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为何并不急于变现?

作者:姜夏

编辑:原野


投资圈去年出现一则趣闻:受益于投资美团,肯德基母公司百胜中国实现Q3净利润增长超九成——当期净利润达4.39亿美元,而2019年同期只有2.23亿美元。


不过为股东提振业绩的美团,在自己的2020年Q4财报中,却出现了亏损。相比Q3斩获67.2亿元的经营利润,美团在Q4直接走向亏损28.5亿元。


该变化对一个已经拥有5.1亿用户的平台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


1

亏掉60亿的新业务和美团基本盘


先来看财报中传递出来的信号。美团新近发布的2020年业绩公告,表面上似乎呈现出一种矛盾的局面。


一方面基本盘依旧稳如磐石,在主营业务外卖的带动下,美团全年营收1147.9亿元,同比增长17.7%;净利润47.1亿元,同比增长110.5%。这其中,外卖贡献了662.7亿元的收入,同比增幅为20.8%,对总营收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2%;净利润28亿元,同比去年翻了一倍。不过外卖业务的增长,主要来自基数的扩大而非佣金变现率的提升——2020年平台用户达到5.1亿。


另一方面,新业务猛烈烧钱,碎钞能力甚至超过市场预期。财报显示,Q4新业务经营亏损达到60亿元。与之相对的是,Q3期间亏损还只有20亿。美团将亏损归结为美团优选、单车等业务的快速扩张。


美团向来不吝于在新业务上的投入。2018年4月以27亿美元收购摩拜单车后,有网友替美团算过一笔账:当月平均日亏1500万元。收购当年,美团总共在单车上亏损45.5亿元,但即便如此,次年仍在该业务线上加大了投入。


如果说2018年、2019年新业务的战略重点在以单车、网约车为代表的出行领域,到了2020年,这一关键词则变成了零售。不管是出行还是零售,新业务需要持续烧钱,但美团并没有把外卖业务当取款机;相反,外卖变现率一直保持低位。财报数据显示,美团外卖佣金率已经从2019年Q1的13.12%,下降到了12.19%。不要小看这降低的近一个百分点,因为2020年美团外卖交易单量达到101.5亿单,如果每单少收1%佣金,整体佣金收入的减少量级可想而知。


近期外卖平台的佣金问题备受舆论关注。在回应平台费率问题时,美团CEO王兴强调,美团不仅提供平台交易服务,还有即时配送服务,佣金包括了交易和履约两部分,这和实物电商不一样。不过美团未来会继续把佣金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确保监管合规。


美团为何并不急于变现?


这一承诺的潜台词是,美团不急于在当下变现,不会涸泽而渔。


至于美团为什么不急着变现,这背后或许与平台模式的本质息息相关。诸如美团这类本地生活平台,真正有价值的地方在于用数字化技术提升线下资源的配置效率,然后从降本增效中获得收益,而不是去做最基础的流量生意。从这一维度来看,外卖业务更多是为美团招揽“人气”,以技术为驱动、不断拓宽边界的新业务 ,才是美团未来的提款机。


2

王兴的“绝好机遇”


规模几乎是所有平台型公司无法绕开的主题。当美团用户达到5.1亿后,如何维持增长成为关键问题。新业务拓展同时也在挑战着电商平台阿里、京东、拼多多,于是2020年下半年市场出现一种狂飙突进、堪比多年前“百团大战”的奇特局面:包括美团、京东、阿里、拼多多在内的互联网巨头,都将目光盯上下沉市场,更具体点说是社区团购。


在美团,Q4新业务经营亏损中有一半是美团优选带来的。王兴在Q4业绩报电话会上传递出一个信息,美团优选3个月至少烧掉了30亿元。当然,亏损换取的成绩也颇为亮眼,在2020年Q4,“美团优选”覆盖了全国2000多个市县。在社区团购的大混战中,美团成为业内最为看好的参战者之一,在业绩电话会上,社区团购的进展和美团对该业务的态度也成为分析师们尤为关注的问题。


“社区电商是一个能够触及最后3-4亿电商用户的机会。”在美团CEO王兴眼中,包括美团优选在内的零售新业务是一场“绝好的机遇”。


零售市场巨大,各平台巨头的逻辑、玩法其实都不尽相同。对美团而言,其本身功能就像一个移动的便利店,所以触及电商用户的业务拓展也都围绕这一潜在定位布局。如主攻即时配送的“美团闪购”、生鲜到家自营平台“美团买菜”。在Q4,闪购业务日峰值订单达到450万,美团买菜则在一线城市持续增加覆盖密度,用户及交易量得到快速增长。


美团为何并不急于变现?


从这一维度看,美团要做的零售是一个比社区团购更大更广的概念,而社区团购背后的核心实际上是更下沉、更快速的实物电商。在王兴眼中,零售领域具有继续数字化和重建全零售产业链的潜力,没有一个单一的业务模式能满足全国用户的食杂零售需求,所以美团会继续面向不同的市场进行不同业务模式的探索。整合产业链资源、搭建服务体系的过程,也是美团巩固本地生活霸主地位的必经之路。


财报中出现的亏损也在美团预料之中,说明业务增速加快。“我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将该业务拓展至全国,我对四季度公司业务的快速拓展非常满意。”王兴当然清楚,零售是一个需要长期建设和投入的赛道,尤其当下正热的社区团购,涉及到物流、供应链、仓储等一系列核心能力的建设,且都是重能力、重资产,难度之大不亚于当年的外卖。看得出,美团并不急于止损,参照此前外卖打法,当下阶段的重心还在苦练基本功。


这些都离不开投入,正如王兴在电话会上所强调的:“我们会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当然这会在短期内降低我们的营利能力。”但之后,便是静待市场成熟。


3

零售生态中的平台价值


巨头之所以被称为巨头,除了营收规模,还有一个重要参照指标是对整个产业生态的影响力,以及最终社会价值几何。


比如美团的愿景是“万物到家”,这一目标在当下恰与中国消费市场的数字化升级形成共振。以美团优选为代表的社区团购,表面看是让用户买到一把更便宜的菜,一件更实惠的日用品,背后实际是一个对零售行业生态进行重塑的过程,物流、仓储、供应链在这一过程中均会得到重建。


美团为何并不急于变现?


万物“下沉”还蕴藏着缩小城乡消费鸿沟的现实意义。通过数字化下沉,为农村用户提供更高性价比的商品和更有保障的服务;通过供给端农产品上行,让当地村民在家门口获得就业和创业机会,比如推出的“农鲜直采”计划,通过加大源头直采力度、减杀流通环节的“中间商赚差价”,让云南、吉林、广西等多地的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实现农民增收。


消费是拉动GDP的三驾马车之一。在疫情平稳、国内消费市场快速回暖的背景下,美团与各地政府携手推出覆盖到店等多场景的“安心消费节”,合作项目覆盖163个地市区,惠及上千万市民,助力城市提升消费活力,反过来,这些举措也带动到店及酒旅业务全年营收达213亿元。


至于主营的外卖业务,在创造就业岗位上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领域。仅去年一年,在美团平台上获得收入的骑手就超470万人,而根据美团2020年财报数据,不算商家、仅美团平台为骑手支出就达到487亿元。作为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表彰的互联网企业代表,截至2020年底,美团平台上获得收入的脱贫地区骑手累计占比24%。


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环节,提供就业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通道,对于庞大的骑手团队,公开报道中美团不乏关怀和帮扶。《南方周末》曾经报道过燕郊一处特殊的外卖站点,最多时有10多个骑手是白血病患儿的父亲。原来附近有一个专科医院,全国各地的患儿家长聚焦至此,陪伴孩子治疗和后续康复。他们中很多人为了给孩子治病负债累累,而医院附近的外卖站点不仅能为这些人提供灵活工作的机会,还能帮助他们向美团申请数万元的专项救助款。


当然美团这种大平台创造的社会价值远不止如此。服务用户规模变大,意味着责任更大。从一系列实际行动看,美团做好了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骑手   会上   佣金   净利润   外卖   巨头   业绩   收入   能力   业务   数码   用户   全国   市场   平台   社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