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的肖像之作 感知光影与线条

摄影的故事

「总第二十三期 」

《摄影记者丹尼斯·斯托克》

安德烈亚斯·费宁格

引子

第一次看着这张照片觉得像外星人,后来看到觉得像工具人。但是不管像什么,真的是一眼忘不掉。


故事

《摄影记者丹尼斯·斯托克》中的人物就是丹尼斯·斯托克,一个拍摄了很多人物的摄影记者。


“艺术就是如何将生活的一面加以呈现。我非常幸运能够经由照相机的镜头看到我生命的绝大半部分,这让我的生命过程熠熠生辉。我主要将重点放在自我肯定的行为上,而且我深深被自然界的美所吸引。”——丹尼斯·斯托克


可以说相机就是他的双眼。丹尼斯·斯托克以相机为眼,记录了很多人,唤起美国精神。


而为他拍摄这张照片的就是安德烈亚斯·费宁格。另一位摄影大师。这是一个让人难望的肖像照。


非凡的肖像之作 感知光影与线条

安德烈亚斯·费宁格,曾经在包豪斯学习过建筑。所以他后来的摄影风格也有着浓浓的包豪斯风格。


基于此,我们再看《摄影记者丹尼斯·斯托克》就容易理解多了。


包豪斯风格中有强调线条——(几何抽象),强调简约的特点。

而费宁格在这张人像照片中实现这样的效果就是利用光影和形式。

相机的镜头和取景器,正好安排在的人的眼睛上。这是一种强烈的形式感,同时我们看内涵,是不是非常符合斯托克以相机为眼的感觉?

这就是以形式表达深刻内涵。

同时,摄影是视觉艺术,那么画面的冲击力则会让我们印象深刻。这种冲击力的来源之一就是简约的几何抽象线条。这一点,费宁格采用的强烈的光影效果。一个圆光束打在人物面部,强调着相机与人脸构成的形式。同时光柱之外的形成剪影,直接简化掉。

强烈的明暗对比以及几何抽象,让人一眼忘不掉。

在这张照片中,我们能够感觉到费宁格独特的想象力,以及对于线条和光影的敏感度。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张肖像作品,也是最广为人知的肖像作品之一。

作者

“人们不可能用自己的眼睛看到所有的东西,而相机则是人眼的一种延伸。它可以帮助你看到自己想要看而又无法看到的东西。”——安德烈亚斯·费宁格


费宁格是一个专注细节与线条的摄影师,这与他早年建筑学习息息相关。谈论起费宁格总绕不开这个话题。他非常习惯从小细节发现我们难以发现的美。


而这一点,却是现在摄影教育很少提及的。


所以在这里,我推荐一本好友的书——《手机摄影笔记》,这是李白兔子老师的煌煌巨著,在我看完之后,我发现,我们可以教大家技巧,可以教摄影的思路。而很少提及对于细节细致入微的观察。那么不如一起补补课吧。


点击文末了解更多即可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亚斯   肖像   安德烈   取景器   光影   线条   冲击力   几何   抽象   非凡   摄影记者   细节   形式   风格   相机   人物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