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互联网巨头们,都瞄上了楼下卖菜阿姨的饭碗?

为什么互联网巨头们,都瞄上了楼下卖菜阿姨的饭碗?


为什么互联网巨头们,都瞄上了楼下卖菜阿姨的饭碗?


临近2020年的年底,这个你要是问任何一家互联网企业,现在最火的,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他们的回答一定会惊人的一致。


那就是做社区团购。


社区团购最近真的是火的不得了,互联网巨头们集体下场拼刺刀,刘强东甚至在高管会上放言“亲自带队,不惜代价”也要拿下社区团购。


美团、阿里、京东这些本来就有电商基因的互联网公司更是趋之若鹜。


为什么互联网巨头们,都瞄上了楼下卖菜阿姨的饭碗?


就连滴滴这个做打车生意的企业,也打起了社区团购的主意,就让很多人开始好奇,这社区团购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能让各路神仙资本都垂涎不已呢?


为什么互联网巨头们,都瞄上了楼下卖菜阿姨的饭碗?


其实,社区团购通俗来说,就是互联网卖菜。


但是它跟我们所讲过的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又有一点细微差别。


社区团购的整个交易链条有三个角色:平台、团长和消费者。


平台负责提供商品,团长负责扮演销售和快递暂存点的角色,利用社群向消费者推销产品,促单团购,并最终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你可能会觉得,这怎么有点像社交电商的模式。


但即便在今天,网购虽然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绝大多数的购物需求,唯独在“吃”这个版块,各大互联网平台的渗透度还远远不够。


我们都知道,民以食为天,外卖平台能解决你的一部分吃饭的需求,但是外卖严格来说是一个流水线上的规模产品,走的是量。


绝大多数人还是乐意自己在家买菜做饭,体验做饭的过程,满足自己的个性化需求,想什么就做什么。


但因为网购的滞后性,对于新鲜度要求极高的原材料,包括肉蛋蔬菜,大多数人的选择还是去附近社区的菜市场里购买。


这既是一个高频需求,又是一个刚需,是一个亿万人民每天都要去消费的产品。


有消费的地方,就一定存在着需求,所以互联网巨头们始终都没有忘记这块巨大的肥肉,在早期,他们就已经进行过不少的尝试。


为什么互联网巨头们,都瞄上了楼下卖菜阿姨的饭碗?


2018年,国内第一批社区团购的创业公司开始在全国不同省份跑马圈地,这场在初创公司之间的小战役只打了一年的时间,最后以十荟团的全面收购而阶段性结束。


社区团购这个领域的第一次战争,还只是各家创业公司的小规模战争。


各家巨头像一个教父一般,安静的在幕后旁观,投钱落子,研究卖菜的商业模式,耐心的等待入场的时机。


然而,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仅仅等了两年。


2020年,各家巨头不得不放下了包袱和忧虑,开始争抢起卖菜这个并不怎么“体面”的生意。


为什么呢?


因为互联网生态的发展,让巨头们非常焦虑。


以往任何一个互联网企业,他们的目标用户其实都是年轻人,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里工作的年轻群体。


但是今天巨头们对着这些年轻人,已经没有新故事可以讲了。


最近几年讲了几个新的故事,结局都不是很好。


就像我们熟悉的共享单车,OFO欠款还债要排到998年之后,市场上剩下的几家企业那也是半死不活,只能在巨头的庇护下艰难求生;


瑞幸呢,它想让每个白领都能一天喝一杯咖啡,结果财务造假被退市了;


蛋壳呢,它想让每个在城市中漂泊的年轻人都有一个家,现在又暴雷了;


花呗上市点燃了互联网巨头人均“金融巨头”的梦想,结果被监管一盆凉水泼在头上。


顶着超高市盈率的巨头们,现在非常焦虑。


他们急需一个新的“蓝海”,来为他们带来巨大的流量增量,用新的故事维持他们超高的市值。


这个时候,卖菜,这个高频刚需的业务就进入到了他们的考虑之中。


但是正如我们上面讲过的,无论是电商,还是外卖平台,他们卖的都是一个“标准品”,像生鲜这类“非标品”,不光不好卖,消费者往往还很难接受“快递送菜”的方法。


毕竟网购产品不满意可以退,但是网购的菜要是质量不满意,那今天你就没饭吃了。


所以生鲜电商一直以来都被互联网公司称为是一块最难啃的骨头。


但是很巧合的是,2020年一场疫情的到来,替企业做到了用户教育的最基础的工作。


疫情期间,所有人都不能出门,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内,无数人是靠着“送菜上门”度日的。


这就让很多在家里负责买菜做饭的群体认识到,原来菜也可以在网上买。


这种认知改变所带来的影响,是互联网巨头们过去靠着大量补贴也没办法完成的“习惯培养”。


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市场的巨大潜力加上完成了用户教育。在巨头的眼里,互联网卖菜现在就是下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可能不是每家巨头都想做这份生意,但是有些生意你不做,等别人做成了,可能就有跟你叫板的实力了。


在互联网里面,叫做“赢家通吃”,这样的规律让现在稍有实力的巨头,都不得不紧跟着节奏,亲自下场在社区团购这片战场赤身肉搏。


为什么互联网巨头们,都瞄上了楼下卖菜阿姨的饭碗?


而巨头们做起卖菜的生意,也很“互联网化”。


从打车,到外卖,再到租房子,互联网时代的战术似乎都统一成了“烧钱”。


虽然大家打补贴战都很“肉疼”,但是只要我坚持到了最后,熬死了别的对手,那用户都是我的,我就有机会能收割整个市场。


但是这一套在卖菜这个领域,还行得通吗?


在我看来,光是烧钱支撑互联网卖菜,可能很难。


为什么呢?


我们说商业是要回归本质,回归理性的。


线上卖菜的商业模式,其实成本非常高昂。


卖菜不像别的东西,它没办法利用现有的快递网络。


因为对于新鲜度的高要求,传统的快递物流网络没法满足卖菜的需求。


现在各家社区团购公司的做法是,在每一个市场的附近建立一个完备的加工厂。


这个加工场就是一家物流集散中心,也是肉蛋蔬菜的处理中心,再配上送货人员,将货物配送到“团长”的手中。


好了,关键人物出现了,这个关键人物就是团长。


如果团长是平台自营的“前置仓库”,那么平台需要承担高额的店面成本,这无异于在每个社区去开一家超市了。


如果团长是个人,那么这个人必须配有冷库等配套设施,这都需要花不少的钱。


其次最重要的就是,卖菜这个行业,它不怎么赚钱。


很多人都认为,生鲜业的毛利很高,是一个充满利润和想象空间的巨大市场。


但是事实非常的残酷,卖菜其实不赚钱,想要用“团购” 走量的方法来摊平成本,也很困难。


蔬菜瓜果从进货到出货,中间的成本和损耗无法省去。


那些夫妻店和小商小贩,他们每一天凌晨四点就起床,起早贪黑的工作,挣得都是微薄的利润。


这点蝇头小利,互联网巨头们不光看不上,也补不回他们现在打下的亏空。


所以,我们得明白一件事,互联网巨头做社区团购是一个现阶段很难盈利的生意,他的目的绝不是在一个简单的卖菜。


那么,是什么在左右着巨头们奔向厮杀的战场呢?


那就是垄断,特别是流量。


如果按照现在社区团购的战争进行下去,最终一定会决出了一个最终胜者。


那么他可以利用自身垄断的优势吃掉市场上所有卖菜的利润,让个体户和小商小贩没有生意可做。


虽然卖菜是蝇头小利,但是高频刚需的需求,在聚沙成塔之后,只要提高价格,盈利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其次,这个领域的未来,远比“卖菜”要大。


我之前跟大家聊过“数字鸿沟”的问题,其实不光是现在的老年人,还有很多下沉市场的群体跟互联网时代其实是有点脱节的。


社区团购的出现,就可能把“数字鸿沟”填平,带来巨大的流量机会,特别是老年市场的机会。


有了流量,那就有无限的可能。


腾讯为什么能在游戏领域一往无前?


因为他们拥有了社交的绝对流量,有了微信、QQ的支撑,没有其他人能在推广上赢得过腾讯。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这些曾经被排除在互联网时代之外,每天负责做饭买菜的群体,被砸下巨额补贴的巨头们做好了用户教育之后。


当“数字鸿沟”被填平了,社区团购能做的事也就不仅仅局限在“卖菜”这些事上了。


拥有绝对流量,赚钱的方式那多了去了。


为什么互联网巨头们,都瞄上了楼下卖菜阿姨的饭碗?


的确,任何一个生意都是为了赚钱。


但我们说,一家企业同样要有“社会责任感”,企业家要有底线思维。


企业的目的是什么?


是站在用户这边,解决用户的需求,赚钱那只是你付出的回报而已。


而目前社区团购的模式,还是过去电商的三板斧,低价、垄断、收割。


要知道菜篮子可是国家严密把控的民生工程,在巨头们垄断的过程中,那些一定会倒在巨头们价格战之中的小商小贩们,他们是实实在在的被巨头取代掉了,他们又怎么生活?


是去开滴滴还是送外卖?


在垄断之后,平台提价,用户又怎么办呢?


12月11日,中央召开会议,提到了“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人民日报也随之发文表示说:掌握着海量数据、先进算法的互联网巨头,应该在科技创新上有更多担当、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为,不要只惦记着那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


而从之前的反垄断条例,到现在国家最高会议释放出的态度,都是对现在巨头们肆意扩张的警告。


希望巨头们能更多为科技进步出力,而不是想着抢我们楼下卖菜阿姨的饭碗。


实际上,社区团购的未来,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呢?


那就是更完善的供应链。


前面我们讲过,为什么卖菜的生意难做?


就是因为在卖菜这个链条中,中间商太多、损耗太严重、产品很难标准化。


如果想要重塑卖菜的生意,那就把本钱下到变革中国的蔬菜供应链上,去优化了供应链,降低了蔬菜流通过程中的损耗、降低生鲜的中间成本,变革现在的生产方式。


让用户能享受到更低价,更新鲜,更快捷的买菜,而不是虚假补贴的低价和垄断之后的收割。


只有这样,才能让社区团购的未来变得更加光明,更符合用户的需求。


科技创新的未来,那一定是星辰大海。


未来所展现的无限可能性,其实更令人心潮澎湃。


责任编辑丨罗英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小商   生鲜   低价   团长   外卖   饭碗   巨头   阿姨   楼下   蔬菜   流量   生意   需求   用户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