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暴跌88%!仍持续加强芯片研发,华为为什么要倾力保住海思?

近些年,华为手机的发展如日中天,其中最重要的支撑莫过于麒麟芯片了,该款芯片是华为手机性能和使用体验的极大提升,助力华为从中众多国产手机品牌中脱颖而出。尤其麒麟9000是世界上发布最早的5G手机芯片,与苹果、三星、高通等巨头来比,华为的5G芯片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

在遭受打压之后,华为的麒麟芯片无法找人代工生产,麒麟9000已经成了最后一批高端芯片。

营收暴跌88%!仍持续加强芯片研发,华为为什么要倾力保住海思?

营收暴跌88%!

近日,据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世界范围内的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市场的收益和出货量都实现了增长。虽然华为海思的出货量也有增长,但是对比去年同期下降了将近88%,营收额仅有3.85 亿美元。

营收暴跌88%!仍持续加强芯片研发,华为为什么要倾力保住海思?

其实这一现状并不出乎意料,随着芯片禁令的全面实施,华为海思尽管已经设计出了麒麟9000,但是却无法寻找代工企业进行生产了。所以业务量大幅下滑。

自2012年开始,至此华为麒麟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受M国禁令的影响,麒麟9000已成为绝响,许多人都认为麒麟芯片或将就此消失。

营收暴跌88%!仍持续加强芯片研发,华为为什么要倾力保住海思?

持续加强芯片研发

但是来自华为方面的声音却表示,华为不会受到外部势力的干扰,也不会放弃对海思的投入,哪怕是不能进行芯片生产,华为也要保住海思。7000多位海思研发人员仍旧奋战在一线搞研发。

据悉,目前海思已经着手进行3nm工艺芯片的设计了,或将以麒麟9010命名。


营收暴跌88%!仍持续加强芯片研发,华为为什么要倾力保住海思?

现在看来,尽管芯片代工市场受到阻力,但是华为海思仍旧没有放弃芯片的设计研发,不过这样的研发没有手机芯片来检验实效,其质量如何很难说清。

从华为近期的动向来看,华为已经开始进军了智能汽车制造行业,而且海思芯片方案也开始应用到了车载智能系统方案中,所以海思目前的地位应该还是很牢固的。

营收暴跌88%!仍持续加强芯片研发,华为为什么要倾力保住海思?

但这对华为来讲也是一项巨大的投资支出,毕竟海思麒麟有着7000多人的庞大研发团队,即使短期内无法替华为创造利润,但是华为也要从其他业务收益方面来补贴扶持,确实是不小的挑战,如果换成其他公司可能根本坚持不下来!

营收暴跌88%!仍持续加强芯片研发,华为为什么要倾力保住海思?

华为为什么要倾力保海思?

那么华为为什么要倾力保住海思呢?一方面芯片生产难以实现,即使设计能力提升了,但不能转化为产品,也是毫无意义的。另一方面在没有收益的情况下还要顾及7000多人的吃喝拉撒,华为是在做赔本买卖吗?不然!

首先,海思在华为的核心地位没有变,任何一个公司,对于自己的非核心业务,边缘技术都可以进行拆分、合并,但对于核心技术却不行。细数华为的发展历程,之所以能拥有今天的业内地位,与其倾力投资研发的理念分不开,而海思正是这一理念的产物,也始终处于华为的技术核心位置。

营收暴跌88%!仍持续加强芯片研发,华为为什么要倾力保住海思?

其次,研发投用的可能性仍有,尽管短期内华为的麒麟芯片不能代工生产,但只要华为坚持麒麟芯片的研发设计,保持芯片的设计能力仍处于高端行列,那么华为就还有无限的可能,一旦国际形势好转,或者芯片生产方面迎来转机,那么海思麒麟就能立刻上线投用。

营收暴跌88%!仍持续加强芯片研发,华为为什么要倾力保住海思?

最后,海思的使命还继续存在,全球只做设计的包括AMD、高通、海思、三星等,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海思的研发水平已经处于领先地位,据2020年统计报告显示,海思已经成为我国市场内的顶尖的设计公司了,它所代表的已经是我国的芯片设计水平,所以未来海思如何发展,将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国的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营收暴跌88%!仍持续加强芯片研发,华为为什么要倾力保住海思?

总结

总之,尽管目前华为的处境艰难,手机业务被限制,但是华为仍有出路,比如鸿蒙操作系统、芯片设计等等,只要在这些领域仍掌握核心技术,那么华为就不会倒,随着光刻机等技术的突破,华为将会重新出现在手机市场,重回巅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三星   华为   麒麟   芯片   出货量   代工   禁令   收益   手机芯片   地位   核心   业务   数码   手机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