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庙里供奉了二十七位解放军,咋回事?

一般的庙里供奉的不是神就是仙或者是某某圣人,然而却有一个庙里面供奉的却是27位解放军,咋回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这座庙里供奉了二十七位解放军,咋回事?

这座庙称“天下第一庙”,位于福建省惠安县崇武镇西沙湾东部,据传这是当地百姓专门为解放军烈士建造的庙。

事情回到1949年9月17日。这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兵团司令“叶飞”率领28军84师251团来到“崇武镇”西沙湾,准备武力解放“金门”。

国民党得知崇武镇集结大批解放军后,立即派飞机进行轰炸,为了不牵连无辜百姓,减少伤亡,原本已经隐蔽好的解放军主动向天上的飞机射击,并朝着海滩空旷位置转移,硬生生的将敌机给引了过去。

解放军战士纷纷躲入掩体内,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一个小女孩竟出现在爆炸的硝烟中,并开始尖叫着乱跑。为了保护这个小女孩的生命安全,却不幸有5名解放军战士跳出掩体为救她而牺牲。

当解放军将小女孩送还给她的母亲,这对母女抱头痛哭,感激涕零。母亲对小女孩说、以后你一定要知道感恩,一定要记住,你的命是解放军战士们给的!小女孩流着泪不断点头。

那个吓坏的小女孩叫“曾阿兴”,母亲叫做“李面”,但在5位牺牲的解放军战士遗体前,母亲将女孩的名字改为“曾恨”,即表达对敌人残忍行为的憎恨,同时也为了纪念这5位英雄。

这座庙里供奉了二十七位解放军,咋回事?

那天解放军为了掩护和抢救崇武百姓,共有27名解放军战士牺牲。事后,人们在附近沙地上挖一个大坑将牺牲的解放军战士安葬,然后按当地风俗在坟墓上搭建起一间12平方米的小房,小房正中摆放一块木板牌位,上写“廿七英烈之灵”。来纪念这些英勇的战士。

由于当时条件有限,石屋显得比较简陋,但是对于“曾恨”母女来说,这就是他们心中的神堂。至此,“曾恨”母女开始每天来这里祭拜,无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

随着时间的流逝,屹立数十年的“石屋”开始摇摇欲坠,曾恨母女就把里面的“二十七英灵”请回家中供奉。母女共同捏了一尊泥像,并画上五官和军服,“曾恨”将梳妆盒改成了“神龛”,并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写在纸上贴在泥像胸前。原来的“石屋”倒了,但“曾恨”母女家中却多了一块“二十七英灵”的木匾。

母亲“李面”病危,临终前再次告诫女儿说、解放军是我们家的神,是我们的救命恩人,你一定要记得感恩!母亲的离世让“曾恨”痛苦万分,母亲的话也让她永世不忘。也就在此时,“曾恨”发誓要修建一座“军庙”。

就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曾恨”卖掉自己的小卖部,又变卖自己的嫁妆和首饰,换了6万多元。让她没想到的是,修“军庙”的消息传出后竟然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应,并很快募捐到了60余万元。就在1996年,这座纪念解放军的“庙宇”正式开工,同年秋天竣工,牌匾为“廿七君庙”。

庙内仅有二十余个和真人大小相仿的解放军塑像,但是在随后的几年中,“军庙”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也开始不断的有人花巨资重修扩建。到了今天,“廿七君庙”不仅竖起了纪念碑,同时还建了纪念馆。

这座庙里供奉了二十七位解放军,咋回事?

一块高达8.1米的纪念碑,象征着八·一建军节,背后是叶飞上将亲自题词,“为了人民,死的光荣”。

庙里有着许多各界人士送来的匾额,有27位烈士原来所在部队送的“天下第一庙”,战士壮烈,惠女虔诚等等。从此这里就成了“天下第一奇庙”。

奇的不是庙,奇的是人们把解放军当成了信仰,当成了人民的保护神。奇的是庙里每天循环播放的《我是一个兵》,《团结就是力量》等军旅歌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庙里   石屋   惠安县   西沙   解放军   掩体   英灵   小房   纪念碑   母女   小女孩   战士   牺牲   母亲   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