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索尼微单 a7C : 跟 A7M3 比起来,到底谁更香

还几个索尼初代 ILCE-7 系列发布的时候,不少人曾经希望索尼能推出一台 NEX7 造型的「A5」吗?

浅谈索尼微单 a7C : 跟 A7M3 比起来,到底谁更香

微单十周年,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只是,诞生的背景却有了大不同。

浅谈索尼微单 a7C : 跟 A7M3 比起来,到底谁更香

当年大家对「A5」的期望主要是用于转接各种老镜头,甚至一度觉得就算没有视频功能也无所谓。但时移势易,随着索尼 E 卡口镜头系统的完善以及无反相机从「新兴事物」变成主流,转接这个玩法也从主流慢慢变成了小众。而视频,那更是现在相机的一大增长点。

正式开聊今天的主角 ILCE-7C 吧!

浅谈索尼微单 a7C : 跟 A7M3 比起来,到底谁更香

虽然机身设计看着更像 ILCE-6000 系列,但看其背面的按键布局,这似乎更像是把 RX1 系列的按键布局塞到 ILCE-6000 系列的机身当中。

浅谈索尼微单 a7C : 跟 A7M3 比起来,到底谁更香

右手部分的按键布局、后拨轮、曝光补偿转盘、模式转盘,还有屏幕比例几乎都和 RX1 系列如出一辙。

要说 menu 键的位置咋这么奇怪?

RX1 系列那个位置是回放键,但这毕竟是 ILCE-7 系列的一员嘛,把回放键跟 menu 对调一下操作语言就没啥区别了。

浅谈索尼微单 a7C : 跟 A7M3 比起来,到底谁更香

让我觉得这个设计没咋用心的地方,莫过于视频录制键的位置。

明明连 ILCE-6500 都有 C1、C2 两个键,即便要像 ILCE-7SM3 那样将视频录制键放到「C1」的位置,起码也还留个 C2 在吧?

啊对了,前拨轮也是没有的。

因为录制键、因为侧翻屏这些「影子」,不少人会觉得 ILCE-7C 是一台视频向的机型,虽然我并不这么认为,毕竟视频录制的规格也不见得有多高。但如果大家真的要把它当成一台视频或者说 Vlog 机器的话,那 ILCE-7C 的套头便不是一同发布的 FE28-60mm F4-5.6,FE20mm F1.8 G 才是。

浅谈索尼微单 a7C : 跟 A7M3 比起来,到底谁更香

说到这枚「奇怪的套头」 FE28-60mm F4-5.6,只看规格大家应该十分唾弃,但我却相当有兴趣。

它给我的感觉就相当于当年美能达 35-70mm F4(就是长焦端 F5.6),这样的规格固然不能算好用,但胜在轻便,做个焦段补充也是极好的。要知道一枚全画幅镜头 40.5mm 滤镜口径跟那支 16-50mm F3.5-5.6 是一样的!要是画质还行,我估计会搞一枚拆机的来做随身标变。

从 FE28-60mm F4-5.6 的造型设计到搭配在 ILCE-7C 机身上,让我有种错觉,这应该是一台可换镜头版本的 RX1 系列机型。而 RX1 系列的定位原本就是紧凑型固定镜头相机,既是如此操控被牺牲也是情理之中。

浅谈索尼微单 a7C : 跟 A7M3 比起来,到底谁更香

或许,ILCE-7C 身上确实会有一些视频向的设计,但且看它与 ILCE-7M3 基本没区别的视频规格及其机身布局……我还是觉得,把它当成无论照片还是视频都能轻松拍的全画幅机器就算了吧!

鉴于此机器之奇特,难免会有人说一句:

“就这?”

继而和其他看似差不多价位的机器进行一番比较。我想说的是,很多人直观地会喜欢极致的性能,但有的人会觉得轻便+高画质便是王道。

君不见,当年添置一台 NEX5C 的人可有不少是家里一大套全画幅单反的用户。

浅谈索尼微单 a7C : 跟 A7M3 比起来,到底谁更香

当年人们就会为了轻便而放弃性能和手感,放到现在也没什么不可以。加上目前能自动对焦的全画幅小巧镜头最齐全的系统还是 E 卡口,走一波主打轻便的机身也不是那么的难以理解吧?

所以,如果你觉得这货长成这样并不足以打动你的话,那只能证明,你并不是这款机器的目标用户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索尼   套头   画幅   卡口   轻便   机身   按键   布局   当年   镜头   规格   机器   位置   系列   数码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