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收割30年首枚金牌,十三亿人口为之狂欢!背后的原因引人深思

印度奥运实现零突破,选手尼拉杰乔普拉,背负十三亿人口的期望跪地庆贺,这是继2008年奥运后,印度历时十三年夺得的第一枚金牌,也是印度在奥运历史上的首金,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印度一金难求?

印度收割30年首枚金牌,十三亿人口为之狂欢!背后的原因引人深思

同样是人口大国为何与中国差距如此之大?奥运未解之谜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今天就跟随小慕一起来了解一下,新来的观众朋友们,可以长按点赞强烈推荐一下,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本期视频,随着东京奥运会拉下帷幕。

到目前为止,作为本次奥运会的主办方,日本一共获得二十七枚金牌,同时也刷新了该国奥运会历史上最好的成绩,我国也获得了三十八枚金牌满载而归,然而与我们并称世界人口大国,并且GDP增长速度赶超我国的印度。

却在奥运竞赛中与我们相差甚远,至今为止只获得了一块金牌,两块银牌和四块铜牌,位列全球第四十七名,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印度无论是在人口还是经济上都占据着绝对优势,为何却在一百二十年的时间里仅仅只拿了九枚金牌。

排名比朝鲜、泰国还要低?难道是因为他们不在乎奥运夺金吗?其实事实恰恰相反,本届东京奥运会,印度一共派出了一百二十名运动员,参加了射击、摔跤、羽毛球等,八十五个项目的比赛,此外在运动会开始前。

印度也曾在奥运专题报道中,大肆吹嘘其参赛选手的过人之处,并断言印度选手会在中国的传统优势项目中击败中国队,例如射击、射箭和羽毛球等 ,预计捧回大量奖牌,但事实却与他们的设想背道而驰。

印度收割30年首枚金牌,十三亿人口为之狂欢!背后的原因引人深思

他们用行动证明了印度是个体育弱国,不过这还不是最讽刺的,如果我们留意一下印度历史,就会发现他们在体育上的发展其实非常久远,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就连如今我国擅长的羽毛球运动也起源于印度。

19世纪70年代,羽毛球出现在印度的浦那,因此当地人便以 浦那 称呼这种运动,后来由于当地的驻印英军非常喜欢这项运动,便将它传到了英国,并对其规则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后来便成为了今天的羽毛球运动。

除此之外,国际象棋 中国象棋和日本将棋的鼻祖,也都来自于印度的古老游戏 恰图兰卡,说到这里有人会觉得很奇怪,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印度一金难求?时间倒回到五十年前,印度唯一的奥运冠军宾德拉。

曾在获得金牌后对媒体大吐苦水,说印度在体育上的投入太过小气,仅仅只是支付了运动员的部分训练费,甚至连运动员参加比赛的机票都要自己掏钱,而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印度文化缺乏基本的奥运精神。

印度向来提倡宿命论,他们认为人的一生在出生就已经安排好了,只需要安份守己 不要去尝试改变,而这与竞技体育的拼搏奋斗精神,完全是背道而驰,而且印度人向来有鄙视体力活动的传统,就宗教文化而言。

印度人追求精神修养,以吃素、禁欲、苦行为荣,以体力劳动吃肉为耻,就连现任领导莫迪也是该宗教文化最坚定的实践者,婚后拒绝与妻子同住,没事就带领印度民众去做瑜伽 冥想,试想在这种文化环境的影响下。

印度收割30年首枚金牌,十三亿人口为之狂欢!背后的原因引人深思


印度又怎么能取得好成绩?不过印度最矛盾的地方就在于,一方面他们的文化传统轻视体育,另一方面又希望拿到奖牌来展示印度的大国风采,此前印度媒体曾在今日印度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希望和荣耀 的文章。

称本届奥运会印度代表团的一百多名运动员,承载着十三亿印度人民沉甸甸的希望,当查努夺下举重银牌返回家乡后,当地政府官员和群众把她围住,仿佛国家英雄荣归故里,从这篇文章看来。

印度群众对于奥运奖牌的渴望程度,与我们所看到他们为此付出的努力,可以说是完全不符,不过近年来,印度也意识到了体育投入与产出的问题,在2014年 印度相关部门启动了 奥运领奖台计划。

专注为优秀运动员提供最好的帮助,包括训练场地身心调理日常辅导等,入选运动员每月可获得五万卢比津贴,约合人民币四千三百元,据印度联邦体育部统计,2016年以来,印度政府用于奥运的各项投资。

已超过一百一十六点九亿卢比,约合人民币十点二亿元,虽然对比中美两国还有差距,但也算是相当大的投入了,不过,为何如此多的投入却连运动员的机票都付不起呢?这是因为,在印度体育界腐败问题一直以来都根深蒂固。

而印度奥委会的高级官员也曾因贪腐被多次举报,关于各级官员在体育系统中截留运动员资金的丑闻,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因此运动员对该国的体育管理已经麻木,甚至在他们看来 谁能当上教练,技术和训练水平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其后台以及资本,不过近几年印度似乎也确实有所改善,为鼓励运动员拿出好成绩,印度奥组委今年还推出了一项重奖措施,金牌运动员可获得七百五十万卢比,约合人民币六十五万。

银牌可获得四百万,约合人民币三十五万,铜牌可获得二百五十万卢比,约合人民币二十二万,不过即使奖金的份额如此丰厚,但到目前为止印度的奖牌数却依旧很少,他们想要实现体育强国,估计还得再努力几十年。

那么除了资金投入的问题,制约印度体育发展还有其它原因吗?我们都知道,奥运比赛中很多项目都非常考验天赋,比如游泳,例如为游泳而生的名将

印度收割30年首枚金牌,十三亿人口为之狂欢!背后的原因引人深思

,由于他体型高大占据优势,因此在同等距离之下。

与其他游泳运动员相比,他的相对泳程就会小很多,再加上他的双臂非常长,像桨一样能够快速划水,双腿较短使得他的身体重心能够保持在前半段,不至于下沉,可以节省体力等等,如果你仔细查看一下其他的游泳名将

你就会发现,国内外许多游泳名将基本上都拥有这些特征,再比如拥有西非血统的黑人,在短跑运动上就拥有与生俱来的天赋,这些西非血统的黑人快缩肌肉纤维的含量,在经过训练之后,能够达到所有肌肉的百分之九十。

而快缩肌越多爆发力就会越强,越有利于短跑,相对而言,亚洲人的快速肌含量就相对偏低,即使经过专业训练,也只能达到百分之五十左右,其次 西非黑人体内的激素也比其他人种更高,他们的跟腱也更长 足弓更高。

这些都非常有利于短跑,因此奥运历史上的短跑项目,基本上都被拥有西非黑人血统的运动员所垄断,不过我们都知道,印度一直以来都被称为 人种博物馆,由于此前不断遭受外族入侵,以至于当地拥有许多人种。

雅利安人、蒙古人、原始澳大利亚人等,即使有一些项目非常考验天赋,但印度人种如此之多,再加上体育项目也非常多,应该总有几种运动是适合他们的,那为何事实会如此相反呢?事实上并不是因为他们天生不占优势。

主要是因为印度的运动员身体素质普遍较差,根据联合国2013年人类发展报告,印度儿童体重标准不合格的达到百分之四十二点五,营养不良的问题十分明显,印度长期处于粮食短缺的状态中,连维持基本体能的谷物都供应不足。

更谈不上高强度体育必需的蛋白质食物了,温饱都成问题,很多印度人都不会浪费体能去参加任何体育运动,因此印度虽有十三亿人口,但能产生优秀运动员的土壤却并不肥沃,除此之外。

印度收割30年首枚金牌,十三亿人口为之狂欢!背后的原因引人深思

印度不像我国,从小就注重体育运动和国民身体素质,在我国学校所组织的体育课程与活动,提供的运动器材和设施,开展的常规比赛,为整个国家准备了大量有潜力的后备人才,但在印度学校多主张学生应该专注于书本知识。

不应沉迷于体育活动,所以很多学校没有设置体育课,不少学校甚至连让学生运动的空间都没有,因此 印度学生的体育素质孱弱,使得后备人才严重缺乏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印度在奥运比赛中没有任何擅长的项目。

但是在他们国内却存在一项全民热爱的运动 板球,这是一项起源于英国,盛行于英联邦国家的运动,最初由英国的殖民者带入印度,是上层白人的高档游戏,后来渐渐流入到印度百姓之中。

而且玩得比英国人还好,据说在印度有一半的人会打板球,百分之八十五的人非常关注板球赛事,早在1926年印度就加入了国际板球理事会,成为了该项目的国际主管团体,并在国际联赛上长年保持强劲的优势。

2008年甚至还为此创办了印度,该赛事如今也已成为全世界最热门的联赛,每年仅比赛收入都有一百亿人民币,是中超的十倍,球员的平均薪资也仅次于NBA,在全球体育联赛中排名第二。

为此很多人认为,印度人对板球的疯狂热爱,也许是阻碍他们其他体育运动发展的很大原因,不过可惜的是,板球运动并不是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否则在该项目的比赛中印度一定无人能及,今天的视频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评论留言,如果你喜欢本期视频的话,记得长按屏幕下方的点赞按钮,我们下期视频,不见不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印度   西非   金牌   引人深思   短跑   人种   奖牌   可获得   黑人   运动员   奥运会   游泳   人口   人民币   奥运   原因   项目   体育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