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7nm"成功流片,年底小规模量产,但无法为华为提供代工

中芯国际N+1代工艺流片成功

芯动科技近日表示基于中芯N+1代工艺的芯片成功完成流片,将于年底小规模量产。

中芯国际的N+1代工艺和台积电初代7nm一样使用DUV(深紫外)光刻机经过多次曝光打造,多次曝光虽然让DUV光刻机应用到了更先进的节点,但成本也随之增加,良品率下降。

和中芯国际14nm相比,N+1代工艺性能提升20%、功耗减少57%、逻辑面积减少63%、SoC面积减少55%。关于成本,中芯国际表示,自家N+1代工艺的成本大约比友商7nm低10%。但需要注意的是,N+1代工艺无论是产品成熟度还是性能参数都不及友商7nm。后续的N+2代工艺会提升性能,但是成本会增加。

"N+1"是中芯国际内部的代号,因为N+1代工艺的多项参数达到7nm标准,所以被大家成为“国产7nm”。N+1代工艺主要面向低功耗芯片。除了N+1外,中芯国际还有在N+1代的基础上提升性能的N+2代计划,目前N+2代工艺正在研发阶段。

N+1和N+2代工艺都使用DUV光刻机打造,它们完全可用于高端存储芯片和高端处理器。麒麟990(4G版)、骁龙865、麒麟985/820等高、中端芯片都是使用DUV光刻机打造,而对制程工艺要求没有手机SoC高的电脑芯片更是用DUV光刻机打造。和EUV相比中国还是能顺利获得DUV光刻机的。

中芯国际的N+工艺并不落后,它可以用于高端芯片。但前提是有人买,和友商相比中芯国际N+工艺还不够成熟,性能也有些不足。没了华为,中芯国际还能找到同体量的客户吗?

最近看到有不少自媒体写“中芯国际7nm突破,华为有救了!”——其实这类标题是可以按照标题党处理的。

华为与中芯国际

在大陆“先进”代工厂、碳基芯片、光芯片等一些方面我们总能看见华为的名字,华为正积极推动这些技术能早日产业化,同时华为也在自救。

中芯国际的14nm工艺突破后,美国就给中芯国际送来了华为这个大客户。我们消费者最先接触的中芯国际14nm产品就是麒麟710A处理器。但由于制程工艺倒退这款处理器较上代麒麟710F(台积电12nm)在性能上是开倒车的。不过它的性能也不算太差,相当于骁龙6系列处理器。

但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中芯国际和台积电等晶圆代工厂一样无法为华为和军方提供代工,无论是14nm还是N+。除非中芯国际能够去掉生产线中的美国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华为   麒麟   光刻   深紫   体量   小规模   代工   量产   美国   处理器   芯片   年底   面积   性能   成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