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真格了!滴滴被“团灭”,“含美量”高,上市背后不简单?

本文原创,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如今互联网时代已经进入下半场,增量竞争早已经转变为存量竞争,依托于互联网而生的各行各业也已经形成基本稳定格局,如电商、外卖、打车等等。

而我们都知道的是,中国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模式基本上都是前期烧钱,后期垄断,采用商家、顾客“两头赚”的策略实现盈利。

动真格了!滴滴被“团灭”,“含美量”高,上市背后不简单?

那么在初步盈利之后会怎么干呢?一般都会选择上市,一旦上市,那就是鲤鱼跃龙门,平台公司瞬间就会出现一大批千万富翁、亿万富翁。

当然,大部分企业上市可能是为了赚取大利润和谋求更大发展,但是少部分企业上市背后可能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比如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滴滴事件。

滴滴被“团灭”了?

2021年6月30日,滴滴成功赴美上市,市值最高时可达800亿美元,一大批滴滴高管一跃成为亿万富翁。

然而仅仅两天之后,滴滴就因被传“出卖”信息被国内相关部门调查,当天市值便大跌20%。随后在7月4日,“滴滴出行”被网信办正式下架,等到7月9日的时候,滴滴更是被“团灭”,旗下25款APP纷纷因严重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被下架。

动真格了!滴滴被“团灭”,“含美量”高,上市背后不简单?

更重要的是,就在7月10日,网信办又颁发了一则重磅通知,国内企业如若掌握超100万个人信息,那么在海外上市必须经过审查!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从此以后,国内绝大部分企业如果想要去海外上市,那么基本上都要接受审查。

毕竟中国网民数量庞大,连100万个人用户信息都掌握不了的互联网公司就算想要去海外上市恐怕也没有资格。

动真格了!滴滴被“团灭”,“含美量”高,上市背后不简单?

很显然,由滴滴引发的一系列信息安全隐患,让相关部门动了真格。

不过关于滴滴旗下25款APP被下架,这是否再一次说明滴滴上市背后不简单呢?又或者说滴滴赴美上市确实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

滴滴“含美量”很高?

如果突然有人说华为公司泄露关键信息给美国,可能没有几个人会信。

那么为什么刚传出滴滴可能对外“泄露”信息,该传言就愈演愈烈,几乎没有人表示怀疑呢?其实这里面主要有两大原因。

首先,滴滴公司的“含美量”非常高,其背后的资本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美国。

根据滴滴招股书显示,滴滴创始人程维仅持股7%,总裁柳青持股1.7%,最大股东乃是软银资本,持股21.5%,美国Uber公司持股12.8%。

动真格了!滴滴被“团灭”,“含美量”高,上市背后不简单?

需要知道的是,柳青曾是高盛资本最年轻的亚洲区总经理,此次滴滴上市也是由高盛资本和摩根士丹利牵头,高盛资本拥有什么样的背景,想必懂的都知道。

其次,滴滴在国内的口碑着实一般。前期还好,资本疯狂补贴,司机有钱赚,乘客打车也便宜,但是后面就原形毕露了。

比如前一段时间,一位复旦大学教授就打车800余次,发现滴滴竟然存在“大数据杀熟”的行为。

一家“含美量”巨大的公司,很难让人相信它的职业操守。

写在最后

据悉,对于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其实美方早在今年3月份呢左右的时候就出台了一项《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目的就是要加强对外国公司的监管。

而不管怎么说,滴滴本是一家中国企业,主要服务对象也是中国公民,而且还掌握了大量用户个人信息,但是它却选择赴美上市。

动真格了!滴滴被“团灭”,“含美量”高,上市背后不简单?

虽然根据滴滴的说法,所有的数据都放在国内,但是如果某一天,美监管机构说你不符合规定,需要对你进行合规性审查,否则就要让你退市。试问,在这样的情况下,滴滴还能够保证不会把资料交出去吗?

据悉,截至目前,滴滴市值蒸发已逾1400亿,对于滴滴此次的“大起大落”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华为   复旦   目的   都会   动真格   美国   市值   一大批   旗下   资本   外国   竞争   国内   科技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