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区房的一些看法

逛一个本地论坛,学区房一直是讨论的焦点,只要一有关于学区房的主题,就会有相当多的帖子跟帖。

下面我来分析下。

影响学生成绩无外乎四个方面:学校师资、班级氛围、家庭熏陶、学生自己。

学校师资

在政府大力倡导公平教育的背景下,市区内各学校的硬件差距已经不大明显了,老师现在也都是正规招聘途径,学历也都是越来越高,新教师有激情、老教师经验丰富,各有千秋,所以从学校师资层面上,学区房确实并没有明显优势。

班级氛围

班级是由每个同学组成的,每个同学的背后就是每个家庭。试想一下,假设每个家庭都是通过购买学区房来获得孩子的教育名额,那么至少说明了两点:一是家长重视学习,二是家庭条件较好。相比较而言,学区房的孩子整体素质必然要比非学区房的孩子要高。每个孩子对学习态度都是认真的,同学之间肯定要相互追赶,这样的氛围想要学习差也很难。

反观非学区房,有些家庭不重视学习,孩子自然就贪玩甚至走弯路,这样就可能会带坏周围的同学甚至整个班级。

在班级氛围这块,学区房具有明显的优势。古有孟母三迁,就是这个道理。

班主任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好的班主任能够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这个跟学区房无关。

家庭熏陶

有句话说得好:最好的学区房就是家里的书房。如果家长能够做到有时间、有精力跟孩子一起学习,常年积累夏利,完全可以超过学区房的影响。

当然话说回来,现在这个社会不埋没人才,孩子上初中还能坚持读书学习的家长,通常混得也不会差,大部分家长也都能买得起学区房。

学生自己

这个是认为学区房没用的人最常说的一句话。孩子是那块料,普通学校照样能考上重点高中,不是那块料,再好的学区房也没用。

其实这个还是概率问题,无论是否学区房, 每个班级都有学习相对突出孩子,这是天赋,是个别现象,大部分孩子还是要受学校、班级、家庭影响的。说到底,孩子的智商都差不多,但性格和价值观由于受到学校、班级和家庭的影响。学霸之所以能够成为学霸,就是热爱学习,对学习有主动性;而大部分孩子学习是被动的,管的严就多学点,管的松就少学点,不管就不学;还有极个别的就是讨厌学习,就是不喜欢。对学习的态度导致了最终的成绩。


所以说,学区房买与不买完全在家长自己,有条件能买就买,有比没有好;没条件也不要勉强,生活压力过大对家庭和孩子都不是好事。

已经买了的不用过分夸大学区房的作用,就好像能保上重点一样;没买的也不用一味的酸,把成绩搞上去才是硬道理。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学区   师资   班主任   班级   氛围   重视   态度   看法   家长   成绩   条件   同学   孩子   家庭   学校   学生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