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大数据|2021年度医疗行业纠纷大数据分析报告

9月7日晚,山东济南一家整形机构的股东辱骂、殴打女顾客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引发广泛关注。

一名女子自称是济南喜悦整形医院法定代表人刘明,用激烈言辞不断辱骂、威胁一名女顾客,甚至动手殴打。据悉,女顾客因眼部整容手术失败将该整形医院投诉至市场监管部门,因而被殴打并威逼其签订和解协议,且恐吓其不得继续投诉。涉事整形机构在9月7日上午发布声明称,视频中的当事人的手术效果没有任何问题,却“无理由要求退费并赔偿”,“扰乱正常经营”,指出女顾客为医闹。

行业大数据|2021年度医疗行业纠纷大数据分析报告

相关消息称涉事机构或无相关整形外科、美容外科资质,9月8日上午,济南公安针对此事发布情况通报,表示已依法传唤该整形机构女老板刘某明接受询问,现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通过以上案例可见医疗行业的纠纷因其专业性、复杂性、人身相关性等原因属于高关注度案件,尤以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更受关注。下文擎盾中台结合大数据对医疗行业从地域分布、领域案件数量、诉讼时长、争议焦点、标的额、案件裁判结果、责任比例、当事人败诉原因等维度进行简要分析,为把握行业动态,预防医疗纠纷助力和谐医患关系提供参考。

纠纷简要分析

案件地域分布

行业大数据|2021年度医疗行业纠纷大数据分析报告

伴随着大众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诊疗数量和患者维权意识的提高,以及医疗需求和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均匀,医疗纠纷在地域分布上也对应呈现出范围分布较广,且区域不平衡的特点。

擎盾中台统计的数据显示,医疗纠纷虽然分布范围较广, 但多发于东南沿海一带,尤其是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这些区域聚集了众多大型医疗机构和优质医疗资源,诊治的疾病通常也更为复杂,医疗纠纷案件也相对聚集。中部地区则集中于河南,湖北,重庆,安徽等地区,东北地区尤其是吉林、辽宁也属于纠纷多发区域。但在甘肃、陕西、内蒙古的多于300件案件的深色包围圈下,宁夏的纠纷案件数量低于99件所呈现的浅粉色区域显得尤为突出。

不同领域案件数量占比

行业大数据|2021年度医疗行业纠纷大数据分析报告

擎盾中台统计的数据显示,医疗行业通常包含:诊疗、医药药品、保健品及营养食品、医疗保险、医疗器械、生物制品、海外医疗、陪诊等领域。

其中诊疗领域案件数量最多,占比达到63.33%,疾病诊疗是医疗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诊疗涉及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医疗资源需求量大,地域分布不均、小部分医生的诊断能力和水平相对欠缺等原因,致使该领域的案件占据绝大多数。

其次是医药药品领域,占比超过20%,目前我国治疗罕见病的药品供应与常见病的药品供应渠道不同致使价格居高不下;且因罕见病领域缺乏药品,部分药品价格奇高,患者和家庭负担重,产生该领域纠纷数量居高不下的现象。

紧随其后的是保健品及营养食品和医疗保险领域,保健品和营养食品质量参差不齐,假冒伪劣产品损害购买食用者的身心健康,占比也达到了7.6%;而医疗保险作为一项社会保险制度,数据表明在使用、理赔等层面产生纠纷的也不在少数,占比达到5.69%。

诉讼时长

行业大数据|2021年度医疗行业纠纷大数据分析报告

擎盾中台统计的数据显示,大多数医疗纠纷案件花费的诉讼时长在1个月至1年6个月之间,3个月至1年6个月的案件占据主要区间,仅小部分的案件审理期限少于1个月或者超过2年,可以看出基于治疗周期长,检验鉴定需要时间等因素,医疗案件审理周期普遍较长。

证据的判断、采信必然建立在复杂的鉴定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疗过错司法鉴定、文件检验、伤残鉴定基础上。大多数案件都难以在短期内审结,对于诉讼,建议相关当事人考虑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采用调解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化解纷争。

争议焦点

行业大数据|2021年度医疗行业纠纷大数据分析报告

擎盾中台通过统计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纠纷、医疗保险待遇纠纷等案由的争议焦点发现,医疗纠纷相关案件的争议焦点集中在以下几点:

(1)损失与诊疗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因果关系大小,案件数量多达25121件。

(2)赔偿责任的确定,也有15852件案件双方对此存有争议。

(3)赔偿金额确定,案件数量为2165件。

(4)医疗事故等级认定,案件数量为343件。

(5)诊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案件数量较少,仅有272件。

标的额

行业大数据|2021年度医疗行业纠纷大数据分析报告

擎盾中台统计的数据显示,医疗行业所涉纠纷标的额在20万以下的占比为36.35%,20万-100万区间的案件数量最多,相加约为52%,200万以上标的额的案件数量最少,仅有3%左右。

考虑到经济成本和鉴定时长,建议患者在发生标的额较小的医疗损害纠纷时可以选择调解和解等方式解决纠纷,诉讼作为最后一步救济方式。

案件裁判结果

行业大数据|2021年度医疗行业纠纷大数据分析报告

医疗行业相关纠纷当事人的诉求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请求确认损害赔偿的主体

(2)请求认定相关合同的效力

(3)请求费用的赔偿

(4)请求确认损害行为和一方当事人的诊疗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擎盾中台据此统计的案件一审裁判结果显示,法院支持/部分支持原告诉讼请求案件占比达到63.8%,当事人撤诉的比例约为36%,驳回全部诉讼请求的比例仅仅占据案件总量的0.02%。

责任承担&原因分析

诊疗方责任比例

行业大数据|2021年度医疗行业纠纷大数据分析报告

擎盾中台统计的数据显示,医疗纠纷案件中,法院判决诊疗方承担责任的比例分布为:诊疗方全部责任(6%),同等责任(28%),主要责任(24%),次要责任(26%),轻微责任(16%),可以看出,诊疗方主要承担的责任范围是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诊疗方占比全部责任的比例极低。原因在于即使在确认诊疗方具有过错且需承担责任的情形之时,患者病情发生变化的情形人力无法精确预计,患者需要举证因诊疗方完全过错导致患者不良后果的因果关系也较困难,一般只有在误诊漏诊等诊疗方严重医疗过错的情形才能确认直接因果关系从而判决诊疗方承担全部责任。

案件胜败诉率

行业大数据|2021年度医疗行业纠纷大数据分析报告

擎盾中台统计医疗纠纷双方的败诉情况发现,诊疗方败诉的比例高达78%,患方败诉的案件占据20%,而法院判决诊疗方承担公平补偿责任的占据2%。

下面我们将进一步分析诊疗方和患方败诉的原因,为医疗纠纷当事人在诉讼中更好地规范自身行为提供一些参考。

诊疗方败诉原因

行业大数据|2021年度医疗行业纠纷大数据分析报告

擎盾中台统计的数据显示,在医疗纠纷案件中,诊疗方败诉的原因大致包括:未尽注意义务、延误治疗,未尽告知义务,病历,术前评估不全面,违反诊疗规范,推定过错,漏诊误诊等。其中占比最多的原因是未尽注意义务、延误治疗达到总数的41%,其次是未尽告知义务,达到总数的19%。医疗机构对患者及其家属履行告知义务的主要载体病历材料记录不完整、书写不规范,且目前医疗机构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告知多为形式上的告知,不注重告知义务的全面履行,这也使医疗机构更容易被认定存在未尽告知义务的过错。

患方败诉原因

行业大数据|2021年度医疗行业纠纷大数据分析报告

擎盾中台统计的数据显示,医疗纠纷案件中导致患者败诉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无过错、无因果关系,未鉴定,已过诉讼时效,医患达成协议,门诊病历缺失,重复起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无过错、无因果关系,占比63%,因实践中医疗纠纷因果关系的认定与举证密切相关需要其次是未鉴定,占比29%,这二者总共占比就达到了92%。有1%的案件是因为患方丢失门诊病历材料,从而导致举证不能,使自身陷于不利的诉讼地位。

总结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医疗纠纷案件整体呈现以下特点:

医疗行业领域的纠纷案件通常涉及专业的检验鉴定,例如报告开头提到的美容纠纷的案件,伤情鉴定对于推进纠纷解决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结合上述对争议焦点、当事人败诉原因的分析,对医疗过错、因果关系、瑕疵病历、伪造病历的认定等多属于医患双方共同关注的领域。

这提醒医务人员在加强诊疗行为规范化的基础上应恪尽注意义务和告知义务、以人文关怀去对待每一位患者。医疗过错司法鉴定及诊疗机构规范管理也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医务人员应当重视并规范病历书写,做到客观真实、准确规范,避免病历篡改、丢失等情况的发生,在发生医患纠纷时才能更好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而在诊疗活动中医务人员也应向患者具体说明病情和采取具体类型医疗措施的原因。针对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患者,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如此才能得到患者自身对医疗措施的认可而非引起其反感和抗拒,这对医患关系的和谐相处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可能性也是大大有益的。

患方也应当理解包容、及时与诊疗机构进行沟通,同时注意事先保存好证据,才能在未来发生医患纠纷之时有效维护自身权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纠纷   医疗   大数   医疗纠纷   因果关系   病历   过错   当事人   案件   纠纷案件   鉴定   患者   义务   领域   原因   年度   报告   责任   数据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