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Q3互联网广告业绩创单季历史新高

小米Q3互联网广告业绩创单季历史新高

11月24日,小米集团第三季度财报发布,收入达人民币722亿元,同比增长34.5%,远超市场预期。其中小米广告业务表现亮眼,收入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达到人民币33亿元。这表明,在智能手机核心业务逆势重回全球第三,站稳高端市场;手机×AIoT战略大获成功的集团大背景下,小米营销始终坚持“营销即服务”提升客户与用户双体验的战略,获得了市场认可。


1.小米营销各业务线均实现超速增长

Q3,小米营销实现全面增长。其中,品牌广告业务同比逆势大涨25%。这得益于小米不断创新,探索品牌广告新模式,在OTT大屏端开发新的AI广告产品形态,撬动客户预算。


网服广告业务Q3环比增长1.5亿,同比增长2.2亿,其中房产行业,环比增长65%,同比增长230%。网服组Q3对中小客户提供扶持政策,激励中小客户在小米平台增加预算,利用暑期红利,房产,教育,旅游行业近百家客户环比Q2收入增长50%以上。


电商广告业务同比增长96%, 接近6月大促规模。受疫情影响,2020年电商在投客户持续减少,但小米营销做到收入不降反增。原因在于,大力应用程序化广告、实现品效协同增长,不断撬动老客预算增加。


小米互联网商业化产研侧也在Q3取得重大进展, Q3,OCPX日消耗增长130%,除了以激活成本为目标的OCPX外,小米营销还探索了注册成本、授信成本、付费成本为目标的后端转化OCPX,效果显著。


2020年房产行业收入可谓是飞跃式增长,特别是Q3同比增长190%,尤其针对于存量用户的拉活,同比增长2500%,成为小米营销Q3房产行业最大突破。


小米营销围绕房产客户的考核指标,将增量策略运用到极致,把握一切可以给房产App带来有效用户增量的机会,将新增用户和存量用户做到有效运营——拉新、拉活、品牌协同,多管齐下。


以安居客和贝壳找房为例,小米营销及时把握房产行业金九银十的用户需求旺季,利用全域流量,核心场景,探索房产行业流量边际。


拉新方面,应用“持续优化资源结构占比、次留模型、人群标签、OCPX”等拉新策略——提效提量。释放非商店增量空间,同时利用核心场景商店资源提高用户留存率,突破商店流量边际;


拉活方面,小米营销采取全场景拉活、目标用户分层策略、动态资源优化策略、去重策略等,提高存量用户生命周期内价值转化,策略上线后,不仅用户活跃度显著上升,线索量环比增长也非常明显。


品牌方面,挖掘房产用户适用场景,不仅在搜索、分发、系统、社交场景做到充分曝光,且覆盖了家庭场景OTT资源,通过品牌广告的传播,大大提升了安居客和贝壳找房自然用户的搜索量。


2.手机 X AIoT战略下小米OTT成为大屏界的CBD

Q3,小米AIoT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截至2020年9月30日,小米AIoT平台(不包括智能手机及笔记本电脑)的连接设备数达到2.89亿台,同比增长35.8%。小爱同学月活用户数达到7840万,同比增长35.5%。2020年9月,小米OTT月活用户数达到3580万,同比增长49.9%


本季度手机 X AIoT战略发布,语音助手升级为智能生活助手的小爱同学5.0发布,一举将小米营销OTT端AI广告推上品牌投放的风口浪尖。


为了让品牌在OTT这块大屏上更好的和家庭用户深度沟通,小米结合自身AI能力和OTT系统研发优势,推出OTT+AI的全新品牌营销模式,15秒贴片+5秒AI交互+AI品牌号,广告全面AI化升级,让品牌融入到OTT内容中,打造OTT端品牌内容展示阵地。


如今,通过商业化合作的方式,越来越多国际一线大品牌选择在小米OTT上投放广告。先锋的创意和顺畅的交互让用户在看广告的时候也有着很好的使用体验。至今,已有众多国际奢侈品品牌通过商业化与小米大屏合作,它们代表了国际时尚的风向标。

小米Q3互联网广告业绩创单季历史新高

在智能硬件媒介化、媒介AI化升级的传播环境下,小米营销基于“手机 X AIoT”战略,不断整合个人、家庭及AIoT场景数据,渗透更多场景、赢得更多的用户,在品牌广告领域开辟出全新的硬件营销赛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小米   广告   存量   增量   新高   广告业务   业绩   场景   成本   策略   收入   战略   客户   品牌   房产   用户   数码   行业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