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别人,才能成就自己。

我理解的成功,不是著作等身,也不是位列公卿,更不是富可敌国,而是,像鲍叔之于管仲,欧阳修之于苏东坡……成就别人,才能成就自己。

成就别人,才能成就自己。

春秋时期,管仲生活拮据,常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豁达大度,不以为然。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各为其主。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王霸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不计前嫌,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管仲被任用以后,执掌齐国的政事,齐桓公的霸业因此得以实现,九次会集诸侯,励精图治,终成一代霸业。

再来看一下欧阳修举荐苏东坡的故事。

成就别人,才能成就自己。

苏轼在京城会考时,主审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当时欧阳修名满天下,天下士子进退之权全在欧阳修举手投足之间。幸好,欧阳修公正廉明,秉公办事。

为防徇私舞弊,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欧阳修被一篇考场作文深深打动,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一,但他觉得此文很像自己学生曾巩所写,怕贻人口实,所以最后只评了第二。等到到放榜的时候,欧阳修才得知文章作者是苏轼。

成就别人,才能成就自己。

欧阳修如获至宝,对老友梅尧臣说:“此人(苏轼)是当今奇才,我应当回避,放他出人头地。请大家记住我的话,三十年后没有人会再说起我来的!”欧阳修这一句话,让苏轼顿时名声大噪,海内震动。成语“出人头地”就是来自这里,指人的能力超出一般人,高人一等。

以上两则例子,都是举贤任能的经典故事,读罢忍不住为古人的“无我”胸襟啧啧称赞。“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确,这个社会,人才辈出,高手如云,“千里马”比比皆是,但是,能够真正穿破层层阻碍,懂得运用智慧的双眼发现这些“千里马”的人却是少之又少。甚至,有的还妒贤嫉能,打压、排挤、陷害“千里马”,防止他们抢了自己的风头,危及自己的地位。

譬如,一些体制内的小单位,假公济私,用人唯亲,给那些有背景、善投机者开了后门,工作没几年就得以镀金、提拔,而那些有真才实学、埋头苦干的人却因为没“关系”,不会“投资”,只能永远做一个普普通通、默默无闻的一线人员。人家需要他时,召之即来;不需要他时,挥之即去。甚至,别人还嘲笑他“呆板,不会做人,不懂人情世故”。

成就别人,才能成就自己。

管仲、苏东坡是幸运的,至少,他们遇到了那些赏识、重用、成就他们的人,他们得以发挥聪明才智,大慰平生之志。历史上这样的佳话还有很多很多。

成就别人,让那些有才华、比自己优秀的人脱颖而出,为社会、为国家缔造更多、更大的辉煌,也不失为一种贡献,一种胸襟,一种格局。

鲍叔成就了管仲,欧阳修成就了苏东坡,你,成就了谁?

(码字辛苦,大家要是喜欢我的作品,请关注梅畔琴声的主页,有更多的精彩,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士子   管仲   贻人口实   举贤任能   妒贤嫉能   公正廉明   伯乐   豁达大度   成就   齐国   霸业   千里马   胸襟   出人头地   公子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