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电驱布局大交通电动化领域;全球汽车业将因缺芯损失7000亿..

1

卧龙电驱布局大交通电动化领域


近日,电动航空适航标准专业委员会在杭召开专题会议。作为委员会委员单位,卧龙电驱全球中央研究院将牵头参与编写电动飞机电推进系统适航标准。


电动航空适航标准专业委员会于2019年10月在第三届国际电动航空论坛成立,由包括卧龙电驱在内的12家单位联合发起,以中关村蓝创通用航空产业联盟为平台,广泛吸纳专家力量,致力于打造一支电动航空适航标准专业化队伍,并持续输出相关成果。过去两年来,委员会又陆续引进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浙江之江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清华大学等委员单位。


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聚焦全球电动航空发展趋势,探讨产业发展机遇,直面产业发展的问题与挑战,分析电动航空技术带来的产业变革,探索电动航空产业在中国的发展途径,积极推动电动航空产业发展。其中,卧龙电驱将牵头编写电动飞机电推进系统标准,涉及电动飞机用电机和控制器性能指标要求、环境适应性要求、安全可靠性要求。该标准的制定,将有力推动电动航空电推进系统的技术发展。


目前,卧龙电驱全球中央研究院已成立电动航空项目部,与中航、吉利、中国商飞、万丰奥威等达成战略合作,对无人机、固定翼、eVTOL载人机等机型电驱系统进行技术攻关,旨在形成满足适航标准的电驱系统技术储备,进一步布局大交通电动化领域,助力通航产业发展。

来源:上虞日报


2

全球汽车业将因缺芯损失7000亿 汽车减产390万辆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缺芯,已经成为了汽车产业的标志性“难题”。全球各大车企都意想不到,竟然会因为一片小小的芯片,导致自己的车辆生产遇阻。


卧龙电驱布局大交通电动化领域;全球汽车业将因缺芯损失7000亿..


日前,据媒体报道,目前,已有包括大众、福特、丰田、通用、本田、丰田等全球超20家车企因不同程度的芯片短缺问题而被迫停产或减产。


据咨询公司艾睿铂(AlixPartners)最新预测,全球“缺芯”将导致2021年汽车制造商营收损失11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45亿元。同时,2021年的汽车净产量总计会减少390万辆。


国内方面,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月度信息发布会上,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谈到了当下汽车行业普遍关心的芯片短缺问题。他提到,目前芯片短缺的情况已经多多少少影响到了汽车产业的销售情况,并且会持续影响整个第二季度汽车市场的整体表现,同时他也预测,这一问题或许要等到今年第四季度才能有所缓解。


对于汽车“缺芯”的问题,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汽车行业和手机行业不同,汽车厂商对半导体的管理都是零库存。因此当它们的产能需求下降后,很多产线都被服务器的需求用掉了,等汽车厂商发现芯片短缺,想要再增加半导体时,已经没有足够的产能。


当前,汽车缺芯危机还在蔓延,不少车企也开始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比如现代和通用汽车,都已经生产了“缺芯”汽车,舍弃掉一些不重要的部件,保障汽车产量的下线。


但是,对于缺芯危机来说,这样的做法实在是“杯水车薪”,要想真正解决缺芯危机,还需上游的晶圆厂加大晶圆出货量。

来源:快科技


3

蔚来宣布与江淮汽车续签 制造合同延长至2024年


5月24日,蔚来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和江淮汽车或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来制造”)签订了联合制造生产协议。


卧龙电驱布局大交通电动化领域;全球汽车业将因缺芯损失7000亿..


公告显示,根据联合生产安排,从2021年5月至2024年5月,江淮汽车将继续生产ES8、ES6、EC6、ET7和其他可能的蔚来车型。江淮汽车将把年生产能力扩大到24万辆(以每年4000工作小时计算),以满足市场对蔚来汽车NIO品牌日益增长的需求。


蔚来汽车表示,公司将负责车辆设计研发、供应链管理、制造技术以及质量管理和保证,江来制造将负责汽车零件的组装和运营管理。


与理想和小鹏不同,蔚来的自建工厂至今还未投产,一直采用江淮代工的模式生产。早在2016年4月,蔚来汽车与江淮汽车签署了《制造合作框架协议》,确认江淮代工一期产能5万台的计划。


前述协议的有效期为五年,自2016年4月1日起至2021年3月31日止。在此期间,江淮汽车一直是蔚来汽车的代工方,截至目前蔚来汽车旗下几款量产车型皆由江淮汽车生产。蔚来此前公告显示,江来制造为蔚来和江淮汽车的合资公司,蔚来持股49%,江淮汽车持股51%。

来源:快科技


4

弗劳恩霍夫研究所提出新逆变器设计 有望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提升6%


卧龙电驱布局大交通电动化领域;全球汽车业将因缺芯损失7000亿..

(图片来源:弗劳恩霍夫研究所)


据外媒报道,德国弗劳恩霍夫可靠性和微集成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Reliability and Microintegration)的专家,提出一种新的功率逆变器设计,其工作效率更高,预计可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提升6%。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作为电池和电机之间的中间媒介,功率逆变器及其晶体管需要处理大电流,这会导致它们温度升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电动汽车中的功率逆变器采用固态冷却元件,其特征是将导管置于水中,引导热量消散。该研究所科学家的重点研究即为这些冷却元件。


科学家们一直在开发先进的晶体管,以用于由碳化硅半导体制成的逆变器。在电动汽车运行时,这些晶体管的功率损耗较少。该团队利用3D打印技术,为这些高级晶体管设计壁厚更薄的冷却元件,并将晶体管置于仅几毫米厚的薄金属板上。这些冷却元件不会影响碳化硅半导体所提供的功率增益。


基于这种设计,晶体管更加接近冷却水,从而提升冷却效果。冷却导管可以同时作为支撑金属板的结构组件。由于金属板非常薄,所以变形程度很低,在逆变器升温和冷却时,可以吸收应力。另外,通过柔软的细铜线,使SiC晶体管与电子系统其他部分相连接,而不是坚硬的铜导电带(copper track),可以在运行时进一步减少应力。

项目负责人Eugen Erhardt表示:“通过这种方式来优化传动系统,预计最终可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提升6%。”但是,要使其转化为量产车辆中使用的功能组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盖世汽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卧龙   中央研究院   里程   全球   晶体管   逆变器   江淮   短缺   汽车业   功率   布局   芯片   电动汽车   损失   研究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