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三年后,小米:我变了,但我没完全变

#21天图文打卡挑战(第二期)#

上当了 雷总! 小米请直接报警!

三分靠设计 七分还得靠解释!

上述这些热心网友的评论

出现在2021年3月30日

小米的春季新品发布会上

策划三年后,小米:我变了,但我没完全变

本次发布会中

总裁雷军宣布

企业logo正式更换

策划三年后,小米:我变了,但我没完全变

策划三年后,小米:我变了,但我没完全变

我们不难看出

logo的形式上并无很大改动

甚至如果你对小米产品不熟悉

又不了解这件事

你甚至不知道小米改过logo

引发热议的并不是事件本身

而是谁也没有想到

一个简单的圆角裁切

让小米的账上划走了两百万

甚至还有网友调侃道

两百万给我 我给你设计十种你挑一个

少了一种我钱都拿不踏实

小米傻吗?

两百万买了一个看似是入门级别的设计改动?

翻翻雷总的发家史

我们会发现小米这家公司其实并不简单

作为发布会的主角雷军

也是现当下声名赫赫的小米总裁

他的一步步强大也是有迹可循的

在二十一世纪初

手机行业激战不断

诺基亚曾是手机界一统天下的王者

策划三年后,小米:我变了,但我没完全变

然而这种几乎占满市场份额的时间并没有持续太久

乔布斯的苹果就后来居上

当国人还沉浸在Iphone的高阶和优越感时

卓越网创始人雷军一眼看穿

国产手机在国内市场几乎为零

于是他将卓越网卖了

一手创办了小米

策划三年后,小米:我变了,但我没完全变

小米成功的因素很多

但我想其中最大的秘诀

应该是对苹果商业行为的复刻

任何零经验的公司在起步之初

对成功同行们的模仿无可厚非

小米对苹果模式不但完全拷贝了下来

还几乎没有走样

从生产到销售

小米成功了

思路和模式可以复制

产品如果高度模仿同行

那可能要冒着被指抄袭

甚至可能赔到倾家荡产的

策划三年后,小米:我变了,但我没完全变

所以产品的设计 包括手机系统的研发

也让雷军花费了大心思

从酷似Iphone4的一代小米

到之后的红米系列

到上个月即将登陆德国市场的小米11 Ultra

策划三年后,小米:我变了,但我没完全变

雷军确实造出了大部分国人能消费得起的智能手机

且随着一代代产品更新

以追求极致的性价比为口号下

如今的小米产品

无论是质量 还是与同价产品的性能对比

都是不输大部分友商

打响了国内知名度

打开了海外市场

这样一家大企业的总裁

真的可能犯这种违背普通人认知的错误吗?

其实随着事件发酵

各方评论迭起

我们仔细想想

还是能分析出其中一些简单门道

在小米宣布logo更改的当天

天价磨角的瓜迅速盘踞各大媒体热搜榜单

仅仅是在微博区

小米新logo的话题就达到近2.8亿阅读

4.4万的评论

明面上是热火朝天的争议

背后随之水涨船高的则是小米的曝光度和流量

群众围观吃瓜

策划三年后,小米:我变了,但我没完全变

仿佛自己置身于商业大佬雷总的身旁

参与了一席策划

普通人的逻辑与业界大佬的决策擦碰出的焰火

耀眼是意料之内的

所以说小米真的亏了吗?

两百万买了个logo微调

却在背后带来超达数亿的流量

而且之后的短短几日内

小米股价市值迅速飙升至38亿

这笔帐 雷军比你我算的都清白

所以就这点来说

它不但不愚蠢

更是一场惊艳绝伦的市场营销策划

再往深一点

有几人思考过

为何十年小米

在今朝会有logo改动的大手笔呢?

我们不妨先想想

企业在什么情况下会更换自己的logo

无外乎以下几种原因

一 业务范围的扩张

策划三年后,小米:我变了,但我没完全变

一个企业的品牌产品

可能随着规模增大

而从单元走向多元

原本的一条道

在纵向到底后

开始了横向的延展

导致企业目前的标志不能满足已有或将来的发展空间

二 规模的扩大

当一个业务范围限于国内的企业

要迈向国际了

之前的标志或许更多牵连的是本土文化

如若向国际对标

企业标志的更改则成为了一种必然要素

我们都知道小米靠手机发家

但在未来

小米的主营业务肯定不局限于手机

物联网 汽车 智能家居

这些都是小米想做和正在做的

所以说 小米此番换标举动是必然

动是必要的 但能大动吗?

十年图标一朝更

若是大改

这多年的品牌建设

还有消费者对品牌的标识及其认知

崩塌和崩塌后的连锁反应是你我都想象不到的

小米多年投入的人力 财力 物力

堆积起来的所有品牌影响都将会全部流失

还要投入更多新成本来宣传新的logo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

小米logo都必改 却又无法大改

认清了这一点后

我们再来深挖

那做出看似入门级的设计

又收了雷总天价设计费的到账人

国际顶级设计大师 原研哉

策划三年后,小米:我变了,但我没完全变

他不但是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 日本设计中心代表

还是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 无印良品艺术总监

凑巧的是

小米自诩为科技界的无印良品

无论是小米的品牌价值

还是它打趣式的自我标榜

都注定了它更换logo

必须要出自等价身位人士之手

一个世界500强企业

难道会宣称

我们公司的新logo是花几十块在路边图文店设计的?

那这营销做的就不是惊艳

而是惊世了

到时品牌价值的亏损估计就连雷总也算不明白

而反观原研哉是何等人物?

不但诸多名号集于一身

伊势丹、味之素、竹尾花纸、米其林车胎等知名品牌当中都有着他的手笔

策划三年后,小米:我变了,但我没完全变

策划三年后,小米:我变了,但我没完全变

策划三年后,小米:我变了,但我没完全变

策划三年后,小米:我变了,但我没完全变

单说名气就不止200万

大家之手接名企之作

这样才能名正言顺 合乎情理

让小米的粉丝们心甘情愿买单

值得一提的是

在logo事件的茫茫热评下

小米官方宣布的另一则消息

来的略显突兀

3月30日

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

董事会正式批准智能电动汽车立项

小米对硬件和软件都懂 为什么不做呢?

雷总也对小米进军汽车行业信心满满地表了态

近几年 每当有人提及小米将进军汽车行业时

官方总是第一个跳出来辟谣

我们没有!

尽管官方语气坚决

但小米公开的关联公司信息中

近130件汽车相关的专利毫不加掩饰

而且小米多家关联公司的经营产品范围中

汽车零配件是包含在内的

此前 雷总还绘声绘色讲了个故事

在小米的一次 雷军的新年愿望 活动中

雷总邀请 米粉 说出自己的新年愿望

有位小米的铁杆粉丝说

想驾着装满小米智能家居的房车游遍全国

雷总答应后

小米在三个月内其实就已经打造出了自己的第一辆房车

在对于进军智能汽车一事 雷总宣称

这将是自己人生最后一次进行的重大创业项目

一番声色俱下的演讲

又有logo带来的流量在前

双效叠加

为小米带来引流绝不是简单的加法

进军汽车

也证明了小米企业的资本够厚 拳头够硬

时至今日

小米的产品在亚太 印度 欧洲等地区都有销售

请原研哉大师设计logo

不但营造了高级感

也一定层面上使小米摆脱了低端的形象

更好地面向国际市场

这也比请一般的明星代言更为划算

你看起来只是方形变圆形了

实际上里面的很多包括字体 字间距 字宽都做了微调

这是雷总在直播间对广大米粉们的回应

其实

我们对比一些知名品牌的新旧logo可以发现

包括支付宝 苹果 华为 腾讯 京东 LV 等等

几乎见不到很大层面的改动

无非是一些字体 颜色等等进行小细节优化

不仔细对比 甚至发现不了logo变了

大体给人的感受都是

我变了 但我没完全变

可影响力如小米一般的公司却没有几家

一个logo

N波浪潮

这200万花的实在是不简单!

你觉得这天价设计费花到点上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小米   大佬   设计费   无印良品   流量   总裁   年后   苹果   简单   汽车   国际   手机   市场   产品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