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青还是炒青?四川绿茶代表之雀舌的制作工艺变迁

进入五月之后,西南地区的天气是越来越热了,这几日的气氛甚至一度飙升至30°以上,要知道,4月中旬的时候甚至地铁上甚至还有人穿着羽绒股,这几天一眼望去尽是一水的短袖衬衫了,穿外套的都被当作异类。于是,就琢磨着,冬天喝红茶养胃,气温高了就应该喝点绿茶去火了。

西南地区的绿茶应当首推雀舌,采摘早春鲜嫩茶芽为原料,秉承千年独特工艺精制加工而成,茶叶扁平挺直,形似鸟雀之舌,具有“色翠、香高、味醇、形美”的独特品质特征。

雀舌的价格基本是走两个极端,区分的主要依据是制作的工艺,即炒制和蒸青,炒制青的价格普遍在600元一斤左右,最低400,在低了几乎就可以百分百确认不是新茶,蒸青的价格相对低廉,从80到250元一斤都有可能。炒青的雀舌具有一种厚重的栗香味,跟龙井的豆香味类似但又有所不同。蒸青的雀舌味道清爽,说白了就是泡出来像青草味,一般人都不太习惯。

炒青工艺。炒青最早的记载也可以追述至唐时,刘禹锡在《西山兰若试茶歌》一诗中曾写到“斯须炒成满室香”。这是很明显的炒青工艺了。但炒青工艺,一直要到明朝时期才真正的成熟、壮大,并且慢慢地取代了蒸青工艺。所谓炒青,最简单的说法便是用炒制的方式对新鲜茶叶进行杀青的工艺。这种方式可以令新鲜茶叶中的水分快速完成蒸发,手工炒青对温度、茶叶的凋萎程度都能够直观地体会与掌握,令茶叶中的精华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

通俗一点说,炒青就将绿茶放在铁锅里翻炒,从而起到去除水分、提香的作用。


蒸青还是炒青?四川绿茶代表之雀舌的制作工艺变迁

蒸青工艺。所谓蒸青,最直白的说法就是利用蒸汽对新鲜茶叶进行杀青的制茶工艺。我国早在唐朝的时候,蒸青工艺便已经非常成熟。在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一书中也有关于蒸青工艺的详细记载:“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简单翻译便是将晴日采摘的新鲜茶叶用蒸青的方式杀青后,再去除水汽、揉捻、造型、烘干、最后封装成茶。采用蒸青工艺制成的茶叶有着明显的“三绿”特征,即干茶深绿、汤色浅绿、茶底青绿。这是因为用蒸汽杀青的时间段,叶绿素得以保留更多的缘故。因此,蒸青制成的茶闻起来更加新鲜清爽,味道自然甘醇,草木气息浓郁。

两种工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出茶率不一样,炒青大概5斤毛茶出一斤成品雀舌,蒸青大概1.5至2斤即可出一斤成品,而且不一定需要芽头,大叶也可以制作。因此造成两种工艺之间巨大的价格差异。2008年之前,西南地区的雀舌基本都是炒青工艺,甚至有厂家从浙江聘请龙井炒茶专家进行加工。2008年之后,出口日本的绿茶成为四川绿茶的主要销售渠道,而日本茶叶主要用于抹茶、玉露、煎茶、碾茶、番茶等,追求茶的本味,更加青睐蒸青茶。2008年之后,因为某些特殊原因,日本加强了对绿茶紧扣的检测,西南绿茶出口受到了很大影响,很多茶叶生产厂商转而拓展国内渠道。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蒸青茶凭借价格和成本优势,在国内开始盛行。

最后,炒青的雀舌茶汤呈现一种黄绿色,蒸青的呈现青绿色,这也是除了味道以外分辨的一个重要标志。


蒸青还是炒青?四川绿茶代表之雀舌的制作工艺变迁

#21天图文打卡挑战(第二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西南地区   绿茶   龙井   青工   日本   蒸汽   水分   清爽   成品   茶叶   味道   新鲜   代表   方式   工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