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尽量不要拿孩子和别人比较,因材施教才是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很多家长的心愿,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变得很优秀,将来的成就最起码要在自己之上,这样才能让家族一代代更好的传承下去,可是有些家长总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进行比较,原因主要有2个。

家长尽量不要拿孩子和别人比较,因材施教才是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


第一个原因是家长觉得这样可以激励孩子,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然后更好的努力学习,可是这样做很容易适得其反,家长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找出孩子的优点,并不断的把优点放大,而不是揪住孩子的缺点不放。

家长尽量不要拿孩子和别人比较,因材施教才是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


每个孩子都有优缺点,他们擅长的事情各不相同,有些人在文学方面的天赋很高,另一些人有较高的运动天赋,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如果让得到奥运金牌的运动员去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比拼文学功底,那运动员肯定是稍逊一筹的,可这并不能说明他们不优秀,而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是一样的道理。

家长尽量不要拿孩子和别人比较,因材施教才是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


比如蒋方舟在文学方面就有比较高的天赋,她7岁开始写作,9岁时出了散文集《打开天窗》,11岁成为畅销书作家,12岁开设了自己的专栏,15岁凭借自己的写作能力赚了很多钱,还给家里人买房买车,而蒋方舟的高考成绩只有561分,这样的成绩上普通本科院校完全没有问题,可是想被清华、北大这种国内顶尖院校录取还是有点困难的。

家长尽量不要拿孩子和别人比较,因材施教才是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


清华大学觉得蒋方舟在文学方面的天赋很好,不忍心她的天赋被埋没,因此就破例降分录取了蒋方舟,要知道数学是蒋方舟的弱势科目,她有好几次数学考试都没有及格,如果蒋方舟的妈妈总是拿数学成绩打击她,并拿她跟其他孩子比较,那蒋方舟还不一定能有较高的成就。

家长尽量不要拿孩子和别人比较,因材施教才是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


幸运的是蒋方舟的家长很理解她,不仅没有嫌弃女儿数学成绩很差,反而帮助女儿发挥了自己在文学方面的优势,蒋方舟家长的教育方式也值得大家学习,

第二个原因是家长有虚荣心,经常拿孩子和别人对比的父母都是有攀比心理的,他们认为自己过得没有对方好,因此他们就想在培养孩子上找回面子,证明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是比对方优秀的,可是这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情况。

家长尽量不要拿孩子和别人比较,因材施教才是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


其实笔者认为因材施教才是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有些家长的出发点从一开始就是错的,他们觉得自己孩子考96分或者97分是不努力的表现,既然别的孩子可以获得100分的满分,那自己孩子没考满分就是没有努力,因此他们就会盲目的责备和指责孩子,这种做法反而可能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

家长尽量不要拿孩子和别人比较,因材施教才是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


如果家长总是拿孩子和别人比较,那长此以往就会引起孩子的抵触心理,他们觉得自己不管怎么做都没办法让家长满意,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这并不利于孩子长远发展。家长不要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带大家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找出错误或者困难,并加以解决,而不是在旁边说风凉话,真正聪明的家长从不会打击孩子的天赋。

家长尽量不要拿孩子和别人比较,因材施教才是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


家长要学会接纳自己孩子的不完美,如果非要给他树立一个目标,那最好让孩子和自己比较,而不是跟同龄人对比,只要孩子每天进步一点点,那时间长了之后孩子将会取得很大的进步。

父母经常批评孩子容易带来3种坏处,第一种是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让他们认为自己天生就比别人低一等,这种坏处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的,即使是孩子长大后依旧会有阴影。



第二种是嫉妒心理,孩子的心思比较敏感,他们希望可以得到父母的关注,如果父母总是夸赞别人并贬低孩子,那反而会让孩子觉得别人夺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让他的社交能力变得很差。第三种是亲子关系疏远,让孩子变得不愿与你交流,总体来说家长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导孩子很重要。

各位小伙伴们,你们觉得应不应该让孩子跟别人去比较呢?欢迎留言讨论,点关注了解更多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诺贝尔   家长   孩子   因材施教   坏处   满分   天赋   运动员   教育孩子   父母   适合   成绩   原因   优秀   数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