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教育:6+3+3何时破?谈谈未来教育的学制和课程大颠覆

我们现在的学制是6+3+3,六岁入学,如果以9月1号为分界线,那你的孩子晚出生一天,那得再等一年,然后小学六年,初中高中各三年,这掐指一算,上大学刚好是18岁,还不能算留级,一直青云直上,大学毕业至少22岁,大家都知道现在学历卷得厉害,再读个研究生三年,读博四年,如果不考虑延期毕业的话,就二十九三十了,人生的一小半过去了,却还没有踏入职场,中国的学制问题,入学年龄问题未来还有变动吗?

洞见教育:6+3+3何时破?谈谈未来教育的学制和课程大颠覆

之前我们谈了未来教育的定制化学习中心,觉得还不够彻底,那今天就从目前的学制,入学年龄和课程制度上继续探讨在未来传统学校变为定制化学习中心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前些年,在全国两会上,莫言先生就呼吁要缩短学制,而易中天先生也在中国教育30人论坛上提出,现在中国教育的效率太低,需要改学制,不要再分什么小学、初中、高中了,也不要这个九年义务教育,总之,这三个阶段统一在十年内完成。其实在去年和今年的两会期间,就有不少的政协委员提出可以把这个小学改成五年,然后,高中改成两年,如此,那就是5+3+2,算下来也是十年,同时,民间也积极参与了讨论,等到后期是否落实。

洞见教育:6+3+3何时破?谈谈未来教育的学制和课程大颠覆

当然,在我国有部分实验学校其实已经在悄悄地探索了,对于一些新教育运动,只是普通大众不知道而已,比如,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的上海实验学校就已经实行了4+3+3的学制,主要将小学大幅缩短,当然培养出的学生,据现任校长在上海民进教育论坛分享,并没有任何知识架构的缺失,反而很优秀,那优势自然是比普通人早两年就步入社会了。在这儿我想说,要改革中国的教育,不仅要停留在减轻学业负担,打压教培课后校内延时以及暑假公办托管和在职教师轮岗这些具体的措施,还要突破学制思维,在学制式的层面做更多探索,正如只有突破教师编制,才能盘活校内教师优胜劣汰的竞争意识,来满足新教育、新理念的发展需求,这块就先不说了,否则太得罪人了。

洞见教育:6+3+3何时破?谈谈未来教育的学制和课程大颠覆

接下来分享一下入学的年龄问题,大家都知道这个如今孩子的学龄前入托,两岁,两岁半,三岁基本都行,但就是上小学,必须卡的死死的,是六周岁,那就得查你孩子的身份证,甚至是出生证明必须在8月31号之前出生的孩子才能够入学,晚一天都不行。听说,为了赶上报名,赶上这富有里程碑的“9月1号”,有些母亲甚至剖腹生产,让孩子提前来到这个世界,人为破坏生命的自然规律。那如果未来我的孩子,就是十月出生,那将来上小学自然要比这个九月之前出生的娃再往后延一年,我相信屏幕前的你,如果有孩子在适龄上学的时候都曾经遇到或即将遇到这类似的问题,其实我想说,小学生不一定要六周岁入学,我不提倡非得早于六岁,那晚一点也可以啊,你不管是七岁八岁还是四岁,五岁,在孩子想学的时候,随时都可以开始学习。

洞见教育:6+3+3何时破?谈谈未来教育的学制和课程大颠覆

学制可以缩短,入学年龄,可以不统一,那最后,我想再大胆突破一下,就是借鉴教育学家朱永新的未来教育观点,谈谈整个课程体系在未来的可能性——颠覆,那怎么个颠覆法呢?那就不需要统一上学,比如说,小学以前是早八点,现在改到08:20了,对吧?那有的孩子你早早就要起来,睡眠严重不足,其实可以弹性化,有的孩子他是猫头鹰,而有的孩子是百灵鸟,你何必统一呢?

在这儿你们肯定要问,这不统一不就乱套了吗?别急,等会儿一起给你们交代。

洞见教育:6+3+3何时破?谈谈未来教育的学制和课程大颠覆

同时一节课为什么要45分钟?为什么在学生学习正兴奋的时候,这下课铃就响了,能不能对这部分学生在延长一点,而有的学生就只能保持这个半小时的注意力,为什么一节课不能再短一点?为什么一上午的课程需要不断的变化?什么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这些交替的进行。难道这就是最好的课程搭配吗?为什么学生在学习一个问题,刚刚进入佳境的时候,随着“铃铃铃”的名声就被迫“移情别恋”,为什么不能一上午就把一个学科的一个问题给解决透了?

洞见教育:6+3+3何时破?谈谈未来教育的学制和课程大颠覆

当然除了这些灵魂拷问,那朱教授对未来教育最创新式的理念,我认为是:未来就没有传统的学校场所了,公办学校,各个社区、科技馆、博物馆,甚至类似于这个新东方好未来的培训机构,全部可以变成学习中心,呈现扁平化特点,那每个中心都有自己的特色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爱好来选择,在不同的时间去不同的中心学习,倡导终身学习,那各个年龄各个身份都有,有老年人,有白领,有大学生,也有小学生,你学完了一门课就有一个课程的认证。都记载在你的个人的学分账户上。

总之,这一切都是定制化的,如此一来,哪里还需要固定的假期,固定的上下学,固定的班级,固定的课程都不需要,那刚刚那些疑问是不是也全部解决了?觉得嗤之以鼻的,您就当听一乐呵,觉得有道理的,不妨点个赞,来个关注,下次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学制   课程   未来   校内   中国教育   中国   小学生   实验学校   可能性   年龄   教师   孩子   小学   学校   科技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