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6月通胀继续大幅增长,戳破美联储的谎言,引发通胀大讨论

#美国6月份通胀再创新高#

美国劳工部在7月13日公布了美国6月份的通胀数据,结果显示,美国6月份CPI数据仍然延续5月份的爆炸增长趋势,同比大增5.4%,再次刷新13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而剔除了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胀率,也仍然大涨4.5%。

美国6月通胀继续大幅增长,戳破美联储的谎言,引发通胀大讨论

这使得,当前美国的核心通胀率是刷新了1992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美国6月通胀继续大幅增长,戳破美联储的谎言,引发通胀大讨论

很多人之前预期美国6月份通胀数据应该会有所回落,包括一些经济学家发表的公开预测普遍认为美国6月份CPI数据可能会小幅回落到4.9%,结果却远超市场预期。

这使得7月14日在国会上接受质询的美联储鲍威尔,将面对更加严厉的关于“通胀是暂时”这个说法的“灵魂拷问”。

(1)通胀是否暂时的大争论

鲍威尔从去年一直宣称美联储所施行的无限印钞,不会引发通胀。

然后在今年出现明显通胀后,鲍威尔又宣称“通胀是暂时”的。

其实我们看美国核心通胀率,在今年3月份还仍然保持在1.6%的低通胀区间。

但是4月份就暴增至3%,5月份则持续增长到3.8%,6月份则突破到4.5%。

连续3个月这样大幅度增长的通货膨胀率,很显然是让鲍威尔关于“通胀是暂时”的说法,更像是自欺欺人的谎言。

不过呢,即使如此,现在也仍然有很多投资者相信美联储关于“通胀是暂时”的说法。

这是因为,美国这三个月通胀大幅度飙升,其中有一个很大的权重是二手车和卡车指数大幅度上涨。

6月份,美国二手车和卡车指数同比大增45%,环比增长10.5%,这是该指数从1953年公布以来的最大增长幅度。

美银全球研究在7月初对基金经理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70%的受访者认为通胀飙升是暂时的,26%认为会持续更长时间。

他们对于当前失控的通胀,大都是这样的态度,比如富国银行资深策略师表示:“通胀大幅度增长有点令人意外,但其中没有什么内容让人震惊到足以改变这种说法(通胀是暂时的),看起来通胀压力仍然高度集中在与经济重开相关的某些领域,如二手车、能源和酒店价格。”

所以,他们认为是经济复苏,才推动通胀升温,如果消费者都重新就业了,直升机撒钱也结束了,那么通胀就会自然而然的消失。

但问题是,真有那么乐观吗?

通胀就像是一头猛兽,一旦放出笼子,就很难被关回去,这是历史无数次通胀周期,所带来的经验教训。

我是不知道这些投资者和美联储,是哪来的自信,会认为当前这种通胀会自然而然的消失。

不过很显然,持有不同观点的人也很多。

同样也是富国银行的经济分析师莎拉豪斯,却担忧通胀的持续时间会比人们想象的长很多:“这显示出通胀压力比预期严重,并将持续较长时间。通胀压力正扩散到更多经济领域,通胀最终将在何时、以何种程度稳定下来尚不清楚。”

包括华尔街日报在昨天刚发布一个最新调查,相较于今年4月份给出的预期而言,本月接受《华尔街日报》调查的经济学家上调了对通胀将达到多高水平以及持续多久的预期。

以此,华尔街日报发表了名为《经济学家预计美国较高通胀率将持续数年》的报道文章。

当前关于通胀是否暂时的,不单单是这些经济学家、策略师、分析师都在互相打架,就连美联储内部也出现严重的矛盾,有些观点甚至南辕北辙。

在6月17日的议息会议,有7名美联储官员,选择在点阵图上支持2022年加息,被称为“鹰派七子”。

美联储的“鹰派七子”在过去一个月里,陆陆续续也有人出来表明身份,并谈及他们对通胀的担忧,比如说“布拉德、卡普兰、博斯蒂克和罗森格伦”。

比如说,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布拉德,昨天就又跑出来提出警告:“是时候缩减美联储的刺激计划了。”

他表示,应尽快为美联储开始放缓购债步伐做好准备,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出于担心美联储购债可能导致火爆的房地产市场过热。

这里就涉及到了房地产。

(2)美国房地产的火爆

相比我们严控房地产来说,美国当前是完全任由其房地产以历史上最快的速度在飙涨,甚至已经超过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前的飙涨速度。

跟我们一样,美国的CPI也是不计算房价的。

在十几年前,美国就出现关于是否需要把房价计算入CPI的大讨论,不过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美国当前的通货膨胀率,都还是不计算房价的情况下的结果,要是计算房价,估计美国通货膨胀率早就涨上天了。

就这样,那些经济学家也好意思只盯着“二手车和卡车”看?

搞得好像当前美国只有二手车和卡车价格在飙涨一样,事实上,当前美国的“衣食住行”,涉及到民众生活方方面面的物价都在飞涨,美联储公布的CPI指数,我认为已经是被相当程度“美化”之后的结果了,已经算是低估了。

大家如果有美国的朋友,问问他们当前生活的平均花费是否出现大幅度增长就知道美国当前通胀的严重程度了。

全美所有类型的房屋的中位数价格5月达到创纪录的35万美元,比2020年5月上涨了近25%,6月份则继续飙涨到38.5万美元。

美国6月通胀继续大幅增长,戳破美联储的谎言,引发通胀大讨论

美国汽车的价格,也是出现大涨。

根据美国JD Power的数据,5月份新车平均价格达到创纪录的38255美元,同比上涨了12%。

这一部分原因是芯片荒,导致全球汽车巨头都开始限产,由于汽车供应不足,经销商很难用优惠的价格去出售汽车。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之所以会出现芯片荒,除了因为疫情冲击全球产业链之外,也跟特朗普和拜登持续对我们进行高科技封锁制裁有关。

美国这也算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当前美国和日本试图搞一个半导体产业联盟,来从半导体产业层面跟我们脱钩。

但这需要好几年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里,全球芯片荒比较难以缓解。

而除了上面提到过的二手车价格暴涨之外,美国比较流行的周末出行租车价格也在持续上涨。

并且汽车的最重要粮食,汽油的价格也随着国际油价大涨,美国油价也是大幅度飙升。

此外美国因为疫情,不少人有迫切想要外出旅游的欲望,7月4日美国周末的出行量已经超过疫情前的记录。

在过去的四周里,美国酒店的日均房价从去年同期的95.37美元上涨到了130.90美元。

而食品的价格,美国整体也是出现明显的上涨,数据显示,美国肉、禽、鱼和蛋的价格整体上涨了2.5%。

所以,当前美国可以说是“万物皆涨”也不为过。

其中,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暴涨,是美国现在最为担忧的,毕竟美国人对2008年次贷危机的心理阴影还是比较大的。

所以,今天外媒就报道,美国财长耶伦和美联储鲍威尔,将于本周五见面讨论楼市过热以及相关风险。报道称,会议的目的是确保美国不容易发生类似于2008年的危机,当时房地产泡沫破裂使美国和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

另外,美国前财长萨摩斯在今年2月份以来就一直警告美国政府,他认为当前美国的巨额财政支出,会带来美国通胀飙升的风险。

今天萨摩斯是专门被请到白宫,与拜登的经济顾问进行谈话。

一直以来白宫对于萨摩斯都比较不满,因为萨摩斯一直在批评拜登动辄数万亿美元的基建法案。

不过之前白宫一直把萨摩斯的警告当做耳边风,认可美联储关于“通胀是暂时”的说法。

今天萨摩斯则更加严厉的警告,他认为当前美国的经济情况,比他2月份第一次警告的时候更加令人担忧。

也难怪萨摩斯会被请去白宫谈话。

萨摩斯之前有一个预测,他认为“有1/3概率出现70年代那种高通胀,达到两位数的通胀率、有1/3概率美联储可能迅速加息来遏制通胀、有1/3概率一切都会好起来,不会出现通胀飙升的风险。”

这些老油条说话也是滴水不漏,把所有情况都说一遍,这样肯定不会有错。

不过说实话,当前美国有1/3概率会达到70年代大通胀时期的两位数通胀率,已经是一个相当夸张的高概率了。

1/3的概率,并不低。

而且另外1/3概率,是美联储加息。

所以萨摩斯虽然说得圆滑一下,但其观点属于比较“货币鹰派”的。

(3)总结

今天这篇文章,我是尽可能收集了更多经济学家、策略师的观点。

这些世界知名的经济学家、策略师、分析师,有赞同“通胀是暂时”的,也有认为“通胀会持续很久”的。

可见,对于“通胀是否暂时”的观点,是当前美国经济领域的争论焦点。

我个人是一直不相信美联储这个善于撒谎所说的话,所以对于其“通胀是暂时”的说法,我是一直不信的。

不过我觉得也不能让大家只听到我一个人的观点,还是需要听取更多不同人的观点,这样才能帮助大家“独立思考、自主决策”。

实际上,我认为当前美国对于“通胀是否暂时”的这种大讨论,本身就已经说明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极其不健康。

一个健康的金融市场,会这么在乎“通胀是暂时”的吗?

很显然,当前美国资本市场在美联储去年大印钞之后,是已经全面泡沫化了。

美国当前的资本市场繁荣,是完全建立在美联储大印钞基础上,所营造泡沫化的虚假繁荣。

一旦美联储开始收水,当前美国繁荣的资本市场泡沫,就会被戳破。

而美联储是否会收水,又会在什么时候收水,就成为美国投资者最关心的话题。

这使得,当前美国飙升的通胀率,就因为会直接影响到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而广受人们关注。

这背后其实已经说明,当前美国资本市场是完全被美联储大印钞强行吹大的巨型泡沫。

这是很不健康的。

物极必反、盛极而衰。

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都是周期变化的。

美联储不可能永远一直持续放水下去,这泼出去的水,早晚也有收回去的那一天。

我们虽然没办法预估,美联储究竟到底会在什么时间点开始收水、缩表、甚至加息。

但很显然,随着美国当前通胀压力的持续失控,那么随着时间推移,美联储开始收水的概率是越来越大,而非越来越小。

本文来源“大白话时事”,作者:星话大白。

我每天都会写分析文章,欢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通胀   鹰派   美国   鲍威尔   华尔街   通胀率   白宫   资本市场   二手车   经济学家   概率   泡沫   大幅   谎言   说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