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相机设置和别人不同?

相机有很多曝光模式,熟悉摄影笔记的同学都知道,在我讲完曝光模式之后,我会建议大家平时可以将曝光模式设定为光圈优先,因为这是最为常用的模式。


更重要的是在讲曝光模式的时候,要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没有什么曝光模式是唯一专业的,没有什么曝光模式是唯一正确的。我们要在不同的场景使用合适的曝光模式。


在我讲完曝光模式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有人说,我是一个商业摄影师,我一直使用M档。这一点都没错。在影室拍摄,一直使用影室中的闪光灯,确确实实要一直用M档手动曝光的。


为什么我的相机设置和别人不同?


对于我来说,什么都拍,却极少在影室拍摄。对于摄影来说最大的两个题材风光和人像,确确实实都是光圈优先最为常用。我确实95%以上的照片都是光圈优先拍摄的。


之前和白一帆老师聊天,我们一起去拍摄夜景。虽然是风光,但是因为夜晚光线条件不怎么变化了。所以我俩也都习惯于调节成M档手动曝光。随时拍摄,偶尔再调整调整参数。


为什么我的相机设置和别人不同?


但是我很反对一些“老法师”说只有M档手动曝光才是专业的,其它都不专业。甚至我还见过说,最终显示同样的曝光参数——光圈、快门、感光度,但是M档手动曝光的就更准确。其实显然,同样的参数,得到的曝光结果一模一样。而且就算是曝光参数有一点点差异,也未必是不准确的。有时候摄影师就是自己喜欢亮一点或者暗一点,甚至可能今天心情不好,就是喜欢暗一点的。这都是正常的。何况,还有后期调节。


为什么我的相机设置和别人不同?


相机的技术发展挺快的。这两年我觉得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眼部对焦。当我们拍摄的时候,相机会自动识别眼睛——人眼、宠物的,甚至是鸟类的眼睛,然后追踪对焦。这真的极为方便,因为当我们的画面中出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确确实实对焦眼睛是我们的首要选择。


为什么我的相机设置和别人不同?


所以我现在对焦默认也放在了眼部识别对焦上。


为什么我的相机设置和别人不同?


但是这个是所有人都要这么设置的吗?并不啊。比如这个仁兄就是喜欢拍风光,纯风光。没眼睛。那么显然单次单点对焦对他来说就是最为合适的。


这没有对错,只有使用场景的不同,造成的选择的不同。


那么什么是错的呢?只有MF手动对焦才是对的。这个观点我批驳太多年了。但是依然可以看到新手被误导。依稀记得2015年摄影笔记开始讲课,招募志愿者的时候。一个志愿者说,买了相机半年,已经不想用了。因为一个“高手”告诉她,一定要手动曝光,手动对焦。半年了,连一张照片都没拍成功——不是曝光的问题,就是对焦的问题。


为什么我的相机设置和别人不同?


直到她遇到摄影笔记,才知道,原来去公园拍拍孩子,必须要用手动曝光和手动对焦是多么蠢的建议。改为光圈优先+自动对焦之后,一下子打开了新世界大门。觉得相机挺好用的。


如果一个摄影师是拍摄微距的。那么我觉得他大部分时间是用手动对焦的。微距景深极浅,往往需要小光圈。而且因为拍摄很小的东西,自动对焦往往对上的不是你要的。手动对焦并不难,不需要抓拍什么的,慢慢调节,微距看得也清楚。这没问题。


为什么我的相机设置和别人不同?


但是不分场合,只要你用手动对焦的,就是绝对有问题了。甚至不少人说,他手动对焦又快又准,比自动对焦要好。说真的,我很想和他比一比。赌点什么的。


不同的拍摄条件,我们要用相机给我们提供的不同的模式。不管是曝光模式还是对焦模式,总有一种适合这个场景。


多年前我是看不上防抖的。防抖有用,但是难堪大用。所以到了很暗的环境中,我还是习惯于提高感光度来对抗手抖。我也觉得人既然是人,手抖这件事就不可避免。曾经使用广角镜头咬牙手持1/2不抖,那就是我的极限。


但是我常常看到有人说可以手持5秒,甚至30秒的。这纯属扯淡。我猜可能有人撞了狗屎运,偶然拍出来5秒不抖的。但是咱们拍摄讲的是成功率。一万张你有一张不抖那没用。我当时拍5张1/2秒,起码4张不抖。


所以我觉得高感画质再差,也比手抖强。


为什么我的相机设置和别人不同?


但是时过境迁,现在机身镜头协同防抖太厉害了。以至于我去年用500mm端1/2秒拍摄5张,也能有4张是清晰的。现在在我看来,防抖的效果已经是非常有效的辅助了,并不是曾经认为的可有可无。


技术进步带来的技术提升,也在改变我们的拍摄习惯。所以大家使用的器材不同,可能习惯也是不同的。


摄影笔记在教摄影的时候,有很多比较“霸道”的讲法。比如我说平时白平衡就放在AWB自动白平衡,配合RAW,需要调整后期可以去调整。再比如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模式下,我就建议感光度自动。


但是这么做的前提是,对于一个学习摄影的新手来说,拍摄时,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取景、对焦和构图,而不是调节相机。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出片率。


同时我也讲了什么情况下要用自定义白平衡,什么时候要调节感光度。在我们对于相机对于拍摄越来越熟悉的时候,您自然就能顾及到。


所以我曾经写过新手相机8大设置,这就是帮助我们尽可能将精力放在该放的地方。但同时,不是要你一直如此。


有一件事儿,我好多年不说了。就是摄影自由主义。什么是摄影自由主义呢?就是根据场景,根据题材,根据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去设置相机。没有什么一定的,没有什么是最正确的。拍摄到你想拍摄到的效果,才是最重要的。


一定要M档手动曝光?一定要MF手动对焦?


胶片时代咱们就都不应该如此建议了。


一个场景只有一种方式拍摄?显然也不是。


希望大家做一个摄影自由主义者,懂得摄影技巧的规矩,然后灵活运用,创造属于自己的规矩。


今天是我38岁生日,如果从我写的第一个完整的摄影教程开始算,我教摄影11年了。


为什么我的相机设置和别人不同?


如果从我第一次讲课开始算,我讲课6年了。曾经的朝阳区金城武也胖成了大郊亭吴秀波。


这些年,我不断使用最新的摄影器材,不论相机还是手机,不断改变我的讲课内容,就是为了能够更加跟上这个时代。


世界在不断变化,我们的摄影技巧也是应该与时俱进的。


为什么你的相机设置和别人不同?可能是习惯的差异,可能是拍摄题材的差异,也可能是不同器材造成的……


但是我都希望我们能不断学习,让自己的技术不断升级。做一个摄影自由主义者。不被那些没有道理的但听起来好像挺深奥的“理论”所束缚。


2021年,在《摄影笔记》出版近6年后,新版《摄影笔记》又该面世了。


为什么我的相机设置和别人不同?


这一次,我将摄影理论更加完善。样片更多,讲得也比之前更加简单。看看这个比第一版更加有规模的树形图吧。


所有所有的摄影知识,我都给您串起来了。


为什么我的相机设置和别人不同?


3月3日的时候,出版社责编已经给我排版完的稿件了。下面就是校对和修改。


4月就有望和大家见面了。


这本书里的内容有很多很超前的东西,也是这些年和各个厂商技术部门的人了解到的一些还没发布的新技术。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这样的超前尤为关键。


同时老版本《摄影笔记》虽然同样适用于手机摄影,但是基本都是照着相机写的。这一次,我将手机摄影的基础也放进去了。可以说手机相机都合适。


希望这本诚意满满的摄影书,可以让大家更容易地学会摄影。


为什么我的相机设置和别人不同?

老版本的《摄影笔记》和实战篇呢,现在都在打折。也合适。


顺便祝也是今天生日的同学,生日快乐。


宁思潇潇

2021年3月6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相机   感光度   光圈   摄影师   白平衡   题材   场景   合适   风光   眼睛   习惯   参数   模式   建议   笔记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