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倾家荡产送孩子上优胜教育,“鸡娃”时代里,谁是最后的赢家

鸡娃:网络流行词,通用于家长群体,指父母为了孩子能有好的学习环境、好的学习成绩,不惜代价以各种方式去给孩子创造上进的契机!

40万倾家荡产送孩子上优胜教育,“鸡娃”时代里,谁是最后的赢家

今天,一条有些沉重的新闻再度登临热搜榜第三,它有着好几个牵扯人心的关键词:40万预存培训费、优胜教育、崩盘跑路、家中欠债......

40万倾家荡产送孩子上优胜教育,“鸡娃”时代里,谁是最后的赢家

优胜教育,这个曾经享誉全国,并把各类培训校区开遍全国的民办校外培训机构,早已不是第一次登上热搜榜单!

从去年10月份开始,就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雪崩,号称成立于1999年,有一千多名全国一线教师及教育专家组成教研团队的优胜教育集团,在一片悄无声息中,开始陆续关闭各地校区。

40万倾家荡产送孩子上优胜教育,“鸡娃”时代里,谁是最后的赢家

孩子无法上课,家长无法要回预存的培训费用,工作人员无法要回自己的劳动报酬......

短时间内,巨大的舆论浪潮将优胜教育及其老板陈昊推上了高崖,陈昊最终选择道歉,并向所有家长和员工表示:

我们不会跑路。

然而,7个月之后,陈昊及优胜教育集团还是将必须要跑的路,坚定地跑了下去。

40万倾家荡产送孩子上优胜教育,“鸡娃”时代里,谁是最后的赢家

一个家庭,选择举债拿出40万元,存在了陈昊的优胜教育集团,然后等来优胜跑路,血本无归。

而这个悲惨的经历,在优胜教育的受害者之中,并非个例。

有太多的家庭,为了给孩子一个自认为“美好”的未来,毫不犹豫选择透支整个家庭全部的财产,将信任和期盼投注到优胜教育里,最终像热搜中的李妈妈一样,遭遇前所未有家庭危机!

在这里,不再多谈关于优胜教育太多的东西,我们只需要记得,当骗局开始时,所有参与者都不可能是完全无辜。

我们应该考虑是什么呢?

是如此“鸡娃”的教育模式下,孩子真的可以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吗?

一、“鸡娃”现象出现的根源

具体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只有一条:现阶段下教育资源的不公平。

40万倾家荡产送孩子上优胜教育,“鸡娃”时代里,谁是最后的赢家

放到现实生活中就是:重点学校出人才的几率更大,但重点学校的门槛就是高分;

部分中小学,自带晋升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通天大道,孩子在这些学校就读,能够更容易考入好中学、好大学;

现阶段大学的招生模式及高考制度,即对不同省份区别对待,不是从全国范围内取优,而是从各省中取优。孩子进入好大学的困境,不是要考好成绩,而是分数要比其他人更高。

甚至是说还看到过一篇文章,讲的是家长们为了保证所在学区房的价值不下降,小区内专门组建“鸡娃”群,要小区孩子保持一定的升学率,以证明该小区在教育资源上的优势。

40万倾家荡产送孩子上优胜教育,“鸡娃”时代里,谁是最后的赢家

综合而论的话,也就是说,“鸡娃”现象其实就是发生在学生群体中的内卷,学习本身不再是为了学有所成,单单只是为了考取一个比别人更高的成绩。

二、‘鸡娃’现象有什么影响

简单而言:就是学生的平均分数越来越高,对好学生的审核标准越来越多。

当考卷成绩无法体现出学生的更为优秀之处时,就开始从其他渠道寻找证明,譬如奥数、譬如艺术、譬如特长......甚至可能发展为谁家更有钱......

但对大部分成年人来说,在社会上打拼,能够使用到学校课本上知识的地方,却少之又少。

卷子做得再好,进入社会也可能融入不了,才艺或各类证书再多,在实际生活中也大概率无法应用。

这是一个可悲的现实,但另一个可悲的现实却是:考上好大学可能没用,但考不上会更加没用。

所以不管家长们心中再明白,为了孩子能有一个存在于可能中的美好未来,也就必须拼尽全力去帮孩子完成属于年幼他们的“内卷”之路。

胜者不一定为王,但败者却可能会一无所有

另外,“鸡娃”现象同时造就了另外一种广泛意义上的不公平。那就是对于贫寒家庭的孩子,他们改变人生的道路,曲折和险阻变得更加难以越过

40万倾家荡产送孩子上优胜教育,“鸡娃”时代里,谁是最后的赢家

中产和富人家庭,可以把孩子送入各类昂贵的培训班,去参加各类繁复的校外活动,最终在对“好学生”的评定上,这些孩子便有了优势。

而贫寒家庭的孩子,读书是唯一的出路,但他们不可能上得起昂贵的培训班,也参加不了昂贵的夏令营,因此与家境优渥的孩子相比,他们除非天资绝伦,否则很难有出头之日。

三、谁是“鸡娃”现象的赢家?

面对如此内卷的学生时代,面对现阶段我们必定有限的教育资源,解决办法近乎于无。

真正的公平来源于教育资源的绝对富裕,但可惜是,这样的时代,尚未到来。

尽管“鸡娃”现象不管是对孩子,还是对家长来说,都是一个沉重且痛苦的负担,但仍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借此受益,赚得盆满钵满。

优胜教育的陈昊是一个,其他仍存在于全国各地的,大大小小的校外培训机构也是。

他们深谙胜者为王的道理,他们疯狂向社会传达着孩子与成绩的焦虑,仿佛孩子们只要尚不留神,就会落后,就会失去一切人生。

在这些人年复一年的鼓动下,校外培训机构越来越多,家长们的内心也越来越焦虑,孩子们要上的课程也越来越多。

但似乎所有人都忘记了,评断一个学生是否优秀,单纯的校内学习成绩就已经够了。那些未曾经历过培训课程的科学家、学者,他们的成就或许高过了被培训课喂养出来的新一代学生!

但风潮既起,谁都不可幸免。

40万倾家荡产送孩子上优胜教育,“鸡娃”时代里,谁是最后的赢家

因为所有家长都无法保证其他家长像自己一样,选择让孩子轻松快乐地长大。而一旦有一位家长选择了培训班,那么残酷的竞争便开始了。

风浪会携裹着所有学生和家长,直到这些校外培训、艺术辅导成为所有学生的标配。

但少有人会问问孩子们,你们的童年和少年和青年和未来,快乐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优渥   培训班   孩子   倾家荡产   贫寒   校外   现阶段   赢家   昂贵   家长   现象   现实   成绩   未来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