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它——用1个G的流量,及时掌握了河南灾情,它才是大功臣

这是一个G的数据信息,它用5-6个小时的时间,第一时间将灾情信息传输给相关部门。

是它——用1个G的流量,及时掌握了河南灾情,它才是大功臣

也是这仅仅的1G的数据信息,让几十平方公里内受灾方位,伤亡情况,伤亡失踪安全的全员名单,灾情分布位置,不能支撑的据点有几个,能支撑的据点能撑多久,急需的物资种类,需要的支援数量,空投的位置和信号,进入的道路推荐,图文并茂能写一本书了——它就是中国自制的翼龙无人机。

是它——用1个G的流量,及时掌握了河南灾情,它才是大功臣

这一个G的灾情报告,真要叫谁来看完都是个浩大工程,甚至根本无法用打印的方式呈现,量太大了。幸好这里头两千个电话语音数据占了大头,唠唠叨叨报平安相互问候鼓励,相当于八百兆的MP3,两张光盘,这仅仅是一个镇的数据量。

它起到了应急通信的作用:

意味着当地得很多基础设施已经被损毁,人员面临很多生活困难,甚至生命威胁。而灾难是会让人知足得,不至于刚活下来就要求大鱼大肉。应急通信说到底就是某些地方急需通信,但是一定时间内通信无法恢复得时候应急用的。

是它——用1个G的流量,及时掌握了河南灾情,它才是大功臣

至于说为什么飞机少,不多飞几次,首先,人家光是又报道的就飞了两次,另一次是去某医院上空应急通信。

再者这个其实是一个实验项目,之前只是用于别处的一些地震灾害应急之用,而当下由于我国在救灾抢修中的出色表现,这种飞机一直没有被人关注,所以这个项目已经存在几年了,但是直到这一次洪水,才终于正式亮相,而这也是为什么人家要从大老远的地方赶过来的原因。以后自然会多一些,毕竟实贱才是检验项目的最好手段。

是它——用1个G的流量,及时掌握了河南灾情,它才是大功臣

它是怎么做到的?

孤岛听过没?地震洪水雪灾中非常容易出现的现象。一个镇子,地处山坳里,平时有几千几百人口,灾害一来通信一断,外面指挥救援部啥也不知道,里面受灾没有啊?

需要什么样的救灾力量啊?里面的人倒是门清,但是电话打不通啊!而且以08年汶川地震为例,道路全毁,通讯全断,派人出去报信危险就不说了,翻山越岭到了,黄金救援时间也就过了。而外面的救援指挥小组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往灾区派人,结果呢,就很容易造成救援力量的浪费。没错,是可以说浪费。

是它——用1个G的流量,及时掌握了河南灾情,它才是大功臣

比如,一个镇子,受灾情况不严重,群众转移及时而且自救迅速,基本上不需要搜救,只需要物资保障医疗之类的,结果因为信息不畅,一股脑派过去好几只搜救队。

结果到了之后发现不需要那么多,又得往回走或者往别的地区行军,既浪费时间也浪费人力。

这就跟打仗一样的,指挥者要把所有的力量有计划的派到需要的地方。但这一切是建立在情报优势上的。而这一次翼龙出征,实际上是从贵州出发的,飞过啦就得几个小时,还得考虑回去呢,毕竟是实验性质的飞机,不能随便砸外头。

是它——用1个G的流量,及时掌握了河南灾情,它才是大功臣

有了这样的空中通讯保障,灾区里党组织、政府联系上级支援就会变得非常容易...——编辑个短信,几十字言简意赅把情况一说,外界心里至少有个数,做救灾安排也会容易不少。

我忘了从哪看的了,08年以来几次大天灾,信息孤岛问题让通讯行业的大牛工程师设计师非常苦恼,他们设计了无数方案,不计代价不计成本的要在灾害恢复灾区通讯,包括不限于空投基站(说实话这个操作真的很带感)。

是它——用1个G的流量,及时掌握了河南灾情,它才是大功臣

至于此次翼龙飞行器,有一个很重要的点。能造一架,就能造一百架。也许不远的将来,需要翼龙再次出征的时候,就不是这次一架飞机在空中盘旋五小时就得回航了。

小伙伴们对于这个灾情,无人机算不算一个大功臣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灾情   无人机   镇子   据点   河南   灾区   孤岛   功臣   灾害   流量   飞机   力量   情况   通讯   通信   时间   数据   数码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