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喊打的内卷,其实也有可取之处

太长不看版:


1.内卷在发达国家早就有了,日本的工匠精神就是内卷最好的体现,浪费资源去过度追求精益求精,其实对产出一点帮助也没有。
2.美国人也内卷,往往是简单问题复杂化,把资源都浪费到了争吵中,但办成事一点帮助也没有。美国人为了升职、甚至是保住工作,也要追求学历内卷,高学历往往意味着好工作和高收入。
3.内卷,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的必然结果,经济发达了,社会上的机会也就相对减少了,竞争就更激烈了。现在中国的年轻人之所以感到不满意,是因为跟过去40年的那一代人比,如果我们跟现在的欧美日年轻人比,我们比他们更有前途。
4.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做事粗糙一点无所谓,要的是追求速度和数量。但当经济进入平稳期时,质量就更重要了。所以把产品、把事情做得更精细的组织和个人,更受到青睐。正因为大家都追求更精细的工作了,内卷也就产生了。


01


日本的工匠精神,就是内卷


提到内卷,大家都很熟悉了。


现在遇到啥,都说是内卷。


在文章《一文搞懂:什么是内卷?怎么破内卷?》里,提到了一个定义内卷的简单方式。


资源无限投入,但产出一点没有,这就是内卷。


人人喊打的内卷,其实也有可取之处


不少人以为,中国社会内卷,是因为人多,你看,发达国家就没内卷嘛。


人嘛,总是有别人的老婆更好的心理。


发达国家的内卷,其实早就开始了。


日本人的工匠精神,就是内卷的最好体现。


人人喊打的内卷,其实也有可取之处


日产汽车的GTR超级跑车是怎么造出来的呢?


它为了保证车身外面的漆绝对平整,要让汽车在生产线上通过很长的、两边有无数日光灯管的通道。


这样只要漆喷得有一点不平,那个地方反射出来的日光灯管就会变得扭曲。


但其实那些完美的跑车上路两个月,溅起来的小沙粒就会把车的表面磕出一些微小的凹坑,甚至磕掉一点漆。


也就是说,那个完美的外观在真实的世界里根本维持不了太多时间,但厂家还是这么做。


你看,是不是资源无限投入,产生一点没有。


你追求绝对平整的外漆,但其实毫无意义。


还有那个号称寿司之神的小野二郎,要求自己的徒弟拧十年毛巾才能做寿司。


投入了十年的宝贵光阴啊,有什么有意义的产出了吗?做出的寿司能惊天地泣鬼神了?


人人喊打的内卷,其实也有可取之处


02


美国人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也是内卷


你可能会说,那是日本人执拗。


那我们来看看放荡不羁的美国人。


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那可是美国人的特长。


在美国,有些事情原本是行政部门的工作,执行就行了。


然而,有时候就会有人站出来拒绝执行,然后让法庭一级级对行政命令进行裁决,而下一级的法官和上一级的法官的裁决又未必一致。


结果很多小事情甚至会一级级上诉到最高法院。


等最后的裁决下来,原来那件事早就不用做了。


这就是美国版的简单问题复杂化。


人人喊打的内卷,其实也有可取之处


美国的政府组织、大企业、社会团体组织,已经非常成熟,各种职位的数量可能几十年都没有增加,人与人只能通过内部竞争谋求生路。


为了升职,大家只能内卷,怎样显示自己更有能力呢?


各种学历提升、各种报班学习,在学历上卷起来,你不报个哈佛大学商学院MBA,都不好意思提升职。


很多国人说,进央企、国企、互联网大厂难啊。


其实美国公司也是如此。


申请谷歌工作的成功率才2%左右,只有申请哈佛大学成功率的一半。


人人喊打的内卷,其实也有可取之处


美国虽然没有中国的高考内卷,但美国人也有教育内卷,学历更高,意味着在职场上更有竞争力,甚至关系到你能不能保住工作。


03


内卷,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结束之后的结果


在中国大家担心和焦虑的所谓的“内卷”,其实在欧美国家早就出现了。


所谓的“内卷”,只不过是社会经过高速发展之后,到达平稳发展的状态时出现的一个必然结果而已。


中国因为刚刚到达这个阶段,因此社会上这两年开始关注这个问题。


究其原因,是在社会发展相对缓慢之后,各种机会增加的速度较原先显得少了,竞争显得激烈了,仅此而已。


有些人讲起内卷,就要从什么文化基因、官僚制的历史等等方面找原因,可能是搞错了方向。


人人喊打的内卷,其实也有可取之处


很多人会把今天的竞争局面和过去40年的情况做对比,这样的对比没有什么意义。


中国过去40年里的那一代人,可能是全世界有史以来最幸运的一代人,没有之一。


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过去40年的中国,实现了人类历史上主要经济体唯一一次长达40年的高增长。


在此之前,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有甲骨文记载的信史开始,找不到长达40年不打仗的年份。


在有文字记载的中国历史上,商王武丁是第一位明君,但是他当政50多年几乎是年年打仗。


之后所谓的明君,比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康雍乾等等,也是动不动就要征战。


而在战争的环境中,百姓是过不上太平的生活的。


不知道战争为何物的生活,是现代才出现的事情。


人人喊打的内卷,其实也有可取之处


而在中国过去的40年里,各种机会简直可以用不可胜数来形容。


任何人,只要在踏实做事情,不论做的是什么,几乎都能改变命运。


但是,任何经济体都不可能只有长时间的高速发展,永远不减速,这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经济学规律。


正是因为机会太多,很多人才不把机会当机会,中了人类文明史6000年来的头彩而不自知,而是还要刻意寻找机会之中更好的机会。


人人喊打的内卷,其实也有可取之处


接下来的一代中国人,只要继续和平的生活,就会获得人类文明史上第二高的彩头。


只是这个彩头虽然大,比起上一代人还有差距,于是有些人觉得心理似乎不平衡,就好像中了100万大奖的人相比中了一个亿的人,会觉得心理不平衡一样。


其实相比之下,在今天欧美日本这样的国家,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走了一个人,才有一个机会。


更何况很多机会转移到中国、越南和印度了。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只能想办法把事情做得更精更好。


可以说谁要是能中一个1万元的彩头就高兴得不得了了。


今天的中国年轻人,不要跟过去40年的那一代人比,跟现在的欧美日年轻人比,我们的前途比他们光明多了。


04


把事情做细是内卷,但也是一件好事


再回顾下内卷的简单定义:资源无限投入,但产出一点没有


内卷没有产出,那属不属于发展呢?


客观地讲,把事情做得更细致并不是件坏事。


人人喊打的内卷,其实也有可取之处


在过去40年的高速发展中,很多领域都有追求高速度的发展超过追求高质量的现象,很多地方的事情做得还不够细致。


比如说,开会时,桌面上的茶杯虽然没有必要用线码得精准无比,但是桌上的杯子横七竖八乱放当然也是不合适的。


当那种靠简单粗暴的方法就能解决问题的场景越来越少,活儿就必须做得精细。


人人喊打的内卷,其实也有可取之处


就拿写代码这件事讲,国内很多互联网企业的代码,虽然它们能实现功能,但是质量比起美国大企业差得还远。


李开复十多年前曾经在中国推广谷歌的代码规范,他讲这是世界上最好的规范,没有之一。


按照谷歌的代码规范,代码中哪怕多一个或者少一个无关紧要的空格都通不过。


你可以说这和把被子叠成豆腐块没有区别,但如果大家都习惯了这种规范,把代码写得整洁,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人人喊打的内卷,其实也有可取之处


当一个企业从小公司发展成大公司之后,一些流程就变得非常必要。


还是小公司的时候,一些事情直接做也无妨,但当规模变大了,就需要有规范的流程。


当然,有了流程就可能岀现更复杂的障碍,包括办公室政治。


但是一家企业不能永远处于初创期,它总要进入成熟期。


一个社会也是如此,会从一开始不规范的市场,进入到一个约束越来越多的市场。


这些规范,有时不是为了最好的结果,而是为了防止最坏的结果。


一些人不习惯这些规范流程,会讲这是内卷,其实这些看似复杂的过程,可以避免很多灾难性的结果。


当你只有100元的家产时,不会太担心事情搞糟了损失家产,而当你有100万的时候,做事的方式就完全不同了。



所谓的内卷其实也是对社会的一次洗牌。


过去那些善于追求数量、追求速度的人占到了先机,获得了机会。


但是今后,那些只有数量没有质量的东西,就会成为被“内卷”淘汰的对象。


好的产品永远是供不应求的,这个道理放在人才的竞争上也成立。


现在大家找工作难,不是因为人多,而是因为中国已经过了超高速发展的时期,机会相对来说,少了,已经过了企业招人,是个人就要的阶段。


现在企业,更想要的是有才华的人,这就造成了打工人拼命在能力和学历上提升自己,这就被大家吐槽成内卷。


大家回想下改革开放初期,只要稍微识点字、思路清晰的人,在单位都会得到重用。


到了现在,你要不是清华北大硕士、博士,想得到提拔,慢慢熬资历吧。



一个成熟的社会、发达的经济体,一定会内卷,想不内卷,就积极去参与新生事物吧。


怎么破内卷,可以看之前的文章《一文搞懂:什么是内卷?怎么破内卷?》


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关注:@狐狸先森几点钟

我们一起涨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哈佛大学   人人喊打   彩头   工匠   美国人   日本   寿司   美国   中国   学历   事情   竞争   代码   简单   机会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