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长津湖之战,“冰雕连”,为啥令人震撼?

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取得了抗美援朝的重大胜利,这就证明:“西方的侵略者,几百年来,靠架起几门大炮,就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一个伟大的中华民族,正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深度解读:长津湖之战,“冰雕连”,为啥令人震撼?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中,“冰雕连”为何令世人震撼?

你还记得吗?89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李相玉,回忆当年参战时说:战争中,我的4名战友,全都身负重伤,生命垂危啊,但他们颤巍巍的从怀里,拿出了一封被鲜血染红了的家信时,对我说,一定要告诉妈妈,我是怎么死的?

从抗美援朝战场活着回来的李相玉,跑遍了大半个中国,终于找到了这4名已经牺牲的战士的家啊,一进门,扑通一声,李相玉跪倒在地,一个响头,磕在地下,那真是泪如雨下啊,他说道:“爸,妈,我是来送信的。”

这一幕,真是让所有人,为之动容,泪目啊!

而另一位抗美援朝的老战士,名叫周全弟,在长津湖作战时,还不到16岁啊,当时的气温,零下40℃啊,他在长津湖畔的大雪地里,一趴就是三天三夜,每天只能吃上三个土豆,来充饥。

可当鬼子出现了的时候,冲锋号吹响了,那一刻,战士们如狼似虎地杀向敌人,可周全弟却再也没法从雪地里站起来。

他的手和脚,毫无知觉啊,虽然意识清醒,但他的整个身体,那是一动不动的困在了雪地里。就在周围的战士,发起冲锋的那一刻,周全弟却昏死过去。

当这场大战打完以后,他被战友们发现了,仔细一看,他还有一丝呼吸。于是,周全弟被火速送往国内医院,进行紧急抢救。

结果却是,他的双手和双腿,埋在冰天雪地之下太久了,已经冻得全部坏死,必须立刻截肢。

结果,周全弟的两个前臂,全部截断了,他的双腿,从大腿根部,全部截除。

这个手术,做得真是让人心痛啊,一周之后,周全弟奇迹般地活了过来。

深度解读:长津湖之战,“冰雕连”,为啥令人震撼?

就在去年,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日子里,87岁的周全弟,举起断臂,敬上军礼说:“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26军77师231团一营二连战士周全弟,我向祖国报到”,在场的人啊,无不落泪啊。

你看,仅从两件事上,就可以看到,长津湖战役是何等的悲壮和惨烈啊。那让我们把目光,拉回到上个世纪的1950年。

记得当时,1950年的冬天,极度的寒冷。在朝鲜半岛的 长津湖畔,那是气温骤降,白雪皑皑,战士们是在零下40度作战啊,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当时,敌我双方的情况是这样的:

第一,我方志愿军,在长津湖战役中,参战部队是第九兵团,数量一共15万人。而老美的参战部队,是陆战一师以及韩国第1军团,大约10万人。

第二,我方志愿军,主要是由山东兵团和苏北兵团组成,当时的司令员是宋时轮。但我们的很多战士,都是长期居住在江南,在奔赴朝鲜战场之前,甚至连下雪天都没见过,战士们仅穿着一身单衣啊,当时的朝鲜战场那是风云突变,老美依靠强大的火力,对我们进行着疯狂的攻击,就真是十万火急啊,我们的战士连等着发棉衣的时间都来不及了,就义无反顾地奔向了朝鲜战场,直到后来,大量的战士严重冻伤,也造成了我们大量的减员啊。

而对手老美呢?派来的是一支号称陆军中最精锐的部队,而且是有备而来啊,那装备真是一应俱全,他们不仅有棉衣、棉裤、羽绒服,还有风雪大衣、防水鞋,知道长津湖冷啊,那在防冻保温上,那是做足了功课。

虽然对手的装备如此完备,但老美的士兵一到战场,却怨声载道地说:“长津湖那个鬼地方,武装到牙齿都没用!只要身体一动,就会出了汗,身上立刻结冰。零下40度的气温,稍不注意,枪就粘到手上了,你想要分开,就得脱层皮。

你说这作战环境,是多么的艰苦啊!

深度解读:长津湖之战,“冰雕连”,为啥令人震撼?

第三,位于朝鲜北部的长津湖,在1950年,遇到了50年来,最冷的严冬啊,特别到了晚上,太阳一落山,那气温骤降,最低气温达到了零下40度啊,我们的志愿军,埋伏在冰冷的雪地里,你现在想想,简直是不可想象啊,我们的战士也都是血肉之躯啊。

他们的任务,就是隐藏在此,等待着作战命令,其目的就是狙击败退过来的美军。

可是,穿着 单薄的战士们,在这雪地里一趴,就是3天3夜啊,气温却零下40度,很多的战士耳朵已经没有知觉了,拿手轻轻一碰,自己的耳朵竟然就掉了下来。

我靠,这真是太惨烈了。冻僵了的战士们,谁也不敢睡觉,因为你只要一睡着,那就再也醒不过来了。

不仅如此,我们的志愿军,手里只有少量迫击炮和火箭筒,而且这天寒地冻的,这些武器就不好用,甚至就不能用了。

因为热胀冷缩,炮筒都冻得小了一圈,就连炮弹都塞不进去。没办法,只好加热炮筒,这样好不容易把炮弹塞进去了,但打出去的炮弹,很多都是哑炮,根本就不爆炸,我靠,这真是太耽误事了!

而对手老美呢,那是火力强大啊,既有飞机、坦克、大炮、装甲车,而且还有随叫随到的空中支援,那真是太强大了。

你看,在朝鲜战场上,敌我双方在作战物资上、武器装备上,真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啊。

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之下,我们志愿军,采取了“昼伏夜出,近战攻击”的策略,打得老美那是节节败退、纷纷逃窜啊。

一路逃跑的美军,就撤到了长津湖的死鹰岭。

这个地方,这啥叫死鹰岭呢?

因为这个地方太冷了,就连天上飞的老鹰,都会冻死在这啊,所以叫死鹰岭。

深度解读:长津湖之战,“冰雕连”,为啥令人震撼?

边逃边撤的美军,突然就停止了撤退的步伐,因为指挥官高声喊到:停!

只见指挥官掏出望远镜,仔细地看着前方的一切,令他大惑不解啊。因为他看到对面,有一排排的志愿军战士,举着枪,握着手榴弹,但居然没有向自己开火。

有几个胆大的美军,悄悄地爬上了志愿军的阵地,这才发现:所有的志愿军战士,一动不动,全都被冻成了冰雕,但是,枪口却对着敌人的方向,保持着战斗的姿态,一数一共129人,这可是整整一个连啊!

老美上前一步,想把战士们手里的枪拿走,可是,却怎么也拿不下来。

最后,不得不掰断了冻僵的三个手指,才把战士们手里的枪,取了下来。

看到这一幕,老美的指挥官,对我们真是敬佩不已啊,他摘下军帽,向我们的“冰雕连”,敬重地敬上了一个军礼!

你知道吗?这支老美的军队,可是一支“王牌军”,那就是老美的海军陆战队第1师,那在二战时,是以凶狠、残忍而闻名于天下,并且,从来就没有过打败仗,被称为“魔鬼一样的幽灵”。

深度解读:长津湖之战,“冰雕连”,为啥令人震撼?

可是,当他们面对着一动不动的志愿军冰雕连时,却让他们低下了高傲的头颅。但是,让让他们惊讶的事情,还在后面呢!

当老美继续往前走时,却遇到了志愿军的第二个“冰雕连”,他们以为这些战士,也都被活活地冻死了。

但是,他们却想错了,这次遇到的是会动的“冰人”。

随着一声冲锋号响,无数的志愿军战士,从雪底下冒了出来,犹如天降神兵一般,那冲杀声、呐喊声,响彻天际啊。

很多战士在冲锋时才发现,自己的一条腿已经冻的坏死了,但也顾不了这么多了,他们凭着剩下的另一条腿,跳着往前冲,而没有了腿的战士们,就趴在雪地上,往前爬着作战。

这突如其来的攻势,打得老美措手不及、四处逃窜。而老美也被眼前的这一幕一幕,彻底地惊呆了。

长津湖一战,彰显了中国军人的决一死战、视死如归、保家卫国、不惜一切的民族精神、血性和气节。

这场战役,我们大获全胜,一共歼敌13916人,由于气候极度寒冷,老美冻伤了7700人、冻死几百人。

而我们志愿军整个九兵团,冻伤了28000多人,有的战士因为冻伤严重,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我们一共冻死了4000人。”其中,有3个连队,成建制地全员冻死在阵地之上,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冰雕连”。

深度解读:长津湖之战,“冰雕连”,为啥令人震撼?

而在冰雕连中,有一名战士,名叫宋阿毛,他写了一封感人肺腑的绝笔信,他在信中说:“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之上!”

这种气魄,真是感天动地,让世人铭记啊!

长津湖战役,从11月27日一直打到了12月13日,一共打了整整17天,最终以美军大败而结束。

对此,美军上校阿尔法·鲍泽,在战后感叹地说:“中国人,正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后勤支援和通信设备,否则,我们绝不可能走出长津湖!陆战一师是侥幸生还的!”

那抗美援朝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轻易地就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而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正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实现着伟大的复兴。

你看,抗美援朝的1950年,老美的钢产量是8772万吨,而当时的新中国,真是敌强我弱、百废待兴,我们的钢产量不足61万吨啊,两者整整差了144倍!

要和世界上的头号强国对抗,而且差距悬殊,这参战的风险极大。

但是,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就是说:如果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门户被打开后,就会危及到厅堂。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文章指出:美帝国主义,并不可怕,就是那么一回事;任何地方,我们都不去侵略。但是,人家侵略来了,我们就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到底。

正是这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让我们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深度解读:长津湖之战,“冰雕连”,为啥令人震撼?

在2年零9个月的英勇奋战中,重要的战役、战斗,一共打了134起,那平均每周就有一起啊。

我们志愿军,一共歼敌70多万人,击毁和缴获飞机4200多架、坦克1400多辆、汽车7900多辆,各种火炮4000多门 等等、等等。

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抗美援朝的精神,却永远铭记。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着14亿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奋勇向前,战胜一切纸老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喜欢此文,请关注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冰雕   敬上   冲锋号   朝鲜   志愿军   作战   指挥官   炮弹   零下   兵团   战役   美军   气温   战场   深度   战士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