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扛婚和房,年轻人的未来还可期么?

现在的年轻人

似乎不想生孩子 也不想结婚了?

房价依然高到买不起

什么时候能跌呢?

上述这些发问都很现实

它犹如一根教条

不断鞭笞着这一代年轻人

也不禁让我们深思

十年前还是祖国花朵的当代青年

未来究竟在哪?

5月11日

全国七普落下帷幕

官方数据通告中

我们能看到的只有一些整体数据

人口普查真就这样结束了吗?

很明显

我们实际需要看的

其实不只是表面这些内容

它的背后不仅代表着国家前五十年发展的总结

更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十年 二十年的走向

对于这次数据公布

官方给出了一些浅层总结

但我还想聊得更深

在分析之前

我们对于官方公布的数据得十足确信

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告显示

此次普查漏登率仅为万分之五

基于此

我们来一条条分析

这些数据背后还隐藏着什么

首先 所有官媒刊登的主要消息

一则是人口总数

约14亿1千万

另一则就是相对第六次普查的人口增长率5%

数据刚出两天

你大概能跟同事

在饭后闲谈对此事带过一笔

因为相对于所有数据来说

这两条是最无用的

现状往往最没有研究价值

更需要在意的是趋势和走向

在前些年

我们经常听到一种说法

从九零后开始

舅舅 姑姑将慢慢消失

这是计划生育政策下导致的必然

中国从71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

80年后一胎化政策开始推行

而在这之前

养儿防老这类观念

在国人心中是根深蒂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每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一度超过7个

出生率最高的年份超过了千分之四

这些人

是我们的父母 舅舅 姨妈

他们所处的年代

是中国发展被视为奇迹的年代

而他们作为中国最早的一波人口红利

让中国的经济在几十年里

完成了西方国家百年的进程

而中国当下即将和正面临人口老龄化的

也正是他们

他们现在多大?

现有平均年龄约在45至59岁

但没想到的是

这一批关键人口数据官方却没有给出

不易察觉地隐藏在了

15至59岁的年龄分布中

这个数据到底有多少?

没有官方数据我们不好猜测

但毋庸置疑的是

他们是计划生育实施前最后的一波婴儿潮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体系的成熟

再往后的新生儿是逐年减少的

近几年

这一批人即将面临退休

在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报告中有一条原话

我国的老龄化正在加速

那么这群人

则意味着人口深度老龄化真正的开始

一八年的搜狐新闻网上给出了这样一则数据

世界人口老龄化排名前三

分别是日本 意大利 德国

他们的65岁以上人口比例分别是

26% 22% 21%

而我国65岁以上占比9%

老龄化世界排名第65位

若这个数据真实准确

那么仅仅两年的时间

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就增加了约4%

老龄化之后

面临的首个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养老

在上世纪四十年代

我们的爷爷奶奶辈

他们往往有四五个甚至七八个子女

能够一起分担起赡养老人的义务

作为独生子女的八五 九零后

现状大多往往是夫妻二人赡养四位老人

还要负担起他们的后代

这压力有多大是可想而知

所以相对于当下不少媒体所夸大的

社会结婚率低下 生育率低下 离婚率升高

我认为上一辈人的养老问题才是重中之重

此外 这次普查公告中

国家统计局对于老龄化人口作出了以下总结

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文盲率下降 老龄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

换句话说

就是当下老年人身体好了

文化素养也提高了

那么看到这

你一定有所想法

中老年人发挥余热能力高

统计局是直接把

延迟退休 四个大字贴在了脑门上

所以 年龄在45至59岁的长辈们想要退休的话

我建议在近几年可能要尽快着手办理了

在独生子女 上养老下养小

压力略大的当下

不知从何起源的 躺平论

在年轻一代中 反响似乎日益庞大

而我对此的建议是 不要躺平

中间牵扯内容颇多

后期我会专门对此事件分析一回

看完上一代

再来说说新生儿

从数据上来看

0至14岁人口为两亿五千万

占比约18%

与一零年相比比重上升1.35个百分点

可以看出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我国全面开放的二孩政策落地后

新生儿确实增多了

官方给出的总结是

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趋势

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

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

这个说法从大数据上乍一看无可指摘

但反观几篇学术文章的预测和实际结果

我认为这些数据看似积极

背后其实并没有那么乐观

中国人口学会连任会长翟振武

在2014年3月的 人口研究

报告一文指出

全面开放生育政策四年内

出生人口峰值能达到约五千万

虽然他的历年预测误差略大

但根据真实数据的波动趋势

我们不难作出一些简单分析

2017年我国新生儿约一千七百万

但18年就直线下降了两百万

在19年的新生儿更是比去年少了约五百万

这说明

小孩子虽然变多了

但其实只是二胎开放政策之初

掀起的一波生娃高潮

而并不是由于生育率提升

在社会各方面教育 就业资源

没来得及作出相应反馈时

新生人口突然上升

意味着这一批孩子无论是

升学考试 就业求职

他们人生前几十年的竞争是相对较为残酷的

当然 也不是没有办法

相应的策略

就是提前或者延后求学来躲避高峰

和一五年前或者一九年后的孩子们

去分享较为充足的资源

相比他们

在一九年之后出生的孩子 人生就轻松很多

因为社会逐渐适应了上一批新鲜血液的涌入

投入资源加大

教育和就业机会升高了

竞争者反而凭空减少了四百余万

不得不说 对于生娃

我们也不能简单地拍拍屁股了事

顺应国家大势 善择良机

未尝不是一种机智精明的选择

新生儿数据分析至此

你还觉得当下媒体所说的

出生率 结婚离婚率

等等看上去严峻的社会问题

还有那么严重么?

总体来说

我国依旧处在限制生育的阶段

也就是说

我们国家的管理层

对人口政策的发挥空间依旧很大

如若真想鼓励生育

国家可以在

教育上对多生家庭实施加分倾斜

购房上对多生家庭加大优惠力度

诸如此类等

再不济 我们还能照搬

那些人口负增长的欧洲国家政策

多生娃直接给钱给补贴 简单粗暴

但我国并没有这么做

所以请相信我们的决策层

能够在最合适的时候作出最正确的决定

最后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地区人口变化这一栏

人口迁移跟我们的生活有何关联呢?

不谈其他

所有人都离不开的一大问题 买房

对于购房者 无外乎自用或者投资

人口增长 无房者有稳定购房需求

人口迁移 农村人会想定居大都市

而房价的上涨又带动了房产投资的市场

所以在前二十年 房价上涨速度让人目瞪口呆

但是会一直涨下去么?

我们先来看数据

相比于六普

全国31个省份中有25个省份人口增加

广东 浙江 江苏位列前三

根据报告来看

我国老龄化程度最低的省份

依次是 西藏 新疆 青海 广东

且广东的经济在全国也是位列前茅的

这样一个年轻 经济发达

人口又不断涌入的省份

我相信房价还会有上升空间

而那些没有交通或产业优势

人口又大量流失的地区

房价理应会有较长的一段降幅

回到前面的话题

当下社会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的九零后们

上 面临着即将养老的父母

下 面临着结婚 养育后代

中间还夹着一栋房

尤其是 无房不结婚 的言论又大行其道

我们不禁深思

真的有那么焦虑吗?

我们的日子真的越来越难过了吗?

其实仔细想想并没有

爷爷奶奶辈历经战火

粮票 布票 我们的父母也十分熟悉

他们的年代 吃得更多的是红薯和野菜

住的是土砖房

衣服缝缝补补 哥哥穿了妹妹穿

在这种条件下

那一辈人给中国的发展却带来了奇迹

可这种三十年一遇的奇迹又能重现几次

这些年经济发展稍稍放缓

全社会就陷入了一层焦虑的氤氲

所以 我们其实并不是和他们比

相比于他们 现代人的物质条件好了太多

我们实际焦虑的是阶层的两级分化

富人越富 穷人越穷

富人的孩子一出生就在学习如何管理财富

以钱生钱

而清贫家庭的孩子

更多钻研的是一门糊口的手艺

知识的选择

在出生时已经清晰划分好了起跑线

要解决这层焦虑

均衡贫富差距是首要之策

我们的国家也正在这样做

2020扶贫攻坚已经全面结束

再之后的乡村振兴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这些都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主要内容

从1901年的 辛丑条约

到2021年杨洁篪的一句

今天 你们没有资格从实力的角度

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

中国发展如此迅猛必不是靠运气

而是在党的指引下

所有人都在做着正确的事

两个甲子 换了天地

我也很期待

和你们共同见证下一个美好的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生育率   独生子女   广东   新生儿   计划生育   中国   焦虑   省份   房价   人口   年轻人   未来   政策   我国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