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或护士改行后,都去做什么了:“后悔,出来得太晚了”


医生或护士改行后,都去做什么了:“后悔,出来得太晚了”

结论:过得挺好的,身心健康很多。

背景介绍:八年的医学硕士,做了五年半放射科医生,历经北京市住院医规培一阶段二阶段,升完主治,终于走出了这一步—离开医院。

离开的原因:夜班+压力大。

夜班:10天一个,后半夜大概1-2小时来一波病人。我睡眠不好,被吵醒后很难睡着,上一个夜班得缓好几天。

压力大:

医患矛盾不用说了。放射科医生一天写几十上百份报告,一旦漏诊误诊,甚至写错字,都可能被患者投诉起诉。工作这几年,我感觉自己越来越小心,怕出错,简直有强迫症倾向。

更别提与奇葩患者(或家属)沟通时被无礼粗暴对待了。虽然大部分患者和家属都不错,但医生属于一线服务行业,不能选择自己服务的对象,中国人口多,奇葩比例再低,绝对数量也不少。同科室的男医生无故被喝过酒的患者打,我还算幸运,只被家属骂着威胁要投诉(事件过程懒得说了,就是正常的医疗流程,她认为你在磨蹭,服务态度不好)。面对层出不穷的各种杀医的消息,从开始的气愤震惊,到后来的麻木无奈。在医院里,除非必需,否则绝不穿白大衣,患者或家属突然靠近自己时,会被吓到(听起来好像很神经质,但这是我们科室很多医生的情况)。有一次带我妈去医院看病,候诊时,赶上出诊的医生被一个患者指着鼻子骂。我妈说,怎么能这么对大夫呢?我说,这有什么,我也被这么骂过,不只一次。我妈特别心疼吃惊地问“你怎么从来没和我说过呢”?后来我从医院辞职时,她非常支持我。

跳出来的心路历程:本人从小也算小镇做题家类型的学霸,一路走来,认真学习,从Top 2的医学院毕业;入职北京三甲医院,兢兢业业工作。然而在无数个夜班的不眠之夜里,每次与患者或家属不愉快沟通之后,我问自己“你努力学习,放弃了那么多暗恋,吃了那么多苦,就是为了过这种日子吗”。现在回头看,感觉从医院离职也没什么,跳槽很正常嘛。但在当时,我认为自己除了做医生,也不会干别的,加上信息来源窄,不知道出来可以做啥(医学杂志社、出版社我都去面试过),而且还有“医院事业编属于铁饭碗”这种观念,犹豫了很久,才终于跳了出来。

医生或护士改行后,都去做什么了:“后悔,出来得太晚了”


出来以后:跳出来5年了,先是在外资药企医学部做医学事务,后来到外资医疗器械公司做临床事务。做的内容与所学专业相关,也能发挥我的特长,还是开心的。另外,外企讲究工作生活平衡,所以工作强度还可以接受,除非与美国同事开电话会,否则不用熬夜或起早。没有夜班,没有节假日值班。同事和领导都是高学历,素质不错,团队氛围单纯,学术气息挺浓。收入比同等年资的放射科医生要高。不过确实也会有焦虑,例如将来的职业发展,中年职业危机等等,尤其是看到留在医院的同学升了副高,成了硕导,说不羡慕是假的。不过这就是人生,食得咸鱼抵得渴,不可能什么都要,明白自己想要的东西最重要。

总结:曾有朋友问我,后悔从医院出来吗?我回答“后悔,出来得太晚了”。我离开时,科室领导对我说“从此,中国少了一个负责任的好大夫,但多了一个幸福的人”。作为逃兵,我想说,目前仍然坚持在中国做医生的人,非常值得敬佩,请大家爱惜他们,爱护他们。如果有同道想离开医院,请审视自己内心,然后做出听从内心的选择,或留或走,心里坦然。千万不要一边由于惯性或不敢改变,继续留下来做医生,一边心里充满抱怨不甘,那样对身心健康不利(就像我离开医院前的状态)。记住,你永远是有选择权的,而且你的选项很多。归根到底,一切都是你自己做的选择,你并不是被迫留在医院,是你主动选择留下来,那就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学医不易,做医生更难。无论离开医院与否,都希望大家平平安安,开开心心。

医生或护士改行后,都去做什么了:“后悔,出来得太晚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医学部   医生   放射科   奇葩   身心健康   夜班   科室   中国   大夫   家属   外资   护士   患者   后悔   医学   医院   工作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