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将大规模商业化,网约车司机的“寿命”已不足5年?

无人驾驶发展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有点眉目。


百度的李彦宏直接在业绩电话会上喊出“五年后,无人驾驶就能盈利,成本必将低于网约车”这样的豪言壮语。

自动驾驶将大规模商业化,网约车司机的“寿命”已不足5年?

无人驾驶被喊口号,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谁能知道,短短几天之后,就蒙上了阴影。打脸来得太快


一、


在刚提出无人驾驶的概念之时,各行各业都期待纷纷,但是谁也不敢先动手。原因只有一个,这玩意儿费钱啊。


迄今为止,除了几个头部科技公司,对自动驾驶投入最多的,也就是昔日网约车界的大哥大---滴滴了。


其他的曹操出行、滴答出行、一喂顺风车等企业,不是不想涉及,而是不敢涉及,谁能有那么厚的底子去烧钱。


在大量的人力、物力、技术集结下,很快,自动驾驶技术突飞猛进。在今年的6月份,百度联合滴滴,首次公布了无人车的成本,一辆48万的定价,算起来远远低于网约车司机的用人成本。

自动驾驶将大规模商业化,网约车司机的“寿命”已不足5年?

一时之间闹得网约车司机人人自危,人心惶惶,仿佛自己下一秒就丢了吃饭的家伙。


二、


巨头们言之凿凿,但是事情的发展,远远不在他们把控之内。


首先是技术问题。近些年来自动驾驶的技术吹捧过高。虽然李彦宏说,百度已经记录了超过47000次的行程,相比第一季度实现了200%的增长。


并且有信心在未来的2~3年内,业务会扩展到全国30个城市。连带着滴滴也信心百倍,势要将曹操出行、滴答出行、一喂顺风车等斩于马下。


听起来像是说给自己听的。但是,再宏伟的计划,再乐观的数据,都解释不了两天后因自动驾驶技术不成熟而导致的人间悲剧。

自动驾驶将大规模商业化,网约车司机的“寿命”已不足5年?

简而言之,技术把控者们进行的几百万次安全性测试,都比不上消费者切实体验到的糟糕感受以及惨痛代价,更能让人触目惊心。



三、


兵马未动,技术先行。在还没有大规模普及的情况下,进行的一代代研发,无异于是纸上谈兵。


目前自动驾驶已经研发到第五代,但是市场普及率还是了了,商业化落地程度依然艰难。其中最根本的原因,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人们的观念。


毕竟电梯也有失灵的时候,人们不相信这个被机器控制的大盒子能充分保证自身的安全。


就算是从测试数据看来,一个全自动驾驶系统每100万英里只会发生一次车祸,那么也会从根本上打击到人们对它的信心。

自动驾驶将大规模商业化,网约车司机的“寿命”已不足5年?

观念不认可,政策自然更加谨慎,车企难以得到真实的用户数据和反馈,所有的认知都是建立在自身的数据测试上。


那必然更加盲目,形成恶性循环。司机安心端好自己的饭碗,综合看来,网约车司机被自动驾驶取代,还远着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势要   兵马未动   宏伟   司机   言之凿凿   人人自危   费钱   信心百倍   寿命   观念   成本   无人驾驶   原因   测试   数据   技术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