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强也是错?华为的自动驾驶技术,让传统车企犯难

实力强也是错?华为的自动驾驶技术,让传统车企犯难


自2019年特斯拉到中国建厂生产新能源电动车后,国内各大车商纷纷跟进,近两年还有更多新能源车商注册公司。虽然国内如比亚迪,蔚蓝,小鹏等新能源车,从性能上来说都各有优势,但是特斯拉仍然在销量上领跑新能源车领域。国内的一些巨头企业也有加入造车大军的动作,未来可以预见的是在新能源车的市场上还会有一番激烈的竞争,包括自动驾驶技术上的较量也在逐渐拉开序幕。

实力强也是错?华为的自动驾驶技术,让传统车企犯难

作为国内近些年突然在市场上名声大振的华为,凭借各个方面都没有短板的技术优势,一直深受喜爱国产产品用户的追捧。本以为以华为的精湛的技术优势,和在国内强大市场的号召力,如果加入造车大军之中一定会顺风顺水。特斯拉一直以来饱受诟病的刹车等问题非常影响它在中国市场上的发展,而且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在老美的排名一直非常靠后,可想而知如果华为开始造车,相信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会很难生存下去。但是2018年以来华为不仅一次的明确不会造车,甚至不会在造车项目中有任何投资,只制造设备零件,专注于ICT,为商家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实力强也是错?华为的自动驾驶技术,让传统车企犯难

实力强也是错?华为的自动驾驶技术,让传统车企犯难

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都是未来不可阻挡的趋势,华为也在2019年中旬正式成立了自己的自动驾驶研发部门,但其实早在2012年华为就已经开始着手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研究了,在6年前华为就在高阶自动驾驶领域中投入2000名以上的工程师,投入的资金更是不计其数。其旨在与车商进行更深度的合作,提供更流畅的自动驾驶技术。到目前为止华为的自动驾驶技术,经过路测以后各方面反馈都很优秀,特别是在复杂路况上的表现,更是同行之中的佼佼者。

实力强也是错?华为的自动驾驶技术,让传统车企犯难

在自动驾驶技术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数据,硬件和算法三方面的技术。在车辆自动行驶中过程中,如果没有强大的数据支撑,光靠算法是无法在任何情况下精准预判下一步行动。在硬件上比如雷达,华为CEO徐直军在2019年就表示,要研发超一流性能的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为新能源汽车打造最核心传感器,建立最新的传感器生态。现在华为已经拥有在国际上也是先进水平的96线混合雷达,华为的5G技术配合上自家的毫米波雷达,可以实现全天候全场景的实时成像。而且华为本身就一个非常完善的传感器厂商,在物联网设备上一直没有停下研发,生态越来越完善,这些设备中自然少不了传感器。经过技术升级成为车载传感器几乎是水到渠成,不仅是传感器生态,自动驾驶的应用也在不断更新,另外在MDC支持下,不同的执行设备也有紧密连接。

实力强也是错?华为的自动驾驶技术,让传统车企犯难

而且在摄像头技术上华为作为老牌的手机品牌,自然也有很深的造诣。包括新能源汽车中需要的所有核心部件华为都有涉足,包括车载电池模块和管理,网络,软件,甚至充电桩,云计算,存储系统等等,华为都已经为车商完善了所有的解决方案。和别的研发自动驾驶企业不同的是,其他企业只涉足其中一部分,或者是系统,或者是雷达。而华为的可以直白地理解为,新能源汽车的所有核心设备,系统软件,华为可以一手承办。车商和华为合作只需要提供一辆车体,其余核心部分由华为全部提供,虽说这为车商减少了巨额研发费用,甚至减少很大一部分成本,但毕竟核心组件都是别人的,车商相当于把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交给了华为。

实力强也是错?华为的自动驾驶技术,让传统车企犯难

上月底上汽的股东大会上,有股民问到上汽是否会使用华为的自动驾驶技术,上汽陈董事长非常明确地表示拒绝,并表示无法接受让华为的技术成为灵魂,而上汽则变成躯壳。这也是令很多车商都纠结的一点,如果此时投入巨大精力在研发上,肯定就跟不上现在市场发展的节奏。如果选择躺平全盘接受华为的技术,在未来合作过程中在内,没有任何话语权,在外则没有任何竞争力。这里要说一下,虽然我国的新能源车企也在发力,但市场仍被特斯拉占领,所以我国车企不能固步自封,自己研究不出来,为了利益不受损还不愿意用别人先进的,与华为合作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实力强也是错?华为的自动驾驶技术,让传统车企犯难

实力强也是错?华为的自动驾驶技术,让传统车企犯难

是选择华为还是选择自研的选择中小康,北汽等车商选择了接受华为的技术,同时也有很多车商选择自研。上汽的同样也在研发自动驾驶技术,但是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跨度很大,这上汽在研发过程中加大更多难度。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上汽表示不会接受第三方公司的解决方案,但不代表拒绝华为的技术,相信只要涉足自动驾驶领域,那么和华为的相关合作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在国内目前没有哪个企业的自动驾驶生态有华为的完善。不用技术可以,但是相关设备零件需要华为提供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实力强也是错?华为的自动驾驶技术,让传统车企犯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华为   特斯拉   毫米波   中国市场   新能源   传感器   实力   生态   解决方案   核心   传统   领域   数码   设备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