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B Reference DAC+S202后级:毋庸置疑的强悍驱动力

MSB Reference DAC+S202后级:毋庸置疑的强悍驱动力

首度试听MSB一套西装

回溯我上一次写MSB的信号源,时间已经是三年前的2018年,试听的是现在已经停产的Universal Media Transport Plus与Signature DAC IV Plus。这三年来,MSB的数位信号源已经升级到全新世代,我也试听过许多其他最顶级的数位信号源,每一套信号源的解析力、细节表现、音质纯度等等都已经达到最高标准。时常有人问我哪一个牌子最好?老实说这个问题实在很难回答,因为对这个等级的信号源来说,其间的差异已经没有好坏之分。不过这次听过MSB Reference DAC的声音表现之后,我想我已经知道答案。

请不要误会,我绝不是说MSB的声音最好,而是经过这次试听之后,我可以明显听出MSB信号源与众不同的声音特质,这种特质是其他顶级数位信号源身上听不到的,也无法取代的。

实际来到上瑞的试听之后,我才发现这次值得写的不只是MSB Reference DAC,现场搭配的MSB S202后级也值得介绍。S202在去年9月的台北圆山音响展中全球首度曝光,总编在386期就写了全球第一篇评论,不过那次并没有搭配MSB自家信号源。这次的试听,则是我第一次仔细试听MSB一套西装的表现。这对于了解MSB的声音特质可谓意义重大。

MSB Reference DAC+S202后级:毋庸置疑的强悍驱动力

MSB唱片决定停产

这次试听并没有使用流媒体,而是全程以Reference Transport播放CD与SACD。试听之后过了几天,就收到MSB宣布停产所有SACD/CD转盘的讯息。

在新闻稿中,MSB说近年SACD/CD转盘的销售逐年下降,是停产相关产品的主要原因。我相信另一个原因与Oppo已经不再生产SACD/CD读取机构也有关是。虽然MSB曾经告诉我,他们保有大量Oppo转盘库存,不过库存总有用完的一天,而且他们也不可能全部用完,而是必须保留足够备料。所以Reference Transport停产,也是迟早必须面对的事。

我知道不少音响迷对MSB使用Oppo转盘不以为然,但其实MSB对于使用Oppo转盘有非常充分的理由。Oppo转盘非常稳定耐用,而且是市面上唯一可以bit-perfect输出SACD/CD信号的光碟读取机构。MSB在研发阶段曾与Oppo美国研发中心密切合作,并且提供了许多设计意见。移植到MSB的转盘时,又经过了彻底的改造,绝非只是直接套用。

可惜如此优秀的转盘,依然敌不过时代趋势而停产。目前MSB的转盘已经全部在官网下架,这次的试听,也可能是Reference Transport最后一次在本刊出现。如果你想要回顾这款转盘的技术特点,可以参阅我在356期的器材外烩报导,或是参阅本站「MSB Reference Transport彻底剖析」一文。

MSB Reference DAC+S202后级:毋庸置疑的强悍驱动力


Reference DAC的机箱由实心铝块挖孔制成,每声道使用四个有如金条一般的独家Ladder DAC模组串联输出。箱体后方可以加装各式输入输出模组。

极简信号处理过程

回到本文主题,因为篇幅有限,有关Reference DAC的详细介绍请参阅总编在249期的评论。本篇我想要探讨的是MSB穷尽一切设计所要追求的两个核心目标:一是极简信号处理过程。二是最大动态、最低失真,并且彻底重现最细微的音乐信号。

先说第一点,为什么我不说MSB的信号源是极简线路,而是极简信号处理过程?因为许多时候,极简线路与最少元件未必就是好声保证。MSB的独家Sign Magnitude Ladder DAC分砌式多位元PCM解码线路在元件数量上,绝对比其他分砌式DSD解码线路多出许多,但是Ladder DAC的信号处理过程,却比其他解码线路都简化许多。

MSB Reference DAC+S202后级:毋庸置疑的强悍驱动力


MSB的独家Sign Magnitude Ladder DAC模组

Ladder DAC其实是一种纯类比的解码线路,处理过程不需经过任何微处理器进行数位运算调变,理论上解码速度可以无限快。MSB的独家Sign Magnitude Ladder DAC进一步提升了传统Ladder DAC的精密度,在信号最微弱之处能够达到更精确的再生。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Sign Magnitude Ladder DAC的处理速度理论上可以达到无限快,所以用Reference DAC的Hybrid DAC技术直接解码取样频率超高的DSD512信号也没有问题。

MSB Reference DAC+S202后级:毋庸置疑的强悍驱动力


Reference DAC是模组化架构,原厂提供各式输入、输出模组可以自行选购搭配。

不需I/V转换就可直接输出

经过Sign Magnitude Ladder DAC解码为类比信号之后,信号处理继续一路极简到底。一般DAC解码之后,需要经过I/V线路转换为电压信号,但是Ladder DAC输出的直接就是电压信号,根本不需要经过I/V转换。Reference DAC每声道使用四个Sign Magnitude Ladder DAC併联输出,只需要加一个输出缓冲级,连类比放大线路也可以排除,输出电压就足以直接驱动后端的前级。

事实上,Reference DAC已经内置类比音量控制,而且是最理想的R2R电阻阵列分砌式音量控制线路,所以连后端的前级都可以省去,直入后级才是MSB原厂最建议使用方式。

写到这里,你应该可以知道MSB坚持采用Sign Magnitude Ladder DAC的理由。Ladder DAC原本就能够更完整的展开多位元PCM的动态,独家Sign Magnitude Ladder DAC连极微信号也能更精确而完整的再生。解码之后排除了I/V转换、类比放大,甚至前级线路,还可以进一步地降低相位与互调失真,并且将底噪降到最低。再加上Reference DAC内置MSB最顶级Femto 33飞秒时钟,将时基误差的失真也彻底排除。信号处理过程极简化,才能达到MSB所追求的最大动态、最低失真,并且彻底重现最微弱音乐信号的终极目标。

MSB Reference DAC+S202后级:毋庸置疑的强悍驱动力

S202机箱的散热片全部使用MSB自家五轴精密CNC机具,由实心铝块车制而成,全机没有一处锐利边角,金属加工质感已达最高水准。

真正「零」负回授

继续介绍原本不在本篇报导介绍范围之内,但是对于完整实践MSB设计理念却非常重要的S202后级。专精于数位信号源的MSB为什么要开发功放呢?原因或许你可以猜到,因为市面上的功放无法满足MSB的标准,无法彻底展现MSB数位信号源的全部实力。

一般功放的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出在噪讯难以降低,这些噪讯在输入级就已经产生,随着后端放大线路而更形严重,对于音乐信号的清晰度与微动态造成严重减损。大多数功放只好用负回授线路解决这个问题。负回授线路的确有许多优点,不但可以降低噪音,还可以提升功放的控制力。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负回授线路同时也会造成中高频信号的相位与互调失真,劣化音质并且破坏原声乐器的和声结构。

MSB Reference DAC+S202后级:毋庸置疑的强悍驱动力

线路采模组化设计,独特的构造可以让左右声道工作温度恒定一致,所有线路板都在MSB自家工厂制造,完全掌握最高品质。

MSB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首要工作当然是降低输入级的失真。为此MSB采取了激进的设计手段:采用纯A类、全平衡、分砌式架构打造输入级,并且彻底排除负回授的使用。请注意,MSB的「Zero」Negative Feedback并非口号,而是真正将线路中任何整体与局部负回授全部消除。放眼当今顶级功放,恐怕也只有Ayre真正做到这点,其他号称无负回授的功放,其实都只是排除了整体负回授而已。

要做到「零」负回授,对于线路设计是极大考验,不但线路本身必须极度稳定,元件配对也必须极度精密。S202是全平衡线路,理论上两声道正负半波共四套线路必须完全对称,才能彻底抵消噪音,成本已经高到吓人。但是MSB的要求更高,连工作温度都必须完全一致。S202独特的模组化线路架构,以及机箱上以CNC精密车削的散热设备,就是达到两声道温度恒定一致的必要手段。

MSB Reference DAC+S202后级:毋庸置疑的强悍驱动力

S202的背板有三段输入阻抗切换拨杆,如果搭配自家Select DAC、Reference DAC、Premier DAC,请切到75欧姆。

完美阻抗匹配

除此之外,MSB也特别重视前端器材与S202之间的阻抗匹配。一般后级通常会刻意提高输入级的输入阻抗,藉此提升噪音的阻隔能力,不过前端器材输入后级的电流也会因此变小。S202不采取这种作法,一方面它的输入级线路够稳定,另一方面精密对称的全平衡线路也能完全抵消前端噪音,所以S202的输入阻抗并不刻意设高。

它的输入阻抗有三个档位,如果搭配自家Select DAC、Reference DAC、Premier DAC,请切到75欧姆。如果搭配自家Discrete DAC,就要选300欧姆。如果搭配他厂前级或数位信号源呢?建议切到1.2k欧姆。

简单地说吧,如果你是MSB数位信号源的用户,强烈建议你搭配S202或是等级更高的S500或M500后级,因为这些后级是目前市面上真正能与MSB数位信号源完美阻抗匹配的功放,也是可以完全释放MSB数位信号源真正实力的功放。

将噪讯降到人耳不可听闻的最低境界,并且彻底排除负回授所造成的相位与互调失真,并且实现前端器材与后级之间的完美阻抗匹配之后,S202才能真正尽显MSB数位信号源的绝对优势:将动态提升到最大,完全释放MSB数位信号源所展现的最细微音乐情报,完整再现原声乐器的真实泛音与和声结构,并且真实重建音场中最微弱的空间讯息。

MSB Reference DAC+S202后级:毋庸置疑的强悍驱动力

电源供应采用了特别订制的超大容量环形变压器,还搭配两颗「可乐罐」尺寸的大型滤波电容,电流输出能力强大。

毋庸置疑的强悍驱动力

或许你会质疑,彻底排除负回授,无法借助负回授之力提升功放对音箱的控制力之后,S202驱动力会不会流于疲软?不用担心,S202根本不需要依靠负回授,而是用正攻法驱动音箱,不但采用了特别订制的超大容量环形变压器,还搭配两颗「可乐罐」尺寸的大型滤波电容,在输入级之后建构电流输出能力强大的电流放大级。如果你的音箱特别难推,那么MSB还有驱动力更强的S500立体声后级与M500单声道后级可以选择,不过对大多数音箱而言,我认为S202的驱动力已经绰绰有余。

MSB Reference DAC+S202后级:毋庸置疑的强悍驱动力

暂态速度已达极致境界

用实际重播表现来印证吧。听「三轮车」,这套系统毫不迟疑地展现出脚踩大鼓的强大爆发力,无比犀利的低频收放速度,证明S202的暂态速度已达极致境界。毫不保留的瞬间低频能量释放,则证明S202的驱动力与控制力也强到毋庸置疑。

事实上,S202绝非空有蛮力,强悍的驱动力对它而言只是基本配备。完全展开音乐的最大动态之后,任何录音最真实、最自然、最具有音乐流动感的面貌才得以充分展现。听华尔特指挥贝多芬的第六号交响曲「田园」,这套系统竟然能将弦乐表现得如此细腻柔软,线条悠扬滑顺,甚至还能重现弦乐闪闪动人的光泽感。低音部则厚实沉稳,气势开阔而不混乱,演奏能量宽松自然,而且层次清晰分明,甚至连音场的前后层次都能明晰展开,这是我以往聆听这份1958年老录音所从来不曾体验过的美妙境界。

MSB Reference DAC+S202后级:毋庸置疑的强悍驱动力

我听过最美最自然的小提琴

听慕特在芳龄16岁时与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合作录制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我曾经用许多最顶尖的音响系统播放这张专辑,但是没想到这张专辑竟然还隐藏着我所不曾听到的音乐讯息,通过MSB这套系统的重播,我才知道慕特的琴音色彩竟然如此丰富,仿佛能够幻化出七彩光泽一般。

极弱奏时,细微的擦弦声响与泛音依然清晰,连最细微的空间堂音也能完整呈现。前奏时,琴音凝聚却不紧绷,纤细致密的质感拿捏得恰到好处,短音跳跃又无比敏捷快速。这不仅是我所听过最美的小提琴演奏,也是我所听过最自然、最没有压力的重播表现。


MSB Reference DAC+S202后级:毋庸置疑的强悍驱动力

将超高清晰度转化为音乐的感动

听弦哲也演唱的日本演歌,许多顶尖数位信号源的解析虽强,虽然能够完全展现录音中的所有细节,但是声音却显得过于直接强烈,难以让我感动。但是MSB这套系统完全没有这种问题,我听到的人声不但细节丰富,而且柔软自然,可以让我听到最细腻微妙的转音,以及演唱中所蕴含的浓烈情感。

MSB Reference DAC+S202后级:毋庸置疑的强悍驱动力

钢琴晶莹通透又有自然的厚度

听「V Rytmu Mistru」专辑第三轨「皇家烟火」,铜管吹奏毫不压抑的尽情展现嘹亮高音与辉煌的光泽感,充分呈现此曲华丽活力的气息,但是听感上却毫不压迫紧绷。值得注意的是,铜管按键按压的细微声响特别清晰,而且乐器的定位感极度精准,这些都是我以往聆听此曲所不曾注意到的。

最后听我深爱的波里尼演奏史特拉汶斯基「彼得洛希卡」钢琴曲。波里尼的钢琴演奏无比犀利精准,但是琴音厚度却不容易呈现。MSB这套系统所呈现的钢琴触键,绝对是我所听过最晶莹通透、最犀利快速,同时又保有圆润质感与自然厚度的重播典范。波里尼快如电光石火的琴音不但粒粒分明,同时又能串成美妙流畅的旋律线条。这是任何解析超强的数位信号源也不曾让我感受过的美妙重播。

MSB Reference DAC+S202后级:毋庸置疑的强悍驱动力

打破数位与类比的隔阂

写到这里,我想我已经充分体验到了MSB数位信号源的声音特质。彻底挖掘出录音中的所有细节,对MSB Reference DAC来说已经不是难事,事实上,大多数顶尖数位信号源都能办到。但是当MSB这套系统将音乐的动态也完全释放,将噪讯降到最低,并且彻底展现出音乐中最细微的泛音和声结构与空间堂音讯息之后,强大的解析力与丰富的音乐细节,才能转化为自然流动的音乐性,并且让听者毫无压力的融入音乐之中。

以往这种极度自然流畅的聆听体验,只有纯类比的黑胶系统可以呈现,如今MSB Reference DAC加上S202后级终于突破了数位与类比的隔阂,进入全然真实圆融流畅的音乐世界。我不知道等级更高的Setect DAC II还能将音响重播提升到何等境界?但是此时此刻,用数位信号源真实重现原始类比之声的终极目标,已经在MSB Reference DAC加上S202后级这套系统中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驱动力   信号源   琴音   精密   阻抗   毋庸置疑   转盘   模组   功放   数位   细微   强悍   信号   线路   自然   数码   系统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