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 FE50mm F2.8 Macro 上手,为何我要换上这支微距镜头

都说『微距无弱旅』,但在挣扎过后,我还是将手上的原厂 50 微换成了原厂 50 微了。

索尼 FE50mm F2.8 Macro 上手,为何我要换上这支微距镜头

从 α 卡口的用户到 α 卡口的“余孽”,在我换上 ILCE-7R2 的时候已经发现,手头上不少 α 卡口镜头的画质已经跟不上需求,除了两枚微距。

这两枚微距在画质上确实还可堪一用,但自从添置了 24-105mm F4 G OSS 之后,其 105mm 端约 1:4 的近摄已经能满足我大部分的使用场景,加上转接让对焦要么就手动要么只能忍受那个覆盖范围小得可怜的 15 点对焦系统,促使我早早地就把百微出掉。

索尼 FE50mm F2.8 Macro 上手,为何我要换上这支微距镜头

百微在微距拍摄上其通用性确实要高于 50 微,但考虑到我在拍产品时除了需要近摄拍细节外,还有整体、全景等需要拍摄,而 100mm/90mm 所产生的距离感拍全景似乎并不合适,所以更为轻便的 α 卡口 50 微长久以来都是我拍产品的主力镜头。毕竟人懒到某个程度,总会想着只用一枚镜完成拍摄。

索尼 FE50mm F2.8 Macro 上手,为何我要换上这支微距镜头

对转接 α 卡口 50 微的不满,大概是源自于我还找不到一个能同时放电脑、放相机、放杂物且总体体积不太大的通勤包(这么高要求好像也真的比较难找)。为此,每当我外出想拍产品并把稿子写完的时候,不得不将相机、转接环以及镜头全部分开来放……

回到这次索尼 FE50mm F2.8 Macro 本身,虽然光学结构与 α 卡口的 50 微没有丁点儿的关系,但外观方面倒是有几分相似。

索尼 FE50mm F2.8 Macro 上手,为何我要换上这支微距镜头

索尼 FE50mm F2.8 Macro 初上手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出乎意料的轻,翻查资料后发现,其重量仅 236g。与之作为对比,α 卡口的 50 微单单就镜头而言重量已经到了 295g,更别说在无反上使用还得接上一个 LA-EA3/4 转接环了。

索尼 FE50mm F2.8 Macro 上手,为何我要换上这支微距镜头

因为是微距镜头的关系,索尼 FE50mm F2.8 Macro 上的按键/开关比起同焦段的一般镜头要多,这大概也让索尼 FE50mm F2.8 Macro 成为索尼没有后缀(ZA、G、GM)镜头中按键/开关最多的镜头。

这些按键/开关都是用于对焦辅助,排在最低的是对焦范围设定,中间为可在机身设置的自定义按键(机身默认为对焦锁定),最高的则是 AF/MF 开关。

索尼 FE50mm F2.8 Macro 上手,为何我要换上这支微距镜头

和 α 卡口 50 微一样,索尼 FE50mm F2.8 Macro 对焦时镜筒会往外伸出,镜筒上标有放大倍率、对焦距离等字样,以便用户对焦。

虽说『微距无弱旅』,但新老镜头一对比,仍不难发现新头在解析力、色散控制等方面都要明显优于老镜头。当然了,α 卡口 50 微的光学结构最早可以追溯到 1985 年发布的美能达版本,即便是后来的索尼版本,距今也都快 14 年了。

索尼 FE50mm F2.8 Macro 上手,为何我要换上这支微距镜头

这个『50 微换 50 微计划』事实上也不是近期才有,在此之前之所以没换,除了觉得画质(主要是锐度)并没有质的飞跃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自动对焦方面几乎没有变好,该拉风箱的还是继续的拉风箱,也就对焦声音变小罢了。

不过话说回来,原生卡口的自动头在对焦交互上还是要比转接更强一些。比如对焦系统用的就是相机上的对焦系统,而这也就意味着使用自由点对焦的时候再也不需要受 LA-EA4 那个覆盖范围非常小的 15 点对焦系统束缚了!

索尼 FE50mm F2.8 Macro 上手,为何我要换上这支微距镜头

FE50mm F2.8 Macro 使用的原生对焦系统

索尼 FE50mm F2.8 Macro 上手,为何我要换上这支微距镜头

LA-EA4 转接美能达 50mm F2.8 Macro 的 15 点对焦系统

关于对焦方面,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索尼 FE50mm F2.8 Macro 的手动对焦环依然是非线性对焦。非线性对焦环话虽对视频手动对焦并不友好,但从索尼 FE50mm F2.8 Macro 的适用范围而言,它并不像百微/90 微那般适用于视频拍摄,倒是在非线性的加持下,手动对焦时的精度可以得到提高(前提是得慢慢对),所以索尼 FE50mm F2.8 Macro 使用非线性对焦环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索尼 FE50mm F2.8 Macro 的上手时间并不长,样片无非也就是日常拍的产品,反正『微距无弱旅』,发一些大家随便感受下就好啦。

索尼 FE50mm F2.8 Macro 上手,为何我要换上这支微距镜头

索尼 FE50mm F2.8 Macro 上手,为何我要换上这支微距镜头

索尼 FE50mm F2.8 Macro 上手,为何我要换上这支微距镜头

索尼 FE50mm F2.8 Macro 上手,为何我要换上这支微距镜头

索尼 FE50mm F2.8 Macro 上手,为何我要换上这支微距镜头

索尼 FE50mm F2.8 Macro 上手,为何我要换上这支微距镜头

50 微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规格,它在通用性上并没有百微 /90 微强,纯手动对焦的话相对地也会比百微/ 90 微更容易,加上长久以来『微距无弱旅』的“信条”,使得想要 50 微的用户首要考虑的并不是画质、对焦等使用上的问题,而是“值不值”的问题。

索尼 FE50mm F2.8 Macro 上手,为何我要换上这支微距镜头

索尼 FE50mm F2.8 Macro 到底值不值?对于我这样靠转接撑了一年又一年的人来说,似乎并没有发言权。

确实,50mm/60mm 微距几百块就能买到素质不俗的手动新头,而如果手头上有自动转接环的话,最便宜的二手自动 50 微也是几百块钱有交易,但这就好比『能用』与『好用』的区别。

索尼 FE50mm F2.8 Macro 上手,为何我要换上这支微距镜头

我之所以下决心换索尼 FE50mm F2.8 Macro,是因为一句话——常用值得多投资。既然 50 微是我主要的生产力工具之一,即便是画质没有质的飞跃,凭借原生卡口带来的对焦范围优势以及更便携的体积等,已经足够提升我的工作效率。

站在同门“标杆”级别的 FE90mm F2.8 Macro G OSS 身后,索尼 FE50mm F2.8 Macro 无论是画质还是性能乃至规格本身所限的通用性方面,似乎都差点意思。但这又如何?

适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嘛!

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索尼   全景   镜头   风箱   卡口   通用性   弱旅   长久以来   画质   上手   按键   确实   相机   发现   数码   系统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