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夏至端午前,必定是灾年”今年夏至是前还是后

俗语在民间广泛流传,它覆盖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农村有这样一句俗语“夏至端午前,必定是灾年”,而且还有下一句“夏至端午后,有酒还有肉”。这是什么意思呢?今年夏至是前还是后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农村俗语“夏至端午前,必定是灾年”今年夏至是前还是后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于每年的公历6月21日或22日交节,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到了夏至也就是伏天的开始了。

而端午节,可能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这是为祭祀屈原而来的日子。但却很少人知道端午节的形成最早与“夏至”节气有关,意在提醒人们为祛病防瘟做好准备。

“夏至”提醒人们高温到来,在阳光雨水充足、有益于农作物生长的同时,蚊蝇开始滋生,疫病流行。过去科技水平不发达,人们在认识到这一现象后,便有意识的在‘夏至’之前选择一个时间节点,举行一些活动来提醒大家注意防病”。

由于过去人们认为数字“五”不吉利,因而五月是“恶月”、“五日”则是“恶日”,因而五月初五被最终选定为提示大家趋利避害的时间节点。人们在五月初五日就会采取许多措施,‘避瘟保健’成为最早的节日主题”。如用松黄酒避邪,挂钟馗像避邪,在水中放草药洗澡穿等等,都是为迎接高温高湿可能带来的疾病做准备。在历史的演变中又加入了“凭吊屈原”等一系列内容,逐渐演变成今天的端午节。

农村俗语“夏至端午前,必定是灾年”今年夏至是前还是后

端午节就是固定的阴历五月初五日,而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按阳历推算的,由于时间的差异,加之闰月,虽然夏至日是每年的阳历6月21日或22日交节,但由于阴阳历时间的差异,加之闰月,就会导致夏至日有出现在端午节前、有出现在端午节后的年份。

“夏至端午前,必定是灾年”就是说如果夏至出现在瑞午之前,人们还没提前做好防病的准备,高温天气就来了,认为这样的年景就预示不是一个好的年景。而且很有可能后期会出现高温干旱天气,在过去落后的年代,庄稼无法浇灌只能靠下雨,所以庄稼也就会荒芜,人们也容易有流行病的发生。

”夏至端午后,有酒还有肉”那就是夏至出现在了端午节之后,将会迎来一个风调雨顺、无忧无虑的好年景。因为端午节已经有了抗病的准备,人们平安了,粮食也丰收了,收入增多家家户户就是买酒买肉庆祝一番。

农村俗语“夏至端午前,必定是灾年”今年夏至是前还是后

俗语总归是民间的一种说法,在当今科技发达的今天,医疗水平逐渐提高,无论什么疾病都能够快速治疗和预防,农业水利设施也很健全,无论多么干旱的天气也能确保粮食大丰收。显然,“夏至端午前,必定是灾年”这句话是没有道理的。无论夏至出现在端午前还是端午后都会有酒有肉的,因为人们生活条件好了,而夏至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灾年   夏至   俗语   端午   屈原   闰月   年景   阳历   节气   干旱   庄稼   端午节   高温   天气   农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