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家长能做啥:填“空”

这两天在某课外班门口等孩子时,遇到一位家长,于是和他聊了起来,一聊就发现,现在的孩子太相似了:

说着说着,聊天就从教育研讨变成了抱怨大会,最后双方都意识到不妥,不约而同地停下来,会心地笑笑。


学习环境分析

针对这个问题,我也进行了深入地反思,因为我一直都认为孩子的学习过程就是搭建框架,填充知识,佐以考试和错题巩固,这样学不好也难。

因为我们这一代就是这样过来的,作为考上985、211的样例,难道我们的学习方法还会有错吗?

实际上,现在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可能确实和以前不一样了。我们这一代在读书时,家长没有做太多的督促和辅导,一是没时间,二是没能力,全靠自己摸索和学习,各有各的成功经验,有的是方法控,有的是刷题狂,有的是技巧帝,每个人的经验都可以写出一本书来。

而到了我们孩子这一代(父母都是读书出来的,所以他们可以称为“读二代”),他们环境和待遇完全不一样:每一天、每一周、每个月、每个学期,家长都在学校的教学基础上加了很多料,例如各种课外班、一对一、提优班等,并且安排了严密的上课和学习计划,连跳绳、跑步、踢球这些运动都纳入到计划中。

如果我们当时的学习算是强调各自发挥的市场经济的话,他们这些“读二代”更像是严格执行统一管控的计划经济,时代变化了,学习情况也变化了。

初中阶段家长能做啥:填“空”

现在学生的教育日程被安排得满满的

读二代的困境

(一)作为在读一代家长全面管理下的读二代,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独立自主能力较弱: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部分现在了有弟弟妹妹,但是在家中专宠的地位没有变化,都是家长的掌中宝,被照顾得舒舒服服的,换句话说,就是独自自主能力较弱。

2、学习态度端正:在学校、家长的灌输下,学习态度还是端正的,即使有时候会闹脾气,但他们也认识到:学习成绩是自己在学校、家庭获得认可的最重要方式。

3、被动技能满点:早晨被叫起床,放学后被要求复习知识点,晚上被要求必须在十点休息,周末被带到各个课外班参加课程,被要求跳绳、跑步等。很多事情都是家长在推动着向前走,不是自己主动发起和操作的。


(二)这些优缺点综合起来,让读二代们充满了独有的矛盾特点

1、压力满满,但又都是外压,不是内压:老师的要求、家长的期盼、其他同学的竞争等,这些外在压力很大,这些压力既是动力又是束缚,让他们不得不向前奔跑,但是又有点不太情愿,因为这不是他们自己要求奔跑的,而是别人推着跑。

2、对家长是又爱又怨:家长照顾得无微不至,生活、学习都安排得好好的,自己只要专注于学习就可以了,但是家长们的要求和预期又很高,一旦班级名次下降了或者某次单元测试分数降低了,家长们又如临大敌,一分一分地分析,看看是算错了还是彻底不会,家长的态度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3、孤独感强:每周在学校、课外班接触的同学很多,但是真正的知心好友很少。即使要好的朋友过生日,可能也与课外班冲突,只能匆匆忙忙地买个礼物送给对方,无法参加生日宴。

初中阶段家长能做啥:填“空”

“要我学”是主要矛盾

这种情况下,读二代们的学习往往成了他们与家长交流的主要话题,所以如何引导孩子有效提升成绩就成了家长们的心病。


(三)读二代们的学习特点

1、完整的学习体系:学校、家长的双重护持下,整体的学习体系都已经被设定好。有些家长还会给自家学有余力的娃加餐,即提前学习下一个学年的内容,以便取得更多的学习优势。

2、或多或少的弱点分析:每个娃背后都有家长或者老师在分析他们学习上的弱点,例如对数学的化简方法没有掌握、语文的平仄知识点没有掌握、英语的某些语法结构不熟练等。现在还有很多机构打着AI的旗号做弱点分析(我个人觉得这些AI技术还不成熟,只能作为补偿)。

这些都是在帮助读二代们找到自己的不足,但其实有很多地方没有做到位。

3、锻炼太少,加餐过多:小学阶段,放学后还有很多时间去参加各种锻炼,但是进入初中、高中后,作业量就一下次上来了,运动需要编入计划中才能执行到位。尤其是初中、高中多了很多课程,课外班也随之增加,用于运动的时间进一步压缩,这无助于他们平衡学习中的压力和郁闷之气。


读二代们的教育建议

针对他们的学习特点,我们会发现,他们的学习体系已经被学校安排得妥妥的,家长们能做的就做填“空”题即扫描他们学习中的弱点,并进行针对性训练和改进

1、弱点分析

就是根据孩子学习过程在某个单元或者知识点投入的时间长度、考试中的错题来分析他们在哪些知识点上是有欠缺的。

这个过程是最耗精力的,需要家长贴身观察和总结,主动找出孩子们的不足,例如某道题目孩子虽然做对了,但是他在上面花了半个小时,说明他在这个知识点上掌握的不熟练,需要巩固。这是那些培训机构的AI无法做到的,只有家长才能做到。

我现在让娃总结错题,就是按照“考核的知识点”、“我的难点”、“解题过程”三个方面来总结,让娃自己分析不足。

初中阶段家长能做啥:填“空”

找到知识点的空缺和弱项,去填“空”


2、按照记忆曲线方式进行针对性练习

很多机构都是按照记忆曲线进行记忆和训练,可以借鉴:

(1)当天复习:当天学习的内容在晚上就复习一次,能够记住98%。

(2)第二天复习前一天的内容:能够记住92%。

(3)每周复习一次本周的内容:能够记住86%。

(4)每月复习一次本月的内容: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


3、拓展式加量

每次考试都会有全新的题型和拓展知识出现,尤其是语文和数学,所以适当扩大阅读量会对孩子有较大的帮助。

例如在语文方面增加传统文化的学习,如山海经的神话、淮南子的哲学思想、龙生九子、四大神兽等;例如数学中的部分拓展题型,如从直线数轴到折线数轴,从传统方程到各种定义新运算等。

适当拓展视野,可以让他们遇到这类问题时触类旁通,更加游刃有余。

初中阶段家长能做啥:填“空”

扩展知识面

总结

初中阶段的孩子教育,家长们要做的就是找到他们的知识弱点,进行针对性练习,即填“空”、打补丁。

欢迎大家一起来交流。


(请关注镭师兄,一起来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淮南子   数轴   家长   知识点   课外   针对性   弱点   有的是   语文   初中   阶段   压力   过程   孩子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