自然浑然一体,不着痕迹,在这里没有看到人定胜天的豪情壮志,倒是看到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也许这才是人与自然最终的相处之道吧!

我与老板交流了很多,老板耐心细致的为我讲解了他对溪石谷的现在及未来的想法,他认为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表达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他想把溪石谷当做后半生的事业来做,将其建成一个世界级的景点,向世界推广我们的优秀文化,用我们的文明征服世界,最后他大手一挥,豪情万丈的说:“今天的溪石谷,必将是世界的溪石谷”。

老板也是一个好客之人,喜欢广交社会贤达,愿与之相互沟通交流,共商大事,并欢迎我多多携友前来,我临走时记住了至溪石谷叉路口明显标志,呵呵,下次就可以驱车直达了。

误入桃花源——庄河溪石谷游记

诗云:

才临青山下,又入石谷中。

溪水流潺潺,树木遮碧天。

地远山中静,气澄天宇明。

谁言此中趣?欲语己忘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庄河   桃花源   茶亭   青山   正房   棚子   枫树   巨石   溪水   护栏   构思   树木   大自然   游记   石头   老板   自然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