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为何提防华为?

车企为何提防华为?

全球汽车产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上半年的论坛上,专业人士争相呼吁:“中国汽车需借智能电动化契机‘换道超车’领先世界。”

然而,在如此严峻的宏观形势下,上汽董事长陈虹却提出“灵魂问题”,看似要争夺核心技术的主导权,实则提防华为,原因何在?

防华为!为什么?

近日,“耿直”的陈虹“一不小心”暴露了部分传统主机厂对华为的担忧。

上汽集团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上,有股民提问到:“上汽是否会考虑在自动驾驶方面,与华为等第三方公司合作?”

车企为何提防华为?

陈虹回应:“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这就好比有一家公司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如此一来,它就成了灵魂,而上汽就成了躯体。我们的灵魂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陈虹“灵魂说”的背后,涉及利益分配问题。

中汽协主办的2021中国汽车上海论坛上,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向华为、长安、小鹏等负责人提问:“进入软件定义汽车的大生态,产业需要再分工,如何有效及合理地定位自己的分工,才能在未来竞争中胜出?”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TO蔡建永直言不讳地提出了利益分配问题。他表示:“生态中有四个核心的利益相关者,一是消费者,二是主机厂,三是传统供应商,四是平台供应商。生态要想繁荣,必须对四个利益相关者都有好处,如果有人吃亏,这个生意就‘长’不起来。”

车企为何提防华为?

其实,蔡建永的表述还是委婉了一些。论坛后,某本土车企负责人向《选车网》直接挑明:“跟华为合作?他们拿走利润的80%,我们拿20%,这是不能接受的。”

这样看,陈虹们的担忧似乎也有道理,全面跟华为合作,主机厂岂不是要变富士康了?

防华为?靠实力!

《选车网》总裁管学军指出:“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绝不会把完整的系统交给第三方的,技术研发的主动权一定在自己手里。”

请注意,管老师提出车企软件自研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有实力”。换个角度看,上汽这等规模的主机厂都要提防华为,这恰恰证明了华为很强大!

上海论坛上,赵福全向华为负责人提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他问道:“每个车企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定义自己的生态,他们需要华为的支持能力并不一样。如果华为在长安展现出一个特色,而在北汽还有另外一个特色,那不是意味着华为在所有特色上都很强了吗?”

车企为何提防华为?

蔡建永回答道:“30年来,华为的特色主要集中在RACT(机器人自动化与控制技术)的积累、工程能力的积累方面,可以概括为三方面。第一硬件,芯片自研;第二软件,操作系统自研;第三,工具链。华为没有公布工具链,在工具链方面,我们也保留Know-how(属于商业秘密,但没有专利保护,具有无形资产性质的技术诀窍、专业知识、私家配方等等)。”

其实,蔡建永现场回答很长,《选车网》把他的观点归纳为上述三点,这三点看似简单,实则切中智能汽车的要害。说白了,每个车企都在搭建自己的生态,试图通过个性化让自己与众不同,但华为却能用共性化的技术解决个性化的需求,这才是它的厉害之处,也是让上汽等主机厂不得不防的原因。

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

至此,相信大家都明白了,部分“有实力”的主机厂担心核心技术被华为掌握而拿走主要利润,因而都在想方设法组建自己的软件自研团队,以期掌握核心技术。这是典型的传统汽车时代的干法,在智能汽车时代可行吗?

宏观看,无论在PC端还是在手机端,中国在芯片和操作系统方面始终是短板,因而被洋品牌拿走了主要利润。中汽协秘书长助理王耀博士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虽然有自己的PC机品牌,但我们的芯片和操作系统是缺失的,手机也是一样的,在手机芯片领域最赚钱的企业是高通,我们只不过是做了一些集成应用。”

车企为何提防华为?

在汽车领域,中国智能汽车最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基础软件架构,而不是各自为战。王耀分析称:“从我们国家的产业特征来说,汽车企业的规模其实都不是特别大,而产业链的分工却在慢慢细化。虽然不是说,我们一定需要有一个很大的公司,它可以把软件系统的活都给大家干了。但是,当前重要的事情是,定义好基础软件架构。在相同的架构下,汽车企业再利用自主可控的技术,搭起自己的技术软件生态体系,以及在这套体系之上,再去建立自己稳固的繁荣应用生态。”

同时,王耀坦言:“如果想干出一套操作系统,非常地困难,整个投入是非常大的。首先要有统一的技术软件架构,而后定义软硬件分离的方案,再定义上下游合作的API(应用程序接口),把这些做完以后,引入更多的本土车企,大家共同开发完成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操作系统生态。”

王耀的言外之意很清楚:中国汽车企业想靠一己之力完成一套操作系统,可能性不大。

车企为何提防华为?

放眼全球,特斯拉正争分夺秒研发AI芯片,苹果智能汽车不时放出正在测试的消息,还有大众集团的VW.OS,丰田软件定义汽车……论技术储备,本土车企赶不上特斯拉、苹果;论销量规模,又赶不上大众、丰田。大势当前,以上汽为代表的部分车企却还有闲暇为“灵魂问题”担忧?

不过,王耀直言:“我们欢迎华为这样的大体量企业做一套汽车操作系统,但是从整个产业生态来看,我们也不应该把宝都押在某一个企业身上。”

管学军的观点与王耀相似,他认为:“软件定义汽车连‘战国’格局都未形成,此时正是大公司强势‘圈地’的窗口期……”

虽然未来皆有可能,但软件定义汽车的大生态下,“吃独食”无疑是玩不转的,产业需要再分工,合作共赢共进将使主旋律,狭隘的格局将阻碍中国汽车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华为   特斯拉   中国   架构   芯片   定义   灵魂   操作系统   利益   生态   主机   智能   汽车   技术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