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大名著中看形象的重要性

形象虽然是个外在的东西,但是他能够获得别人的认可和支持。

唐三藏西天取经的时候,穿着袈裟,拿着锡杖,骑在马上戴着大号帽子,你仔细观察,这帽子贴边一圈都是集团公司董事长,照片就贴一圈,随便往哪里一站,就发现这是师傅,让人忍不住就想礼拜。

这叫法相庄严,佛有佛像,道有道相,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你想想唐三藏上西天,跨栏背心、儿大裤衩,骑个小毛驴,拿棒棒糖说,走喽,西天喽,这叫犯病吧?

很多年轻人对形象符号的问题不太注意,觉得我反正就是有内容、有想法就行了,人形象随意。

这是不对的。

形象是个敲门砖,形象是你的名片,我们可以没有长相,但不能没有形象,形象上认真一点,能获得别人的支持和认可。

进一步来说,组织行为学发现,跟我们形象有关的有三个因素:

第一个是服装和用品。

第二是场面和仪式。这种场面和仪式对于获得认可和支持也特别有帮助。

第三是职务和头衔。你展示一下你的职务或展示一下你的头衔,或展示一下你的经历,能获得别人的认可。

服装用品、场面、仪式、职务头衔,通过这些外在的包装,你获得认可之后才能有深度的交流。

刘备第一次见诸葛亮的时候,那诸葛亮什么形象,诸葛亮睡醒了,没有立即起床,而是躺在床上吟诗。吟完了诗,得知刘皇叔来访,却并不立即接待,而是转入后堂更衣。又过了很久,诸葛亮才梳洗打扮完毕。然后,诸葛亮展现在刘备面前的是一幅怎样的形象呢?《三国演义》中是这样描述的:“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这就是诸葛亮给刘备留下的美好的第一印象。

身高八尺,羽扇纶巾,而且人家穿的衣服八卦新衣啊,飘飘有神仙气概。然后见面之前上场的时候,诸葛亮有仪式感,人先吟了一首诗,见面吟诗。不是问你吃了吗?坐啥车来的?他吟的是“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而且更加神奇,就是那么冷的天,诸葛亮上场的时候,手里拿把扇子,他还扇啊,刘备的眼睛都直了,说诸葛亮不起鸡皮疙瘩吗?他没颈椎病吗?这扇起来不凉吗?那诸葛亮就扇,那你说诸葛亮为什么要搞得这么累赘?那穿着睡衣打着短裤,那不能见刘备吗?不能,那叫形象,那叫符号,那个扇子就是它的形象,它的符号,有了这符号就获得认可。

所以形象符号特别重要,这不是做表面文章,这也不是我们虚荣,这是人际沟通和管理规律。我们在与人的交往中都免不了以貌取人,因为以貌取人是一种对人进行判断的简单方法,有时候别人确实没有时间和耐心对一个人进行更深入地了解。

如果我们不注意自身形象和言行,不能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我们就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来进行纠正,更有可能的是我们连纠正的机会都不会有了。

因此提醒各位,特别是年轻的朋友,大家真的要想在职业上面、在职场上面、在事业上面有更大的发展,我们就得懂得这形象符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法相   锡杖   纶巾   形象   以貌取人   西天   扇子   中看   外在   名著   神仙   重要性   符号   帽子   职务   仪式   场面   头衔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