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给华为带货,“屏蔽外链”的互联网再遭监管,科技的初衷呢?

个人原创,侵权必究

互联网企业算得上科技企业吗?有一条评价美团的评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个看似伪命题的问题,却在各大论坛被一而再再而三的讨论,细思极恐!

央媒给华为带货,“屏蔽外链”的互联网再遭监管,科技的初衷呢?

来源于网络

这个在科技领域一眼就能得出答案的问题,为什么却又无时无刻给人一种相互割裂的感觉。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便捷,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实战数字化认为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肯定不能背这个锅,那么有且只有互联网企业或者互联网企业的经营者了。

没有国家支持,哪有资本的风口

“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长出一个小翅膀,就能飞得更高”这是小米的雷军在创业和投资论坛上的发表的一句名言,至今成为了很多人引用的创业金句。有点讽刺的味道,也不必介怀,这个更适用于互联网企业的创业者们。反之,为什么会有风口,改革开放30年,互联网产业发展22年了,都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没有国家支持,哪有资本的风口

央媒给华为带货,“屏蔽外链”的互联网再遭监管,科技的初衷呢?

来源中商情报网

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初衷和价值

互联网企业追求市场,追求效益,为股东创造利益这些都无可厚非。而且很多互联网企业把这些作为企业价值观,例如:像阿里巴巴价值观“新六脉神剑中的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美团企业的价值观中的“以客户为中心”;新浪的价值观“以客为尊”等等。

很高兴我们依然能够成为互联网企业的服务的对象,确实很多互联网企业也是这么做的。因为我们除了客户的称呼以外,在大数据的背后,10亿多的网民还被称呼为一个个的流量,通过淘宝、微信、抖音等等应用串联成为每家互联网企业的私域流量,而且以此构建了人为的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

央媒给华为带货,“屏蔽外链”的互联网再遭监管,科技的初衷呢?

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初衷是信息数据互联互通,打通流量壁垒、打破信息孤岛是互联网企业初衷和价值,如今的做法却更像是互联网企业的“私人流量”。

偏离技术初衷的价值

再回到互联网企业算得上科技企业吗?这个问题上。

第一点技术价值,互联网技术对于APP和小程序端口的研发应用,数据库的编写实现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发明及运用。对于传统企业经营、生产和生活数据的统计、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第二点商业价值,互联网产生的大数据更应该帮助传统的企业进一步了解产品、了解用户、了解现状,进而为企业切实解决如何提升运营现状、目标客群在哪里、与竞品的优劣势、企业经营中又有哪些需要改进等等的问题,展现互联网技术的实实在在的商业价值。

第三点社会价值,互联技术产生的不同维度的大数据,很多时候又不直接与个人和企业产生直接联系或者锚定那个特定的行业。例如热点新闻排行、出行大数据、销量排行榜等等,勾勒出的是群体的喜好和行业发展方向等。它确实能引导和指导企业和个人如何生产、生活。

央媒给华为带货,“屏蔽外链”的互联网再遭监管,科技的初衷呢?

互联技术还是高科技技术,如上所说。被划分为非科技技术,这个锅技术本身不背。

依仗垄断地位和“私人流量”,利用“二选一”“大数据杀熟”“版权垄断”“数据安全”等等经营手段为一己私利,损害整个行业甚至盯着老百姓的菜篮子。妄图把资本的一套“把猪养肥了再杀”理论,奉行到各行各业,从这里看互联网企业更像是营销公司、服务企业,哪有科技企业的样子。说是以客户为中心,其实是为资本不择手段的负责,难怪中纪委说狠话“不要妄想大而不倒”,难怪前人行行长周小川批“赢者通吃”。

央媒给华为带货,“屏蔽外链”的互联网再遭监管,科技的初衷呢?

为什么人民网甘心为华为带货,都是在国家政策长大的,因为华为5G技术、芯片技术、自主鸿蒙操作系统等等,切切实实的为行业、甚至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1.部分互联网企业的价值取向有没有错?

2.互联网企业什么时候能回归科技的初衷?

欢迎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华为   介怀   初衷   科技   风口   屏蔽   价值观   流量   资本   价值   客户   国家   数据   数码   行业   技术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