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巨亏,快手“行业老二”的位置稳了?

财报巨亏,快手“行业老二”的位置稳了?

快手新财报巨亏这件事,已经“藏”不住了。

3月23日,快手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财报显示,快手2020年全年营收588亿元,同比增长50.2%,而2020年全年净亏损高达1166亿元,亏损同比扩大493.5%。

财报一经披露,巨额的亏损立刻在行业内引起一波不小的震动。

顶着“短视频第一股”的光环上市的快手,市值甚至突破万亿元大关,现在披露上市后的第一份财报,这位资本眼中的优等生,华丽的外表背后有哪些隐忧?

疯狂的财报:巨亏1166亿疑云

快手的财报通篇看下来,恐怕没有什么比亏损1166亿元更吸引眼球的了。想不到万亿元的市值高是高,但亏起来也是如此不留情面。

但此亏损非彼亏损,快手对此也作了相应的解释。

巨亏的原因要归咎于财务技术问题,主要是2020年及2019年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分别为负人民币1068亿元及负人民币199亿元,主要是由于本公司估值增加所致。

在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快手经调整后的实际净亏损为79亿元,亏损大幅收窄。

虚惊一场!

但即便如此,依旧改变不了其亏损的事实,并且较上年亏损扩大了12.2%。

如果说还有什么比“流血上市”还要更加疼痛的,大概就是快手这样上市之后反被割肉了吧。

对于亏损的原因,快手也作了解释:为扩大用户群及提升用户参与度、提高品牌认知度及发展快手的整体生态系统,而增加了销售及营销的开支。

从这个回应中可以提炼出一个核心观点:快手在烧钱!

而烧钱的原因,则是为了谋求更大的市场。

情有可原,却透露出快手的无奈。

烧钱引流,暴露隐忧

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平台,当增长遇到了天花板,或者有了更加强劲的对手之后,夺取市场份额的直接方式都是烧钱。

财报显示,快手全年销售和营销费用高达266亿元,同比增长169.8%,占总营收的比重达45.3%。对比前面营收50.2%的增速,此次营销费用169.8%的增速,可以用“一骑绝尘”来形容。而“入不敷出”的窘境下,不难看出,快手在销售和营销方面的付出并不少,烧钱买流量依旧是快手寻求业务增长的主要途径。

而这背后,要归咎于日渐面临饱和的线上市场,以及日渐触顶天花板的用户,还有日渐强劲的竞争对手。

一个难以回避的现实是,2020年,快手的非核心用户,正在向其老对手抖音靠拢。而曾经引以为傲的用户忠诚度,在众多短视频平台的诱惑下,现在同样显得“没那么忠诚了。”

不可否认,与对手抖音相比,快手是具有粉丝粘性与私域流量优势的,其电商基因也是基于此。不过,随着市场份额被侵蚀,快手正在失去这些优势。

数据显示,2020年,快手应用的平均日活跃用户及平均月活跃用户分别为2.65亿和4.81亿,同比增幅分别为50.7%和45.6%。而抖音在此前发布的《2020抖音数据报告》中显示,截至去年8月份,包括抖音火山版在内的日活已经突破6亿。

相比之下,快手的平均日活还比不上抖音的一半。

此外,QuestMobile数据也显示,2020年6月份抖音和快手两者活跃用户规模约占我国短视频行业的56.7%,是妥妥的第一梯队。而不论是从,月活跃用户,还是从人均使用时长,快手的数据都比抖音逊色一些。

在市场份额的竞争上,要么是获客上遇到了阻碍,要么是平台现有用户没那么忠诚了,两种因素的裹挟下,处处透露着快手面临业务被挤压的隐忧。

从这看来,虽说与抖音共处行业第一梯队,但不论是产品的运营情况,还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似乎都已经很难“干得过”抖音了,其行业老二的位置可能还要长期坐下去。

总而言之,当线上流量趋于饱和,烧钱获客可能也很难起到大的效用了。烧钱大战往往在平台刚起步时用于收割流量比较好使,但当行业发展已经步入了正轨,在存量竞争下,想要留住用户,还是依靠优质的内容,否则一切终将白搭。

直播业务不香了?

财报还显示,快手在去年第四季度的线上营销收入实现迅猛增长,单季收入85亿,超越2019年全年,并首次超过直播打赏业务,成为该公司当季最大收入贡献。2020年线上营销收入219亿,同比增长194.6%。

对于线上营销收入的增长,要得益于其在2020年推出的品牌广告、联盟广告等新形势以及定制化的广告内容。

而直播业务的发展却没有那么顺风顺水了。

实际上,快手近几年的直播业务收入虽说有在逐年上涨,但其占总收入的比重早就有了下滑的趋向。数据显示快手2020年直播业务收入较2019年增加了5.6%,占总收入的比重也从2017年的95.3%,降到了2020年的56.5%。

从2019年到2020年,仅仅涨了5.6%。即使不愿意承认,快手的直播业务多多少少还是受到了负面事件的影响。去年平台知名带货主播辛巴在直播间售卖假燕窝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很明显,由于快手直播更加依赖主播的头部效应即带货能力,所以此事一出,快手直播的口碑下滑已成定局。

此外,在淘宝、京东、拼多多以及同行抖音的市场份额挤压下,快手的直播业务要想恢复往日的风光,恐怕难度很大。曾经在直播电商界混得风生水起的快手,现在在行业内的位置或许坐得也不那么稳当了。

因此,虽说在线上营销收入上涨的情况下,快手的收入结构进一步得到了优化,但直播业务已经逐渐处于颓势已成事实,这种“东边不亮西边亮”的操作,看似无功无过,实际隐忧重重。

而快手的直播业务严重依赖直播付费用户的数目,以及直播用户打赏的平均收入。在用户忠诚度上,恐怕也值得探讨一番。

生存不易,快手自救

曾经被投资者看好的快手,从这份财报上看,似乎除了比较吸引眼球的巨额亏损外,其他都似乎平平无奇。

当大敌来临的时候,求变是最有效的出路。

为自救,快手也展开了一系列的新动作,比如丰富平台内容形式,去年推出的短剧今年持续加大投入,同时,继续挖掘粉丝经济,引入用户庞大粉丝群体的主播、明星及赛事,重视细分垂直类内容的深度运营等。

虽说与抖音一道被称为短视频界的“双巨头”,但看得出,快手急于构建自己的另一个故事,但这些举动所取得的成效如何,想象空间有多大?这些都是后话了。

整体而言,对快手来说,烧钱肯定不是长久之计,当对手愈发强大,护城河的构建绝不仅仅是增加用户量这么简单。毕竟在互联网这个没有硝烟的商海战场,没有永远的用户,只有不断在自我革新的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快手   梯队   隐忧   忠诚度   流量   活跃   粉丝   平均   收入   位置   业务   内容   数据   用户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