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拒绝游客,是回归教育本质还是自大任性?

有着“国立西郊公园”之称的郑大新校区,目前樱花和海棠开得正艳。3月26日,多名市民想进入校园赏花,但在该校南大门却吃了闭门羹,保安再三阻拦,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很多市民远道而来,败兴而归。郑州大学将游客拒之门外的做法,也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郑州大学拒绝游客,是回归教育本质还是自大任性?

在我看来,大学校园是否可以拒绝市民赏花的问题,核心是如何理解公共设施与纳税人权利的关系。从校园来说,根据管理和教育学习的需要,拒绝市民入校是正常合理的。

近些年来,大学校园在向社会开放的过程中,时不时出现一些不愉快的事,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武汉大学成为市民的“珞珈山公园”,而部分游人在“公园”里的不文明行为,更是在校园内外引起热议。

其实,不光是开放校园让市民赏花的问题,包括其它开放事项,如开放停车、开放食堂、开放体育场馆等等所带来一系列问题,都值得一并进行讨论。

郑州大学有“国立西郊公园”之称,长期以来在是否开放赏花上也倍受煎熬。而近日,郑州大学果断发出了通告,对校园的开放时间、游客行为规范进行限制。

郑州大学官方网站上发布《关于加强主校区春季校园秩序管理的通告》:

按照《通告》,郑大新校区并非完全拒绝入校,而是5月15日前,只有周末才对市民开放,同时只能步行出入,不接受车辆进入。

郑州大学拒绝游客,是回归教育本质还是自大任性?

归根到底,讨论的问题集中在这几个方面:大学校园该不该开放?如果开放,其边界在哪里?游客在校园里应有怎样的行为准则?

按照一些评论员的评论,有一种“让渡权利”说比较典型。此说认为,按照公民和国家之间关系,只要是纳税人,都应该一律平等地享受政府公款设置的各种公共场所、景点及服务。因此,游客有权利到大学里面去赏花。但由于大学有教育功能,因此游客应节制甚至部分放弃自己的赏樱私权。这一观点得到许多人的认可,在于其既认可了游客的权利,又提出了大学校园的特殊性。

此说独特有趣,但其理论上却有很大的问题,结论正确,但却因理论上的错误,无助于真正理解大学校园开放与限制的合理边界。

事实上,公立大学作为政府出资建设的公共服务部门,自然应由所有纳税人来平等享受。

郑州大学拒绝游客,是回归教育本质还是自大任性?

但是,(划重点)纳税人平等享受的是大学提供的受教育权,而不是游客的观光旅游权。作为一个游客,应当到专门设置的公园等场所去实现赏景权利。

公共服务部门都有着明确的功能设置,如果超越了这个设置界限,其服务水平和效率必然要受到影响。再美的医院也不能成为公园,再美的校园也只提供教育相关产品,而不能提供其它产品。

校园限制游客进入,并非纳税人如何放弃或限制自己的权利,而是学校根据教育的需要,思考如何与社会保持适度融合交流的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导权在于学校,而不在于游客。

校园美景与社会共享,校园部分资源适度向公众开放,这是学校与社会的交流互动,也是其主动承担的社会责任。但是,如果这种交流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则必须果断采取措施进行修正。

郑州大学拒绝游客,是回归教育本质还是自大任性?

在我看来,校园该不该开放并不是问题。问题是很多时候,校园开放已经脱离了教育本身。

大学校园向公众开放,对校外人士来说,其目的应当是感受高校的学习和学术氛围、教育投入成效,抑或感念过去的岁月、引发终身学习的动力和激情;而带着孩子同游校园,让孩子对高校心向往之;在体育场馆内交流锻炼,都是开放大学校园可有的目的,也都与教育相关。

也就是说,开放校园中的游客,不应是纯粹观赏风景的局外人,而是高校开放中的受教育者。同时,开放校园又是大学与社会交流互动的一种有效方式。

由于不懂得校园开放的目的与意义,网友才会在争论中迷失在“公园”与“游客”、“商家”与“消费者”的畸形市场关系中。校园与进入者的关系成为“商家”与“消费者”的关系、“公园”与“游客”的关系,或者“公共场所”与“纳税人权利”的关系,这种争议就会永远持续下去。

郑州大学拒绝游客,是回归教育本质还是自大任性?

欢迎关注“牙牙小语”,交流热点话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郑州大学   游客   目的   西郊   校外   纳税人   自大   大学校园   任性   本质   权利   市民   公园   关系   学校   社会   校园   大学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