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游逃离叙利亚,上场26分钟的羽毛球手,奥运难民队看哭网友

槽点满满的东京奥运会,只剩下不到一周的时间了。

在中国运动健儿摘下一块又一块的奖牌,频频上热搜的间隙中,有一个#难民代表团 心酸# 的话题,曾短暂地冲上了热搜榜。

17岁游逃离叙利亚,上场26分钟的羽毛球手,奥运难民队看哭网友

难民队代表捷安查克(James Chiengjiek),在参加1日早上举行的男子800米田径初赛时,意外被其他选手绊倒。

17岁游逃离叙利亚,上场26分钟的羽毛球手,奥运难民队看哭网友

尽管知道败局已定,他仍然立马起身追赶,最后慢其他选手10多秒冲线。到达终点后,捷安查克跪在地上哭了很久。

17岁游逃离叙利亚,上场26分钟的羽毛球手,奥运难民队看哭网友

很多网民见到这一幕都表示心酸,希望能给他一个拥抱。

17岁游逃离叙利亚,上场26分钟的羽毛球手,奥运难民队看哭网友

“摔倒之后笑着爬起来继续比赛 ,最后到达终点那一刻,真是太让人破防了。”

很多人参加奥运会是为了拿到奖牌,而他们可能只是为了证明他们的国家存在。

“因为战争,才有难民代表团的存在。希望世界和平,永远没有战火。”

一个国家满目疮痍,却还是有人为了梦想,为了国家,奔跑在黎明的废墟。


没有国旗、没有国歌可唱的代表队

如果你有看这届奥运会的开幕式,相信你会对入场的第二支队伍——“难民代表团”感到好奇。

2016里约奥运会的创举之一,就是首度有“难民队”参赛。

17岁游逃离叙利亚,上场26分钟的羽毛球手,奥运难民队看哭网友

今年东京奥运会上,难民代表队从10人增至29人,是上一届的3倍之多,共出战12个项目。

他们在希腊之后入场,举的奥运会旗,队伍里什么人种都有,队服也没什么特色,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拼凑起来的临时队伍。

奥组会给了他们统一的代号EOR,来自“奥林匹克难民代表团”法文的首字母缩写。

赛事期间有任何一位选手赢得奖牌,现场将会升起奥运旗帜,并演奏奥林匹克会歌。

17岁游逃离叙利亚,上场26分钟的羽毛球手,奥运难民队看哭网友

这一群没有国旗、更没有国歌可唱的运动员,来自13个国家,包含战火连年的伊拉克、阿富汗以及叙利亚

同样饱受内战和恐怖分子威胁的南苏丹、刚果民主共和国

还有被独裁军政府控制的的厄利垂亚,以及被武装力量冲突笼罩的喀麦隆等国家。

有人从伊朗逃亡到德国,有的从南苏丹逃亡到肯尼亚,有人从刚果流亡到巴西。

不少人是因为逃避战祸而离开自己的故土,在国际奥委会慈善组织的帮助下,辗转各国接受训练。

没有国家的后盾,没有同胞的加油打气,他们只希望能通过奥运会这个舞台,让更多难民看到希望,以及让全球更关注国际难民问题,这样“难民队”的出现才有意义。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奥运会难民队,一群化绝望为希望的运动员。


她,带领了奥运史上最特殊的队伍

要说起难民队的组建,一切还要从一位女性开始讲起,她就是3届世界半程马拉松冠军得主——泰格拉·洛鲁普(Tegla Loroupe)

17岁游逃离叙利亚,上场26分钟的羽毛球手,奥运难民队看哭网友

洛鲁普来自于肯尼亚西部的波科特族(Pokot)部落,这个部落一直有着一夫多妻的传统。

她的父亲有4位妻子,因此洛鲁普生活在一个有着24个小孩的大家族中。

从小父亲就认为,女儿最多只能给人家当保姆,不会有太大成就。

因为家乡饱受战火,洛鲁普从小就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环境,每天要跑十公里才能到达学校。

1988年,洛鲁普在知名的赤脚越野赛中崭露头角,开始受到肯亚田径协会的重视。

她曾在1992年、1996年以及2000年,代表肯尼亚征战奥运。

1994 年,洛鲁普成为首位赢得纽约市马拉松冠军非裔女性;

1998年,她成为首位刷新马拉松世界纪录非洲女性

退休后,她开始投身于运动推广和慈善事业。

17岁游逃离叙利亚,上场26分钟的羽毛球手,奥运难民队看哭网友

洛鲁普曾与卡库马难民营运动员一起受训时,她才意识到很多人没有出国比赛的自由权利。

“比如南苏丹的难民,都是在发生战乱后逃到图尔卡纳郡。

一些有潜力的运动员会入读当地学校,尝试融入社区,他们没法离开那里,而我则可以去欧洲比赛,这让我感到很伤心。”

2012年,她向当时还未当上国际奥委会(IOC)主席的巴赫,展示了冲突地区难民营的照片,希望得到世界的关注。

17岁游逃离叙利亚,上场26分钟的羽毛球手,奥运难民队看哭网友

当时巴赫对她说:

我希望在某个时候,这些流离失所的孩子会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他们和其他孩子没有不同。

隔年,巴赫当上IOC主席并拜访肯尼亚,还特地跑到洛鲁普所在的卡库马难民营(Kakuma camp)运动员训练中心。

他向洛鲁普透露,国际奥委会计划成立一个难民队去参加里约奥运会,希望洛鲁普能担任队长。

巴赫为此特意说服了肯尼亚的政府官员,因为肯尼亚禁止难民离开难民营。

2016年里约奥运会,难民代表队正式成立

洛鲁普回忆说:“当我们的运动员到达里约时,没人相信我们做到了,就连选手本身都无法置信。”

如今48岁的洛鲁普,被奥运圈称为“媞格拉妈妈”(Mama Tegla)。

17岁游逃离叙利亚,上场26分钟的羽毛球手,奥运难民队看哭网友

她在这次奥运会上再次担任队长,带领这群从战火混乱中走出来的运动员们,续写另一个传奇。

为逃离叙利亚,她在海里游了3小时

在 2020 东京奥运会游泳项目中,有一位高颜值的女性运动员尤丝拉( Yusra Mardini)吸引了媒体的目光。

17岁游逃离叙利亚,上场26分钟的羽毛球手,奥运难民队看哭网友

比起靓丽的外表,其实最值得注目的,是她在10多岁战乱逃难的经历。

尤丝拉出生于叙利亚,小时候完全不喜欢游泳(叙利亚天气寒冷),在游泳教练的父亲指导下才慢慢爱上。

她14 岁就代表叙利亚参加2012年的世界游泳锦标赛,前途可谓一片光明。

17岁游逃离叙利亚,上场26分钟的羽毛球手,奥运难民队看哭网友

没想到 2015 年家乡爆发内战,年仅 17 岁的她和姐姐为了逃难到欧洲,挤上了一艘有20多人的小船。

在途径爱琴海时,船只引擎发生意外故障,尤丝拉和姐姐在内的只有4人会游泳。

他们毅然跳进冰冷的海水中,一起推着小船长达 3 个半小时,才到达希腊海岸,全船所有人性命得救。

尤丝拉回忆当时情景,虽然从小就是优秀的游泳运动员,但也耗费所有精力、几乎溺毙海中,她坦承“就像是一场噩梦”。

17岁游逃离叙利亚,上场26分钟的羽毛球手,奥运难民队看哭网友

之后尤丝拉和姐姐在欧洲7国间流浪,最后以难民身份申请居留德国,并在柏林重新得到训练机会,最终在2016年首次出战里约奥运会。

虽然里约奥运会未能进入决赛,但东京奥运会担任难民队持旗手之余,她在100公尺蝶泳预赛中,还是拿下了小组第3名成绩。

二战奥运会,和奖牌无缘,尤丝拉的励志故事已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她在里约奥运会时就表示,参赛最主要的动机就是让世人明白,难民是很坚强的,不要因为他们的遭遇而否定难民。

“希望外界可以把难民视为正常人,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想成为难民,是现实环境迫使我们离开家园,成为没有祖国的一群人。”

在东京奥运赛事后,她更是在社交平台感谢大家的支持:

“难民不会轻易放弃,即使历经艰难旅程,也会继续追梦。”

当游了3个小时奔向自由时,她切身体会到了生命的韧性与可贵。

23岁的她,走过生死和战火,如今只剩下,对生命和游泳的热爱。


第一次尝到平等的滋味

在7月30日举行的800米田径比赛中,难民代表队的罗斯(Rose Nathike)以分组成绩垫底、无缘准决赛。

17岁游逃离叙利亚,上场26分钟的羽毛球手,奥运难民队看哭网友

但这场奥运会对于她而言,不仅仅是一场比赛。

罗斯来自内战不断的南苏丹,10岁的时候,她的家乡被大批士兵进攻,只能跟家人逃亡至肯尼亚的难民营。

从此,她就以难民营为家,一直到高中都没法重新回家。

在未接受任何训练的前提下,她第一次参加跑步比赛就拿了第2名。

受到老师的鼓励,她开始将跑步作为自己的人生爱好,并慢慢积累了1万米的赛跑经验。

当时国际奥委会为了选拔参加里约奥运会的代表,在肯亚的难民营举办了一场比赛。

参加5千米赛跑的罗斯一举夺冠,顺利进入训练中心,专心备战里约奥运会。

17岁游逃离叙利亚,上场26分钟的羽毛球手,奥运难民队看哭网友

教练在训练期间,发现罗斯在速度耐力的表现比纯心肺耐力更佳,于是将她转为800米选手,罗斯此后表现优秀,顺利获得了里约奥运会的参赛资格。

当罗斯第一次出现在奥运会场,听到报幕介绍以及观众的掌声时,带给她极大的震撼。

“那一瞬间,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正常、平等’;

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别人做得到的,我也可以做的到。”

即便最终以2:16.64的成绩垫底,但那次独特的经历,促使她想要继续在运动场上跑下去。

接下来,她接连参加了2017、2019的世界田径锦标赛,成绩依然是在分组垫底,可个人最佳成绩,往前推进到了2:13的秒数。

这次东京奥运会800米田径比赛,她也以2:11.87的成绩打破了个人最佳成绩。

她已经向世界证明,一次又一次的自我突破,就是收获了一场又一场属于自己的比赛。

17岁游逃离叙利亚,上场26分钟的羽毛球手,奥运难民队看哭网友

除了这些运动员,今年奥运会还有一个引起关注的故事,就是开幕式上两兄弟相拥的画面。

28岁的哥哥Mohamad Maso效忠于叙利亚铁人三项队出战,21岁的弟弟Alaa Maso则是难民游泳队选手。

媒体一度误报兄弟是时隔多年见面,真实情况是兄弟都在德国接受训练,但现实因素令二人“各为其主”。

不管是800米摔倒仍然微笑爬起来继续奔跑的南非运动员,还是坐了十几个小时飞机、只为上场26分钟的伊拉克唯一羽毛球运动员,还是游泳对于她来说是梦想、更是能挽救别人生命的叙利亚运动员。

他们在奥运赛场上的出现,是为了代表六千万的难民,是为了证明他们国家的存在,也是为了承载自己的梦想。

看到很多人比赛后亲吻着自己所在的场地,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热爱,又是一种什么样的遗憾。

没有教练,没有同胞,孤身一人来到世界最大的体育赛场,努力地让自己战火纷飞的国家拥有名字,不被世人所忘记,这些孤勇的运动员们,值得我们致敬!

“他们经历过世上最黑暗的事,

现在,他们努力成为最优秀的运动员。

(They’ve seen the worst in the world.

Now they are here to be the best.)”——联合国难民署宣传短片《旅程》 (THE JOURNEY)


最后附上东京奥运会难民代表队名单

Abdullah Sediqi,来自阿富汗,现居比利时——跆拳道(68公斤)

Ahmad Alikaj,来自叙利亚,现居德国——柔道(混合队)

Ahmad Badreddin Wais,来自叙利亚,现居瑞士——骑自行车(计时赛)

Aker Al Obaidi,来自伊拉克,现居奥地利——摔跤(67 公斤)

Alaa Maso,来自叙利亚,现居德国——游泳(自由泳 50m)

Anjelina Nadai Lohalith,来自南苏丹,现居肯亚 – 田径 (1500m)

Aram Mahmoud,来自叙利亚,现居荷兰 – 羽毛球(单打)

Cyrille Fagat Tchatchet II,来自喀麦隆,现居英国——举重(96公斤)

Dina Pouryounes Langeroudi,来自伊朗,现居荷兰——跆拳道(49公斤)

Dorian Keletela,来自刚果,现居葡萄牙 – 田径 (100m)

Eldric Sella Rodriguez,来自委内瑞拉,现居千里达及托巴哥 – 拳击(75公斤)

Hamoon Derafshipour,来自伊朗,现居加拿大 – 空手道(67公斤)

Jamal Abdelmaji Eisa Mohammed,来自苏丹,现居以色列 – 田径 (1500m)

James Nyang Chiengjiek,来自南苏丹,现居肯亚 – 田径(400m)

Javad Mahjoub,来自伊朗,现居加拿大——柔道(混合队)

Kimia Alizadeh,来自伊朗,现居德国 – 跆拳道(57公斤)

Luna Solomon,来自厄利垂亚,现居瑞士——射击(空气枪10m)

Masomah Ali Zada,来自阿富汗,现居法国 – 骑自行车(计时赛)

Muna Dahouk,来自叙利亚,现居荷兰——柔道(混合队)

Nigara Shaheen,来自阿富汗,现居俄罗斯——柔道(混合队)

Paulo Amotun Lokoro,来自南苏丹,现居肯亚 – 田径(1500m)

Popole Misenga,来自刚果民主共和国,现居巴西——柔道(57公斤、混合队)

Rose Nathike Likonyen,来自南苏丹,现居肯亚 – 田径(800m)

Saeid Fazloula,来自伊朗,现居德国——独木舟(500m)

Sanda Aldass,来自叙利亚,现居荷兰——柔道(57公斤)

Tachlowini Gabriyesos,来自厄利垂亚,现居以色列 – 田径(马拉松)

Wael Shueb,来自叙利亚,住在德国——空手道

Wessam Salamana,来自叙利亚,现居德国 – 拳击(57公斤)

Yusra Mardini,来自叙利亚,现居德国——游泳(100 米蝶泳和自由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叙利亚   里约   难民   国际奥委会   刚果   巴赫   肯尼亚   罗斯   难民营   伊朗   东京   德国   田径   运动员   奥运会   羽毛   球手   奥运   网友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